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图书馆发展概述、特征及发展趋势

2017-07-20王晓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3期
关键词:特点趋势

王晓艳

[摘 要] 自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提出后,各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美国记忆”“欧洲数字图书馆”等大型数字图书馆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全世界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产生了影响力和号召力。数字图书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有哪些特征、发展趋势如何,是现阶段图书馆人与时俱进,应当把握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概念;特点;趋势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83

[中图分类号] G250.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193- 03

0 引 言

從2700年前亚述国王创建的亚述巴尼拔古图书馆,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是图书馆伴随世界文明而发展的一种象征,正如印刷术的发明使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特网的诞生也促使了图书馆向数字资源的巨大改变。图书馆的传统优势是资源,图书馆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收集者和提供者,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等这些词语冲击着人们的大脑,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知,“图书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概念,变成了极其抽象的含义。因此,了解数字图书馆发展轨迹和特点,把握发展趋势,是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人提出改变传统,接收新观念的现实要求。

1 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发展概述

1.1 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概述

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伍尔夫在其撰写的《国际合作白皮书》中,首次提到“数字图书馆”。自此,“数字图书馆”一词迅速被全球计算机学界、图书馆学界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广泛使用。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FS)、美国国防部尖端研究项目机构(DARPA)、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联合发起“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igtal Library Initiative);2005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计划建立“世界数字图书馆”,拟收集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中的珍贵材料和物品,包括欧洲、亚洲和伊斯兰国家,如印度尼西亚、中非和西非等国家的书籍材料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数字图书馆所进行的尝试性和开拓性工作。

1.2 国内数字图书馆发展概述

1996年北京召开的第62届国际图联(IFLA)大会上,数字图书馆成为该会议的一个讨论专题。1998年,数字图书馆在我国开始升温,设立了数字图书馆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首都图书馆成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首家示范单位”。2001年中国数字图书馆已经进入初步实用阶段,中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2 数字图书馆特点

2.1 无限性

无限性包括很多层次,首先,从服务对象来看可以是社会全体成员,即数字图书馆对读者没有限制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其次,从存在形式看数字图书馆可以是公共图书馆,也可以是非公共图书馆;再次,从场地来看,只要具备上网的地方,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和阅览室的限制;最后,从图书馆服务目的来看,可以是教学、科研和学历教育的需要,也可以是非学历教育的需要,比如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各种报告会、讲演、讲习班、研讨班、培训班等。

2.2 重复性

数字图书馆的储存功能使图书馆资源重复使用,不会被消耗,数字图书馆资源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能够保存和积累,数字图书馆资源使用者同时为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提供者。

2.3 替代性

数字图书馆可以代替人进行图书馆服务,即人—机图书馆服务,可以代替或演示事物的反应与发展过程,使服务内容更生动、直观、形象、具体。

2.4 隐蔽性

数字图书馆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给读者的是虚拟和虚拟化的空间,网络的隐蔽性使人们处于时空的隔离。只要有网络设施,人们就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网络浏览数字图书馆看自己想看的东西,且很难被人察觉,这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也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2.5 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数字图书馆向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以任何内容、任何方式提供学习机会。开放性带来读者使用数字图书馆的自由性、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也带来了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开放,使人们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方式更具全局性和整体性。

2.6 平等性

数字图书馆的隐蔽性使人的身份隐蔽,人面对数字图书馆都是平等的。不论你是教授还是中小学生,你的使用权都是一样的,数字图书馆使以往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发生了深刻的、根本的变化,世界性的图书馆服务已成为一种现实,图书馆服务也由单向性向交互式转变。

3 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

2016年是我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实现“十三五”建设目标的开局年,作为全国各类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指导性机构,国家图书馆网页上展示的重点工作为基于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体服务的资源建设和开展网络资源的整合工作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服务的数字资源建设仍占我国图书馆建设的主导地位。

3.1 多样化

数字资源范围逐渐加宽,形式也呈现了多样化。大多数图书馆在建设发展中更加注重数字资源的建设发展,众多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网站,组建了自己的信息资源库。

3.2 共享化

现阶段的图书馆正逐步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不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一些图情论坛或者是数据库知识竞赛,不单是公共图书馆,或者是高校图书馆一家的事情,而是形成聚力,不论是规模、参与层面、人数,还是影响力上,都将有创新性突破,这种合作共赢,对图情届和提升图书利用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3.3 全球化

近几年,“地球村”的含义人人都懂,相应的我国数字图书馆也在追赶,或者说践行着国际化、全球化这一大方向。综前所述,我国数字图书馆在最初的起步、前期的摸索到中期的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数字图书馆稍显落后,但是在信息大时代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发展也在努力探寻符合我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逐步制定国际化标准,与国际接轨,实现全球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4 数字化

数字图书馆借助Google、MSN及Yahoo等这些大众较常使用的站点努力下,正在急剧的成长茁壮当中,就像图书馆内会出现电影或音乐的馆藏,数字化图书馆也出现了网络数据库。

主要参考文献

[1]孔庆杰,李贺.中外数字图书馆概念比较研究[J].图书馆情报论坛,2007(1):16-19.

[2]吴爽.浅谈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23):6-8.

[3]周莹莹.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研究[J].文教资料,2010,5(2):94-96.

[4]刘小琴,吴建中.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报告[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特点趋势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去编”大趋势
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