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或应实施乡村漂移

2017-07-20朱伟芳

职教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自主创业传统产业高职教育

朱伟芳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山区、海岛的经济与文化建设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乡村漂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创办县镇高职院校,应注重学校选址的县镇化、专业设置的传统产业性、实训基地的山区田间模式、人才培养的校镇村合作方式等。这一做法,或更有利于高职院校服务乡村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乡村提供更多更加稳定的专业人才,有利于县镇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还能为乡村子女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关键词:高职教育;乡村漂移;传统产业;自主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4-0086-04

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中世纪,许多城市因创办大学而使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城市规模大幅度扩展,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一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以创办高校、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来推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科技、经济、文化等要素已经从城市向乡村延伸,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格局和文化格局正在形成,乡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上升,因而出现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乡村漂移趋势。由于事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育人内容和办学模式等要素的改革,因而有必要对高职教育乡村漂移这一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职教育乡村漂移相关的研究概况

专门进行高职教育乡村漂移的研究未见报导,但是,与之相关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以高校教师承担农村科技特派员的方式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问题,将高校的技术与人才渗透到农村。第二种类型是以校政合作的方式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帮助特色小镇进行文化挖掘,发展旅游经济。第三种类型是为农村培育电子商务人才,使农民可以在网上销售时效性强的农副产品。第四种类型是帮助农民建设文化礼堂,丰富农村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这些做法,在帮助农村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从整个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出发,从提高整个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出发,这些做法显然是不够的。

二、乡村漂移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无论是高职院校主动走向农村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建设特色小镇,还是应农村需求培训电子商务人才、建设文化礼堂,都说明了高职教育已经存在乡村漂移现象,而且很有可能在当前和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现象会更加普遍,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

(一)高职教育乡村漂移源于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发展的需求

乡村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以及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的支撑,我国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城市经济已经达到较大规模,上升趋势有所放缓,经济建设正在从城市向乡村延伸,不但乡村的种植业、养殖业正在快速发展,其他的诸如旅游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饮食业、制造业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呈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对高技术的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对高技能人才的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果说,满足农村高技术的质的需求主要应由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提供,那么满足高技能人才的量的需求主要应由高职院校提供。高职院校为农村培育高技能人才,应在人学的生源向农村、山区、海岛等乡村地区倾斜,培育的方式与乡村合作,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与乡村发展紧密关联等方面下功夫,其实质是要求高职教育向乡村漂移。

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乡村文化发展应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有大量的能够欣赏高品质文化的人去感染、带动、培育农村人提升文化欣赏水平:二是有大量的高校教师到农村宣传高品质的健康的文化产品,帮助农村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在文化人才培育方面,由于農村需要的文化人不仅能够做到文化引领。还要能够在农村从事技能性劳动.做到既有文化又有技能,因此,这样的文化人主要应由高职院校培养,其实质是在培育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熏陶。在加强文化宣传与文化建设方面,由于文化宣传与文化建设工作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作量较大,由高职教师承担这些工作,不但可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技术技能,也解决了研究型大学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二)高职教育乡村漂移是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办学功能提升可持续发展潜质的应然选择

高职教育乡村漂移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的办学功能。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出发,到农村、山区、海岛去,应更有利于这些功能的发挥。首先,农村地域广博,人才需求量大,且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不是很高,由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很好地满足当下农村的需求。其次,种植养殖业、旅游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饮食业、制造业等仍是当下农村的主干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少量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更需要大量以新品种、新加工工艺为研发内容的产业型科研,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在乡村可以得到很好发挥。第三,农村有大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工、横向科研项目开发等社会服务需求。这些服务的技术含量不高,服务量较大,适合高职院校承担。第四,让高职教师到农村去挖掘、传承区域文化,到农村、山区、海岛宣传新的文化元素,可以很好的帮助农村人提高文化生活水平。

高职教育乡村漂移能够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足够的教育需求和一定的办学条件。首先,教育需求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量大体现需求急切,持续的量大奠定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3亿国人至少有8亿在农村,农村比城市有更大的高职教育需求。其次,办学条件应根据教育的需要而定,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具备了创办高职院校的条件,沿海省份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已经超过城市,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支持也足够在县镇创办高职院校,一些条件特别艰苦的地区,政府还可以重点投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县镇创办高职教育的潜质将进一步体现。

