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泽厚先生道德见解献疑

2017-07-20顾久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李泽厚李先生理性

摘 要:李泽厚先生基于康德绝对主义伦理立场,其道德见解具有人兽对立、理性至上、强调外烁、注重约束等道德精英主义的特点。本文则以道德常识和神经认知科学等方法,力证道德的生物演化、本能领先、基于内发、重视激活的道德平民主义。认为后者更契合新时代需要和新学术背景。

关键词:质疑 李泽厚 道德思想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7)02-16-20

我视李泽厚先生為导师,拜读旧著,寻绎新篇,不遗余力。但近读其关于道德的著述,对其中康德绝对主义伦理的精英立场感到不安。

下分道德的基础、道德的来源、怎样形成道德三点进行辩说。

一、道德的基础

1. 李先生认为,道德基于“超生物的”“理性的凝聚”

李先生说:人类逐渐萌生出“理性、情理结构、语言(主要是动物所没有而与工具制造使用有关的语义),从而,逐渐开启、产生和决定了对待自然和对待群己关系不同于动物的客观社会特征,开启、产生和决定了逻辑、数学、各种符号系统等不同于动物的人类认识形式和伦理规范、道德律令等不同于动物的行为方式;并且是由后者(伦理)引发出前者(认识)。我特别重视正是它们以后长久的独立发展,反过来不断地构造人生和生成现实,使人类获有了超生物的(supra-biological and super-biological)肢体、性能、存在、价值和独有的主体性(subjectality实践、行为、活动)和主观性(subjectivity心理、认识、审美)。”1

以及:“我所用的‘道德一词,则指群体规范要求,经由历史和教育(广义),培育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和心理,从自觉意识一直到无意识的直觉。所以道德不是本能的欲望和冲动,而是包含着理性和情感的某种情理结构,并且以理性主宰情感、欲望、本能为特征”。2

还说:“道德行为的一个特征是什么?所以我比较赞成它是由理性来主宰和控制情欲这样一个特征,所以我把它叫做理性的凝聚……规范主宰人的行为,而且主宰自己的欲望,甚至主宰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道德”。1

依此,如果没有理解错,李先生的道德见解包含几个关键词:人类特有,理性,被培养出来的。联起来串讲,是指超生物的人类所特有的、由理性主导(符号和规范)去培养、训练出来的行为和心理。

2. 我认为,道德基于社会性生物的本能与情感

我理解的“道德”,是指使得人际关系和谐的那些内在、外在的东西。可作一个实验:依次放映三张幻灯片:一个人在悠然进食,此中粘贴入一个饥饿的穷人,将穷人换成一个长期饥肠辘辘的瘦弱大眼睛儿童在看进食者。测试的结果:我以为第一张不会引发观者的情绪;第二张会引起不满;第三张会招致愤怒和谴责。一样的吃饭,不一样的人际关系里产生不同的道德情绪,可证道德直指“人际关系”,且道德判断是直觉而感性的。

道德行为最基本的特征,应该是抑制自我、理解和成全他人。只有一小碗食物,却分一半与饥饿的他人,此类举动,全世界都会感性地共赞为“善”为“有道德”;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人同此心,是全人类感性、直觉上的共识。

抑制自我、体谅和成全他者,是社会性动物的本能。宏观看,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能活到今天,必须具备本能地抑制自身、成全群体中其它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否则不能抱团;不能抱团则无法生存;无法生存则该物种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个体看,个人若从婴孩时就只顾自己,不惜将母亲奶头吸出血来且不与父母情感互动,成年后绝对自我而缺乏真情,则父母不养、异性不爱,该生物的基因也在群体和异性选择中被淘汰。

有实验证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作“独裁者游戏”试验——这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探究利他与公平行为的常用手段——20个人被试,24局,每局赢10美元,可占为己有,也可捐赠他人。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对象表现慷慨,捐出所得75%;而有的只捐10-30%。与此同时,试者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监控其脑像:利他者大脑的古老边缘体(杏仁体、体觉皮层和前脑岛)最活跃;而吝啬者新皮层的前额叶被激活。如果该试验可靠,则哺乳类就具备的古老边缘体最富于拟他性共情心,而人类最发达的前额叶这个“理性”区域恰恰表现为自私自利、患得患失的来源。2

所以,我赞成以长期经选择、适应,最终形成不学不虑的“良知”为基础来解释道德,而那些缺乏真情,仅用概念和规范打造出来的,可能是“拟道德”的机会主义和精致的利己主义。

有趣的是,就是那次伦理学讨论班,记录下主持者陈嘉映先生被李先生打断一段话:“伦理学能教人为善吗?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所尊敬的、最有品德的人可能并没有读过很多伦理学著作,而反过来我们所认识的学习伦理学的人,可能在道德品质上都并不是最优异的。所以,‘伦理学教人为善是一个高度可疑的命题……李泽厚先生提醒我(控制时间)了,我就先结束”。3

