APP下载

苹果公司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策略研究

2017-07-21健崔

专利代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视图

关 健崔 英

苹果公司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策略研究

关 健⋆崔 英⋆

本文通过对苹果公司iOS系统所涉及的外观设计专利进行梳理分析,从保护内容、申请时间、专利化方式等多个维度考察苹果公司如何进行专利布局,以期窥得苹果公司在美国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策略的概貌,为我国相关企业制定自身的图形用户界面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苹果公司

一、引 言

数字信息时代,智能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用户体验逐渐成为引导技术和产品发展的驱动力,图形用户界面(以下简称“GUI”)是影响用户体验最直接的因素,操作简便、交互友好、界面美观成为智能产品最具竞争力的部分,也是企业研发最重视的领域之一。正是由于国内外对图形用户界面的重视,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致使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如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的苹果和三星专利大战,就涉及多件GUI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我国自2014年5月1日起将GUI纳入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范畴。在放开保护初期,我国企业在GUI研发和保护方面的经验尚不够丰富,如何对人机交互技术进行全面的保护、如何确定专利申请时机、采取何种专利化策略都是困扰企业的难题。作为行业先导者,苹果公司(以下简称“苹果”)在GUI专利保护上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深入探究其专利布局和策略,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相关企业制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iOS系统是苹果开发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移动操作系统,迄今已有9个版本(如图1所示),本文通过对1997~2013年苹果iOS系统所涉及的在美国公开的226件外观设计专利(以下简称“iOS专利”)进行梳理,从保护内容、申请时间、专利化方式等多个维度考察苹果GUI专利保护的选择与模式,以期窥得苹果在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策略的概貌。

图1 iOS系统演进示意图

二、保护内容——紧贴交互技术

交互界面与交互技术紧密相关,顶层的GUI外观设计能够映衬出底层交互技术的革新。纵观iOS系统的发展历史(如图2所示),历代iOS系统版本问世时都携带了新的技术因子,随之而来的还有全新的GUI设计,苹果围绕这些亮点技术,进行了相应GUI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例如鱼眼放大技术、感知手机方位调整页面方向技术、指南针、智能语音控制技术、地理导航技术等,借助外观设计专利对交互技术进行更周全的保护。

图2 历代iOS系统版本中亮点技术与对应外观专利的示例

由于GUI设计集艺术性和技术性于一体,既可以通过发明专利获得保护,也可以诉诸外观设计专利,但是两种保护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发明专利侧重于对技术方案的保护,其通过数据之间的传输、处理的方式,在“思想/构思”的层面上对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进行保护。而外观设计专利侧重于界面元素的选择与布局,是对界面视觉效果的保护,使用得当,二者可以形成互为补充,形成立体式防御网。

以苹果滑动解锁技术为例,其涉及在触敏设备上执行手势而解锁的方法和设备,苹果通过发明专利申请保护其技术,在保护该滑动解锁的技术方案时,苹果采用若干独立权利要求分别从检测的接触与预定手势相对应、检测到的接触与图像移动到的预定位置相对应、检测到的接触与以预定路径移动图像相对应来对技术方案进行保护,即其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手势、位置和路径对技术方案进行立体的保护。说明书附图仅是简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并未限定界面元素样式、布局等外观特征。

图3 滑动解锁技术的发明专利附图(部分)

同时,苹果针对此项技术申请了多件外观设计专利(如图4所示),在这些外观设计专利中,滑动解锁条的位置、解锁条的样式和布局被明确下来,即位于屏幕底部的圆角矩形条状滑槽配合矩形滑块的设计方案,且与最终呈现在苹果手机里的滑动解锁界面高度吻合。

交互技术和交互界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依据创新的特点灵活选择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或发明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当发明的内容涉及数据交互处理时可以通过一组或多件发明申请进行有层次的保护,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提交一份完整的说明书然后进行分案处理形成多件发明专利申请,也可以通过提交多件相关联的发明专利申请来实现;当发明的内容仅涉及图形界面显示的改进时,可以通过提交不同保护范围的一组外观设计申请对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保护;当发明的内容同时涉及数据交互处理及外观设计改进时可以通过同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对一项技术进行立体的保护。

图4 滑动解锁技术的外观设计专利

图5 iOS专利按申请日排布

三、申请时机——保守的时间表

现行的美国专利制度采用发明人先申请制,新颖性宽限期长达1年,发明人在其申请日之前1年内所作的披露不属于现有技术;或者,发明人与他人于申请日之前1年内均有披露,但发明人的披露早于他人的披露的,则他人的披露也不属于现有技术。美国宽限期规则独特之处在于,鼓励发明人尽早公开其发明内容,而又有适当的时间考虑是否需要获得专利,设计内容公开后1年内主张专利权也无须顾虑新颖性的问题。

得益于新颖性宽限期的便利,苹果不需要将所有新的GUI设计在系统发布日之前提交专利申请,而是伴系统发布以及随后的一段时间陆续提出申请。纵观苹果的申请记录(如图5所示),申请数量呈现波动状态,在发布当月附近达到峰值,随后的月份不规则的递减,如2010年iOS4.0发布当月,苹果共申请GUI外观设计设计专利25件,而相邻月份的申请量均不足10件。

考察具体的版本,也能看到新颖性宽限期的运用(如图6所示)。第一代iOS系统较为特殊,与之相关的界面设计均于系统公布后1年内提交专利申请,也许是系统研发初期没有形成明确的专利战略所致,但随后的各代iOS系统则轨迹相似,发布日前后均有申请提出。以iOS4为例,系统革新包括新增了Facetime、iBook和多任务文件夹等功能,其中Facetime界面在发布日前几日进行了专利申请,而iBook和多任务文件夹功能则在发布日后数月陆续提交申请。

