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效应作用下高职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路径探析
2017-07-20罗燕
罗燕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当今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对绿色发展的认知还不成体系,生态文明习惯养成还不均衡的现实状况,结合工作实际,运用累积效应的理论,构建高职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培育内化体系,探索以构建“四位一体”的绿色发展内容教育体系、打造“四管齐下”的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四个结合”的实践创新成长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高职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累积效应;四位一体;四管齐下;四个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4-001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引领中国未来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指南,为当今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对绿色发展的认知还不全面系统,生态文明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可以说,强化高职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高职学生同样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用生态文明人的角色去服务社会,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高職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觉悟较晚,学校推动绿色生态文明系统化教育进展缓慢,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对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全面,生态责任意识较为淡漠。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等利益驱动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高职院校也弥漫着一股浮躁之风。部分学生只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对生态道德、生态责任完全漠视,知行背离严重。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推崇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为主,绿色生态理念教育只是作为思政教育学习的部分章节内容,而没有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各个学科和各个环节上,客观上造成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浅表化,学生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的浅层化。
二、高职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累积效应理论
累积效应理论指的是各个子单元形成的系统化教育合力大于单个子单元项目的割裂教育效应,多渠道、多模式、多平台的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方式的合力大于单个方式的培养效果,即相互集成协同的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累积作用大于单个教育效应之和。其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集成性,高职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累积效应,通过教育内容的细化、教育形式的多样、教育平台的丰富,注重生态价值观、道德观、平等观、法制观的全面培养,并依托多种实践载体,强调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实效性和渗透性,具有集成的特性。二是全面性,高职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累积效应注重对学生生态素养的全面提升,是高职学生理论教育、情感教育、实践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全面累积。三是时代性,高职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必要环节.其内容的完善更新,实践载体的丰富创新,教育主题的年代代入,充分体现了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累积效应具有的时代特性。
三、加强高职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索
在累积效应理论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地探索、研究,形成了有效加强高职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路径。
(一)构建“四位一体”的绿色发展内容体系
1.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倡导绿色发展的价值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让学生知晓绿色生态的重要价值,了解生态规律,准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绿色生态价值观念。举办“绿色生态校园”主题班会、主题论坛、主题交流会等,宣传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倡导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借助地球日、环保日、感恩节等特色节日,在校内外举行“绿色生态”系列主题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感受和丰富生态文化。
2.开展生态道德观教育,形成绿色发展的道德标准。道德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围绕保护环境、平衡生态、节约资源这三个核心要素,通过系统的生态道德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强化其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建立系列生态道德管理制度,如建立绿色办公制度,制定实施环保校园计划,推进低碳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等,通过各项生态制度的约束,逐步完善生态文明的道德标准。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如评优评先、助贷减免、党员发展等方面,增加生态文明行为的考核要求,强化学生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制度约束。
3.开展生态平等观教育,增强绿色发展的意识形态。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理念,必须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摒弃唯我独尊意识,树立起科学的平等观。用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学生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大局平等观,深刻认识到不仅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之间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要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引导学生努力做到严于律己,不再任意破坏环境。督促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养成关爱生命、爱护动物、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花草树木、不乱涂乱画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4.开展生态法制观教育,养成绿色发展的行为习惯。在学生中开展生态权利义务教育、生态安全责任教育、生态公正正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法律意识,提高生态法制素养:普及学生安全教育知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举办生态法制知识专题讲座等,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遵循生态法则,自觉养成生态绿色文明的行为规范。
(二)打造“四管齐下”的主题教育活动
1.围绕“学习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秉持绿色发展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意义重大。一是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绿色生态文明。利用板报宣传、课堂教学、网络平台、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地球保护日”、“植树节”等特殊纪念日,举办讲座、演讲、知识竞赛、征文、电影展播等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和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二是大力推进绿色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生态文明品质。建立一批绿色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前往考察,通过实地学习,感悟绿色生态的意义,促进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职教特色,探索先进的生态文化,加强“绿色+职教”复合培养和“绿色+科技”技术研发,将成果反馈服务社会,推进绿色发展进程。
2.围绕“我的美丽中国梦”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打造美丽的绿色校园文化。以“绿色成就梦想、建设美丽中国”系列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以宣传普及传播美丽中国梦。举办“中国梦大讲坛”,为学生系统解读和阐释美丽中国梦想,实现主题教育常态化:组织“绿色发展”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志愿宣讲活动;开展“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宣传活动和创意大赛,培养学生节能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等。二是以生态科技推动美丽中国梦。依托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指导学生挖掘专业知识与绿色发展的融合点,将绿色转化为生产,实现节能环保和科技创新。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生态科研课题、生态科技课题,为服务社会提供科研动力。
3.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内涵。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列入国家发展规划,江西的高职院校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素质建设者的培养摇篮,其校内的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不仅应当包括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通识内容,还应当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现状、生态和谐发展方向进行特色教育。江西的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给江西带来的地域优势及良好机遇。在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方面大力开展以“体验式教育”为主体的实地调查研究系列教育活动。通过鄱阳湖生态知识学习、鄱阳湖公园实地考察、“神游鄱阳湖,扶贫献爱心”志愿活动、微博传递鄱阳美等系列活动,使高职学生有更强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强化学生“生态江西、绿色崛起”的思想观念。
4.围绕“节约型校园”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营造绿色低碳的校园氛围。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勾勒节约型社会必须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学生中通过科普讲座、发起倡议、签名承诺、宣传报道、主题班会、座谈分享等形式浓厚宣传氛围,普及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节约知识:组织开展“光盘行动”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节约文明;利用校园、课堂、寝室等载体细化节约环保的细节,如杜绝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使用一次性快餐盒、垃圾不落地等行动,坚持节约从一点一滴做起。
(三)强化“四个结合”的实践创新平台
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应转化为人的内在观念并指导社会实践。教师在“知”“情”“义”“行”的基础上,把室内课堂向外延伸,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校社结合(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活动、绿色环保普及宣讲进社区活动、衣物爱心捐赠等)、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企业生态文化基地建设等)、校研结合(鄱阳湖经济生态圈调研、红色革命区生态发展研究、临空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等)、校农结合(生态产能知识惠农民、科学种植技术广传播、微文化汇演进农村等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的“四结合”方式,让学生提前参与到社会、企业、基层的绿色发展与建设中,使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努力打造强化“四个结合”的实践创新教育平台。
学校是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主阵地。在高职院校中,通过累积效应作用,对高职学生实施全方位的绿色发展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生态思维方式和理念,树立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使“綠色环保”、“节约资源”、“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等一系列理念深入人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文明发展新路。通过学校绿色生态校园文化的影响和辐射,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和风貌,中国才能真正迎来一个绿色的“十三五”时代!
责任编辑 肖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