三、高职教育乡村漂移的要素

高职教育实现乡村漂移须具备一些要素,比如:学校选址的县镇化、专业设置的传统产业性、实训基地的山区田间模式、人才培养的校镇村合作,等等,达到这些要素的先后次序可以不同,程度深浅可以有差异,但是总体要素的完整性与可操作性是实现乡村漂移的基本前提。

(一)学校选址的县镇化要素

研究型大学基本上都建在大城市,这种大城市建校模式有利于各个高校之间开展学术交流,使科学技术产生倍加效应。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特殊的学习场域,能够出现互相促进互相激发学习热情的氛围。当然,城市生活的便利和舒适的环境也有助于吸引高水平的学者任教,吸引基础好、智商高的学生报考,从而形成高校智力板块的集聚效应。不足之处是大学容易变成象牙塔.容易与社会脱节。这对于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的高职院校,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将学校迁往县镇或许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在县镇创办高职院校,在选址时应尽量选择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种植养殖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相对集中,对高职毕业生需求量相对较大的县城或城镇,这不仅有助于毕业生寻找合适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也有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二)专业设置的传统产业性要素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总是追求应用性与实用性,无论是建在城市还是建在县城,在这一点上都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建在城市的高职院校由于学生来源更广,就业范围更广,设置的专业面更大;建在县城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农村的子女,其就业或者服务的地域大多在农村、山区、海岛,因而在专业设置上要注重农村传统的种植养殖特色、传统的农产品加工特色、传统的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特色,把专业的实用性与传统的特色产业相结合,构建出以挖掘、发扬农村特色产业为基础的新的专业体系,并为做大做强农村特色产业培养专门人才。

(三)实训基地的山区田间模式要素

由于专业设置与农村的传统特色产业密切关联,学生的实训内容许多是种植和养殖,需要经常到山区、田间观察作物的生长,解决作物生长中出现的问题,或是到养殖基地观察动物的生长以及动物的健康状况,这些实训基地不同于车间、实验室,不但具有山区田间的特点,而且地域分散,数量较多,还具有开放性特点,因而在管理上需要学校、村镇、教师、学生、农村种植养殖专家共同负责,实训中需要多方面的帮助合作,有下河、下海任务的还需要当地老农民老渔民传授安全措施与安全技术。

(四)人才培养的校镇村合作要素

在人才培養方面,与城市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相同,县镇高职院校需要与校镇村合作,与加工农副产品的乡村企业合作,与农村、山区、海岛的种植养殖专家合作,构建学校、学生、农村种植养殖专家紧密型合作关系,建立由学校教师、种植养殖专家、在校生、毕业生组成的专业与产业合作联盟。这一合作联盟不但有助于学校培育学生,也有助于毕业生就业创业。随着合作联盟中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联盟规模的不断扩大,联盟成员之间交流种植养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联盟将对整个地区的种植养殖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经费来源的本土特色要素

县镇创办的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实训的内容大多涉及到种植养殖,会经常性地受到台风、洪水、流行性疾病等非人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经济损失,因而需要更高的实训成本,而且来自农村、山区、海岛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差一些,需要有更多的助学资金和奖励经费,从鼓励教师到农村、山区、海岛任教的角度考虑,应尽量为教师们提供不低于大城市工作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报酬,所以,在县镇创办高职院校的成本更高,需要多渠道地筹措办学经费。国家从资助农村教育的角度考虑,应为农村高职教育提供更多办学经费,当地县镇政府也应从政府财政中划拨更多的资助经费,当地县镇的大企业、大集团应对县镇高职院校提供一定的办学赞助,学校还可以从教师、学生的种植养殖实习实训中获得一定的产业回报,如果能够获得校友资助、海外华侨资助,则更加理想,总之,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以确保学校的办学质量是县镇高职院校经费来源的主要特色。