二、道德的来源

1. 李先生认为,道德由外力约束及典籍研习而来

他说:“在1979年我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里,我曾强调指出,日后也多次提到,人的个体道德是从幼儿时的‘不(不许抢别人的食品,不许打骂别人……)开始的。《礼记·曲礼》中记载了那么多的‘不……、‘毋……,将从儿童到成人的行为、活动、言语、举止、容貎等日常生活规范规定得如此之细密严格,也显示出‘礼作为伦理规范,正是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道德塑造,而使之成为人(‘立于礼)”。1

还说:“道德不能只是‘善念,而必须还是‘善行,即实践、履行、落实这种善念(观念)。这只能依靠对理性意志的长久培养和训练”。2

2. 我认为,道德由“先天硬件”与“后天软件”互促共建而来

道德的“先天硬件”主要指由某类基因控制而生成的大脑。没有人类的大脑“硬件”就没有人类道德。人人可作的试验是:家养的小鸡、猫儿、狗狗没有相应的大脑部件,无论你怎样培养、训斥,也不会讲廉耻、谦恭和礼让。日本灵长目专家松泽哲郎曾抱一只黑猩猩婴儿与自家宝宝一起成长,环境、教育等全同,但一个能学会的,另一个却不行。他说:“物理环境相同,而行动却不相同。因此,这种区别并不是因为环境,而是来源于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3”这种“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什么?有可能、或者部分可能是人类大脑腹内侧前额叶(VMPFC)。

“对正常被试的研究显示,无论是在观看能唤起道德感的照片、图片或者阅读道德陈述,还是让被试对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或者判断是否应该做出诸如捐赠、助人等道德行为时,VMPFC会被显著激活。”

“脑损伤病人的研究也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VMPFC者的智力水平正常,基本认知功能健全,但是情绪功能减弱,容易出现情绪钝化、共情能力丧失、情绪不稳定、情绪调节失常等症状。……童年期VMPFC受损者的道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龄人,表现出前习俗阶段的特征,即以个人为中心的和逃避惩罚的道德价值取向。……与正常被试相比,VMPFC受损者在道德两难选择中更倾向于做出功利判断,即以获得最大利益为判断的出发点,只关注行为的结果而较少考虑其他因素”。4

可见包括大脑腹内侧前额叶在内的“社会脑”5能产生抑制自我、关注和成全他人的道德感。该部位绝非后天教化才生成,毋须圣哲们“普遍必然”的“道德律令”而自备。

当然,如果没有后天生活经验“软件”适时适度“激活”(特别是人类婴儿早期的),先天“硬件”也可能全然或部分失效。比如自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物理的人脑却没有人文的人脑,再难融入到人世之间;而且尽管人人都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但道德表现之不同常使人感叹“人与人的差别,有时比人与猴的差别更大”。脑科学家说,婴儿出生后大脑具备比成人更多的冗余神经元,后来的生活经验和教训,不断强化其中的一些联结,形成固定回路,同時不断剪除“不合常规”的神经联结。

可以推测,人类大规模群居后,非强力规范与秩序则不得生存时,就会产生出宗教、思想方面出众者。他们总结共同体的生活经验,利用神圣的文字、典籍、演讲、仪式等,以强化和规范共同体中众人的大脑回路并剪除其不合常规的联结。这个过程,史称“轴心时代”、“哲学突破”。非常重要和伟大!否则众人就不会有共同的秩序,不会有聚居,不会有文明,不会有今天的你我,不会有大家共同的话语框架和精神家园。

硬件是伟大的,但必需软件激活;软件也是伟大的,但也必需硬件来支撑。

这其实有点接近李先生所说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的后天培育成果”。但我强调大脑功能占着主导,理性常常只是情感本能的侍者,脑相应组织受伤后道德行为大变者不乏其例;而李先生似乎更赞同“后天克服并主导先天”占基础,后天理性可驾驭先天大脑之“仆人”。

三、怎样造就道德

1. 李先生认为:道德是由群体规范加康德式道德律令培训而造就的

李先生说:“可见,内在道德的良知良能,归根到底是来自外在群体的严格和严厉的伦理命令,至今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从家庭到学校,仍然免不了一定的强迫因素。我以为这是必要和重要的。”1

还说:“谭嗣同说‘二千年之儒学,荀学也,毛泽东说‘百代皆行秦政制,说的都没错。以‘灭人欲的教育来管控百姓,巩固这个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在当时有其历史的必要。”2“在某种意义上,我主张集权”。3

2. 我认为:先天直觉情感奠基而后天激活造就道德

人类的历经数百万年的演化史。其中含约250万年能人(直立并制造工具),25万年智人,10万年具有抽象符号的语言(没有大群体、大交流,不可能促成之)4,5千年文字的生涯。在绝大多数时光里,人类并没有抽象概念和文字符号,但必须有系统的生理构件(相应基因、大脑腹内侧前额叶、必要的化学递质及其受体等),必须产生聚群的本能直觉和强烈情绪,必须能够理解他人并抑制自我,才得以抱团生存。有了语言文字以后,首领、祭司、圣哲们将上述生存智慧和习俗概念化、符号化、仪式化、制度化,从而产生了大社会共同体秩序的强大规范作用。比如,在抑制自我、成全他人的本能直觉的基础上,产生“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类箴言。精英思想是从群体农耕、家庭血缘、日常习俗等的“土壤”里开出的“花朵”,但却能使本能直觉的群体意识变成明晰的理性观念并上升为符号化的理论。集体意识经符号化、仪式化以后,更具有神圣的功效,昭示、激励、规范了中国人安顿心灵的方式。

