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2017-07-20黄炳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

黄炳军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承载着新课改的所要贯彻的理念与作用,开展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必要而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通过对开展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与探索进行论述,探讨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程开展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5-027-02

0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从做中学”的理论倡导学生通过参加多种活动运用多种方法获得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各种问题的尝试掌生才能获得自主发展的机会这是单一的书本知识学习无法实现的。在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门课程主要是融合了知识和技术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实践性。谈到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很多老师拿着课本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不然,只要教师深刻认识到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开展的作用和意义,而后处处留心与思索,很多有价值的题材就会跃然纸上。通过开发并利用好这些题材,这样综合實践活动的开展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了。下面是本文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与探索。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与意义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与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启发学生潜能,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其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交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激发了学生创新潜能,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同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需要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学校特色和当地课程资源,开发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给予学校教师丰富的创造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促进学校课程的创生与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转变教师新课程实观念、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

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一)从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课程性质而言是独立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与语数外等其它学科平行设置的综合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基础彼此延伸、共同促进的。因此,在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逐步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比如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原理的同时思考怎么样把这些字面上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那么这些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而在文科课程如政治上“珍惜”一课时,通过其中的实践活动“什么地方有公益广告?”来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由于学生平时在报刊上、电视广播中、大街上都曾见过公益广告,所以都可以回答得出来。再通过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谈谈对各种各样的公益广告名称与看法,如敬老爱幼、垃圾分类、节约水电、遵守交通规则的等,引导学生思考公益广告中的问题在我们什么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应该怎么样来改进呢等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触类旁通集思广益或个体自主或借助集体力量来解决问题,而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的能力和知识体验又会促进相关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知识的整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从生活中挖掘资源

现在多数的学生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感兴趣,通常才制作出一件物品,就好奇地去问教师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兴趣能够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驱动力,也是学生最活跃和最实际的学习心理组成部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应该从实际的生活出发挖掘资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课堂变成一个既轻松又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其中获得兴趣,在活动中收获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不能将以动手实践为主体模式的教学替代掉,但它却是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既有多种外部感官刺激,又有内部感官的综合刺激,尽管这样它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劳动技能的辅助模式,不管怎样发展,它都不会将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以及它的主体模式所替代,在加深课程理解以及加强环境的感受等方面,会有独特的效果,要想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它和操作它,还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和亲自实践能有更大的效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们的生活轨迹就是最好的学习素材教师要巧用教育智慧捉使学生将生活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自由自主自发地寻找实践活动源头,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还原自我健康身心,增长心智。

(三)从实践中体验经历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从而体验到自己动手的愉悦,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兴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课题,利用双休日、五一、中秋、国庆、寒暑假等时间让感兴趣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系列活动。选用自编的有地域特色的乡土课程和校本课程,强调大主题、大活动、多步骤、小成果、长周期的原则。这些大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学、用、创的衔接,又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领域,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效益。同时,可以为每个参与的学生都备有资料收集卡,作为调查统计、记录、写感想等实践活动使用。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个性差异,从有兴趣的剪贴到有目的、有专题的剪贴;从剪贴到摘抄,从学科性到综合性,从记录、理解信息、分析数据写感想到应用、创造,从单纯的信息收集整理到手抄报综合设计等,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级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从师资力量巩固发展

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专门的辅导教师对该类活动的了解与熟悉程度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的效果和深入程度。学校现有的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深,限制于本学科,而在与别的学科相互交叉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学校设立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教师是很有必要的。此外,还应定期对这些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为他们提供考察、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建设有效的培训制度,采取相关的奖励措施以支持他们指导和参与各项活动。加强教师的专业性,使他们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辅导方式。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的课程,其以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契机,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多进行思考与讨论,探讨更好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宋宏.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刍议[J].魅力中国,2010(10X):302-302.

[2]佟丽芳.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谈[J].科学时代,2012(3):223-224.陈禄伟.2007(4):99-99.

[3]王玲.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刍议[J].亚太教育,2016(4):50-50.

[4]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与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34-37.

[5]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7(2a):43-47.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初中英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实施和构建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设计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初探
多媒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优化效果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