(六)制度保障的乡土风俗特色要素

办学需要制度保障,县镇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应突出县镇特点。应充分尊重县镇居民的生活习惯与乡土风俗,要规范教师学生适应当地生活方式,融入当地本土文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确保传统产业的教学需求,保障被聘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农村种植养殖专家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学生管理方面。要注重专业教学与实习实训地域分散性特点以及时间分配上的节气、气候变化特征:在设施设备、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学术团体等方面,应从县镇特色、产业特色、传统文化特色出发,体现县镇高职院校的管理特点。

四、高职教育乡村漂移特征

为农村开展短期培训、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等虽然也属于乡村漂移,但是,完整的高职院校乡村漂移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办学目标的乡村服务特征。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从以城市为主、乡村为辅、服务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转变为面向农村、山区、海岛,服务乡村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全面渗透,全方位培养,完整地体现乡村特色和内涵。

二是县镇建校的地域特征。高职院校从城市搬到县镇,在农村就近办学,就近服务,既实现了育人的便利性,又增加了农民的信任和信心。学校可以将整个校区搬迁到县镇,也可以分批分次搬迁,但是,在县镇长期开展高职教育的规划、措施不变。

三是适应传统产业的专业特征。乡村漂移的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必须将当地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干专业和校镇合作的主干产业,使高职教育扎根乡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乡村特色经济,丰富乡村传统文化。

四是学生来源的本土特征。学校直接从农村、山区、海岛招收学生,入学分数可以低一些,知识基础可以薄一些,但是,为农村培养高职人才的目的不能改变,毕业生回到农村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行业,学校为农村培养一线员工是县镇高职院校的根本特征。

五是在農村育人并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特征。县镇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与乡村的产业紧密结合,从事这些专业的教学除少量基础课程在城市分校实施外,其他内容,无论是专业教学还是实习实训,都将在农村完成:学校教师帮助农民研发新品种、加工新产品、丰富农村服务内容等也都在农村实施与开发。

五、创办县镇高职院校的优点

在县镇创办高职院校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有利于服务乡村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直接在县镇创办高职院校,而且创办的高职院校以服务乡村经济和乡村文化建设为主要目的,这对于缺乏技术支撑、缺少大量技能性劳动者的乡村经济和渴望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农村、山区、海岛居民,无论是心理还是现实都是一股强大的支撑力量,为乡村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但可以快速改变乡村面貌,而且可以让乡村长期获益,持续发展。

二是为乡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加稳定的专业人才。由于乡村的地域更广,产业规模更大,需要的专业人才数量更多,因而需要专门的高职院校为乡村培养专业人才;由于在乡村工作尤其是当下在乡村工作的条件相对艰苦,能够留住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少,因而需要创办县镇高职院校,直接从土生土长的乡村招收学生,可以使培养的毕业生在乡村工作相对稳定,通过每年培养一定数量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确保乡村专业队伍的稳定性。

三是有利于县镇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的产业架构下,城市高职毕业生创业,不但要有强大的专业背景、一定的创新能力、实力雄厚的创业团队,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难度与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在农村、山区、海岛,却存在很多创业机会,在种植、养殖方面,返璞归真的农副产品,无副作用、无激素的山珍海味,这些乡村特有的传统产品正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整洁、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休闲旅游、美食旅游、养生旅游越来越成为时尚。县镇高职学生在经过学校专业学习和职业培训后,可以更加容易地在乡村开展创业实践,而且创业成本相对较低,创业风险相对较小。

四是为乡村子女提供更多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由于农村、山区、海岛等地的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经济上、在接受中小学的教育资源上、在父母对子女培养的传统观念上,都存在着较大落差,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参加统一高考与招生,客观上承受了许多不公平,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比城市学生要少,这是多重因素造成的,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一现象。但是,创建县镇高职院校,可以使乡村学生获得更多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公平现象。

当然,并不是所有高职院校都应搬到县镇去,在县镇创办一定数量的高职院校既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教育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能够认识到并且努力推动高职教育的乡村迁移,则高职教育为乡村服务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质量会越来越高,乡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发展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 秦红梅

猜你喜欢

自主创业传统产业高职教育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做法探析
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优劣势分析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