漫长的没有语言文字时期的直觉、情绪等,一般叫“心”,更接近李先生的“情”这个概念,强调者称“心学”;后来用语言文字、仪式制度等来固化的,叫“理”,强调者叫“理学”。两者兼重,称“心安理得”,李先生叫“情理结构”,而费孝通先生的老师史禄国曾自创新词“Psycho-mental Complex”5……言异而旨同。

我以为,激活人类大脑“硬件”的最伟大初始“软件”,应该是母亲建立在朴素的生物本能上的抚育行为及其慈爱心理(由催产素、血管加压素及其受体等相互作用所致)。因此,我心中最恰当的道德教育,是那些母亲式的关怀、倾听、交流和引领,而非简单的耳提面命、唯我独尊,更不是骨子里为了一己私利、却满口仁义道德的“拟道德”灌输。

我觉得自己在饶舌——既非哲学圈内人,又不想扰众招谤,且我对李先生的质疑,仍然是休谟派之与康德派、王阳明派之与朱熹派在此际的“车轱辘的重复话”(李先生的用语)。为什么依然写?因为进入了新时代、拥有了新学术背景,对道德及其建设要有新话和新招。

学术当随时代:唐代的门阀式官僚制,至宋代已演变为上层大一统、基层乡绅主导的乡村自治共同体,需要其中士君子引领道德秩序,于是有朱熹倡导“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精英式道德涵养学说;王阳明时代,剧增的商品、贸易、货币等,迅速催生出大量市民阶层。市民化必导致社会成员个体原子化,因此国家的道德秩序需要更多平民参与维系。阳明“心学”于是以其简洁化、平民化和实践性应运而生。我认为,当下不似朱熹而更像王阳明时代。

现代还具有了新的学术视角:除动物行为学、进化心理学之类外,还有李先生非常反感的社会生物学和念念寄望的大脑科学(含神经认知科学)等。其视野方法及直观可证等,都非19世纪康德等先贤仅用的思辨所能及。

更重要的是,如强调道德就是圣哲式的“理性凝聚”,道德源于“不准”这“不准”那之类居高临下的训诫,培养道德必靠权威耳提面命的训练,则可能破坏“五四”新文化以来的科学和民主,也难以应对这个日益开放,需要民主、自由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的现代环境。如果说康德的道德精英主义还有其高扬理性力量、提升人格尊严的启蒙意义,那么该主义在当下就显得很不合时宜了。

我深知李先生其实一贯珍视“五四”精神,但其道德思想却极可能破坏之,故不敢不辨。

虽有质疑,但吾爱真理,却仍然敬慕李泽厚先生。

The Doubt about Sir Li Ze Hous Moral Concepts

Gu jiu

Abstract: On the bases of Li Ze-hous on Immanuel Kant s Absolute moral ideas, its ideas are divided into human beings and beasts, The absolute moral spirits, to stress on the outside brightnes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eature of control ourselves on the Moralist and remarkable persons. The thesis uses the approaches of moral knowledge and nervous cognitive science, to explain clearly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morality,the initiative leading, the moral ideas of ordinary people on stressing or stimulating them,the moral ordinary people themselves.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the latter are better suitable for the need of new era and its background on newly academics.

Keywords: Li Ze-hou, Moral ideas,Doubts

責任编辑:张 彪

作者简介:顾久,1951年生,男,汉族,硕士,教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研究兴趣:语言、文化、历史、教育等。

1李泽厚:《儒学、康德、马克思三合一——〈康德新解〉英译本序》[J]上海: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19日8版。

2 李泽厚:《伦理学补注》[J]上海: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1页,转自爱思想网。

1李泽厚:《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75页。

2 每日邮报网站《为何有些人更无私》[J]北京:参考消息,2016年3月20日。

3 李泽厚:《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00、101页。

1、2 李泽厚:《伦理学补注》[J]上海: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1页,转自爱思想网。

3 松泽哲郎:《黑猩猩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类》[M].崔庆哲、葛晓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14页。

4 傅小兰主编:《情绪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57页。

5 关于“社会脑”,可参看[美]葛詹尼加:《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 周晓林,高定国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521-550页。

1、2 李泽厚:《伦理学补注》[J]上海: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1页,转自爱思想网。

3 李泽厚:《李泽厚对话集(九十年代)·宗教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M]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89页。

4 罗宾·邓巴:《 人类的演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第305页。

5 费孝通:《人不知而不愠:缅怀史禄国老师》[J]北京:读书,1994年,第4页。

猜你喜欢

李泽厚李先生理性
李泽厚的哲学探索与心灵世界
李泽厚的巧克力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论李泽厚的“实用理性”概念
已无头发可寄
她从来只等人追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注定错过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