图6 iOS系统新增功能外观专利申请时间示例

苹果选择临近发布日开始申请,并持续未来的一段时间逐步进行专利布局,采用保守时间策略可能有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相较于技术方案而言外观设计更易于被模仿,每个企业都力求投放市场前设计方案不会泄露。如果外观设计提前很早进行申请,会导致授权时间的不确定性,如果因为突发情况导致产品发布时间推迟或者是专利获得授权而在产品发布前公开,则设计内容将公布于众,也会间接泄露相关的技术内容,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次,GUI的设计要与最终的产品相适配,实际生产中时常会因为无法加工成型对应模具或者是成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而反复修改设计,因此过早申请会导致获权GUI设计与实际采用的GUI差别较大。最后,美国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为14年,自申请日起计算,申请越早,系统发布后保护期限越短。因此,苹果保守的时间策略有三个优势:第一,避免产品设计和技术特征提前泄露;第二,专利设计与实际产品贴近;第三,有利于获得更长的有效保护期限。

四、专利化方式——一设计多申请

相较于“一设计一申请”的传统做法,苹果选择了“一设计多申请”的专利策略,即围绕其核心GUI设计衍生出一系列的关联申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核心GUI设计周边拓展出一圈防御保护区,最大限度地延展了权利范围,实现对自身智力成果精细而有效的保护。

首先,借助部分设计衍生关联申请。在美国专利制度中存在部分外观设计制度,并规定请求保护的部分用实线表示,其他部分用虚线表示。在侵权判定时,仅仅对比实线部分,虚线部分的内容不作考量。这意味着,一件外观设计专利中使用实线越少,或者说使用虚线越多,其保护范围力度越大。苹果很好地运用了该项制度,在多元素界面专利中(如图7所示),有超过一半的专利是部分外观设计,图标类界面也有将近20%的专利为部分外观设计。

图7 部分设计界面数量分析

苹果利用部分外观设计制度的便利性,对设计整体申请的同时,以其重点部位的局部设计样式单独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从而获得较大的保护范围。iOS主界面设计(如图8所示),苹果按照时间先后依次申请了A~E的外观专利。首先申请的是包含所有完整设计内容的设计A,第二步是去除色彩要素的绘制视图B,第三步是将图标轮廓变为虚线仅保留图案的设计C,第四步是删除图标内容、仅保留图标轮廓和布局的设计D,最后是仅保留导航栏里的四个图标的设计E。这一系列外观专利都源于同一项GUI设计,但是对设计不同设计要素的提取获得了由小到大的保护范围。

图8 iOS主界面的关联申请

其次,运用不同的制图方式衍生关联专利申请。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光泽、质感或配色的GUI设计,苹果采取绘制视图和渲染视图双重申请的方式。绘制视图仅保留线条要素,似乎有更宽泛的保护范围,但渲染视图通过色彩要素的表达能够强化界面质感和光泽度等视觉效果,在侵权判定中有时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9所示的典型图标设计,就既申请了绘制视图又申请了渲染视图。这样通过绘制视图表达出了设计细节和线条特征,又通过渲染视图保护了鲜明的视觉特性。

图9 采用不同的制图方式的图标设计

最后,通过相似设计衍生关联专利申请,即将现有设计作局部细微调整来防御模仿者可能的抄袭,在提交专利申请时,就应想到未来可能作出的修改或者竞争者可能的模仿形式,并未雨绸缪地将多个设计提前申请,如图10左侧所示的联系人名片设计,苹果联系人头像位置作了变换提交了相似设计申请,图10右侧所示的Face Time通话界面,苹果针对视窗的形状提交了相似设计申请,通过这种方式把潜在的模仿样式都囊括进来。不过做到这点意味着要对公司整体产品战略有很好的把握,对行业的发展方向有所预见。

图10 GUI相似设计

每个GUI设计最终呈现在产品上是唯一确定的,但对其全面保护往往不是一个专利能做到的,竞争对手可以借用你的部分设计内容,可以使用你的整体布局,还可以变更细节设计形成新的界面,因此在申请的阶段就要考虑到未来维权的需求,在请求权利时谋篇布局,从界面元素到界面整体均有覆盖才能实现全面保护,从而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侵权。

五、结 语

在同行还在为单个产品的设计大费周折的时候,苹果已经站在高处总揽全局、谋篇布局,探索出适于自身发展的GUI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策略。在保护内容上紧贴交互技术,对于核心技术涉及界面部分的内容,选择外观设计专利予以保护,形成从技术方案到界面布局的全方位的保护;在申请时机上,苹果在法律框架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商业规划,制定了适合自己的相对保守的申请时间表;在专利化手段上借助部分外观设计、多种制图方式以及多项外观设计等专利规则,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专利覆盖面。

在GUI的创新与保护上,我国企业也应当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不仅着眼于当下要保护的创新成果,也要关注防御性、前瞻性的专利布局,调整自己的节奏,适应法律框架,更好地使用专利武器来护航企业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猜你喜欢

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视图
中国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改革
Java图形用户界面编程在文本格式化设置系统中的教学研究
以色列新《外观设计法》8月7日生效
视图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浅析我国GUI外观专利申请现况
Django 框架中通用类视图的用法
城轨综合监控系统用户界面菜单层级结构设计与实现
新款赤足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