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案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教学的体会

2017-07-20单丽沈周倩兰尚云晓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病案儿科教学质量

单丽沈 周倩兰 尚云晓

病案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教学的体会

单丽沈 周倩兰 尚云晓

医学课是临床实践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应采用多方面、多渠道对医疗所需人才进行培养。本次研究基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将病案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教学中,通过使用不同的模拟病案教学法对不同教学阶段儿科护理教学,达到将护生引入临床实践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扩展护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可培养其自学、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具有教学应用价值。

病案教学法;儿科;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与经济提高,儿童保健及预防取得良好成绩,在加强一级预防后,小儿患病率逐渐呈下降趋势,且小儿的常见疾病症状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常见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占据第一位,且呈季节性表现[1]。由于在常规教学中,受到学制及授课计划的普遍限制,导致见习无法安排在小儿发病高峰季节,部分护生唯有在发病率低的季节转入儿科实习,但由于此时期患儿较少,且病种受局限,儿科的护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使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病案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以最大程度模拟临床实际情况,护生可像接触真实患者一样进行实践,对护生在儿科实践能力进行最直接评估,根据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经实践后的信息反馈,护生自发了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护生普遍反映此教学方法相比于床边教学收获更大[2]。且我国院校中使用的模拟患者均来自于各年龄阶段,在培训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财力,此外模拟患者普遍医学知识缺乏,其语言或技巧明显运用不当,无法起到教学者的作用,针对此类情况,可选择由教师充当模拟患者家属,在节省财力、人力的同时,解决了教学中模拟患者指导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次研究通过随机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240名中职护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病案教学法应用于儿科的教学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240名中职护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20名,年龄17~21岁,平均(19.1±1.3)岁;观察组120名,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19.4±2.1)岁,两组护生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两组护生教学材料、教学实践、教师等均相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教学法,主要内容为以理论知识讲述为基础,辅以多媒体教学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病案教学法,采取不同的模拟病案对不同内容的教学阶段进行辅助学习,通过此方式将护生带入仿真式教学情境中,加强师生间交流互动,积极探讨开展相关活动,强化教学内容,模拟病案教学主要内容为:(1)示范病案:选取儿科护理学标准病案,对护生进行示范,发挥积极指导作用,此方式主要以住院患儿的临床见习应用及护理章节为主,更加强化与突出儿科临床护理的特点及护理的相关要求,着力于对儿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训练;(2)分析病案:护生在课后、课间进行课堂病案讨论、教学查房、实习阶段分组讨论等,病案均拥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多角度看待与解决问题[3];(3)病案鉴别:对有所欠缺的病案进行分析,如护生易混淆的、忽视的知识重点,或是小儿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护理措施等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差异,帮助提高护生分辨能力、应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基本知识掌握等综合性指标[4]。

1.3 病案教学法的实施

(1)理论授课阶段:此阶段为病案教学法的初级教学阶段,主要根据护生存在的学习问题,选择针对性的病案给予解答,如营养性小儿疾病护理教学中,可选取如下病案:“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活动期,小儿突然开始抽搐,检测其血钙为1.8 mmol/L”,根据此病例,布置分析护生分析抽搐病因的作业,待护生讨论后,根据其回答完善程度进行补充或纠正[5]。通过对病案的分析,在帮助护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加深了护生对于疾病发生机理的理解度;(2)见习中基本技能训练:通过病案示范行专项训练,如收集或评估临床资料、体格检查步骤、检查结果分析、症状对应治疗与护理措施等多方面内容,以儿科特点为重点技能培训,通过此方式,使护生身临其境,掌握与患者或其家属间沟通能力与技巧,通过自身体验,最后写出完整护理病案,教师进行批阅,同时将病案深入至各个细节,并进行讲评[6];(3)实习阶段:此阶段选择以多种模拟病案供学生参考,根据临床中可能面临的诸多情况引导护生进行分析,如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小儿中,组织护生对以症状病理及生理改变等方面开展讨论,此外,讨论内容中还可包括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机理、预防措施等。及时掌握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鉴别病案的方式,培养护生思维能力[7]。

1.4 观察指标

课程结束后,对所有护生行教学质量评估及问卷调查。教学质量评估通过学校学期末考试进行,给予发放课程测评表,其中包括12项评价指标,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教学质量越好;调差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评价,使用不记名方式调查,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期间一共发放24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100.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教学质量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生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生教学质量评估结果(±s)

表1 两组护生教学质量评估结果(±s)

组别 例数 教学质量得分 t值 P值观察组 120 96.57±7.41 9.351 6 <0.05对照组 120 87.31±10.98

2.2 两组护生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评价

观察组护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评价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2。

表2 两组护生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评价(n,%)

3 讨论

3.1 病案教学法注意事项

但正是这样,菲律宾海边的海鲜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是真正的“平靓正”,手臂一样长的濑尿虾才100元左右(在当地可是天价了),而且新鲜无比,做法也简单,味道原汁原味到不得了。

(1)备课充分:在行病案教学法前,讲师需做好充分准备内容,依据对儿科学教学内容的熟知度,以教学要求、教学大纲、病例设置、理论知识等指标的完善为基础,结合课堂内容设置的病例,制定详细教学计划,以此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知识接收,教学应主要以“以护生为本”“因材施教”为主要策略,教学前充分分析护生接收能力。此外病例的选择应更具代表性、典型性,与教学内容相呼应。据笔者所任教班级教学经验,其中含有中专、大专、本科等不同层次,根据护生不同层次给予对应病案教学,如中专学生多数综合知识较弱,在实施病案教学中,可在早期通过基础、简单的病例、典型的病种入手,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等单一病情,通过与理论知识衔接,护生普遍表示可以接受,分析难度相比较小,容易掌握,有效避免了护生因难度大导致压力增加,失去学习欲望与动机[8]。针对大专与本科护生,此类护生综合知识相比较强,具备一定的临床理论知识与基础,因此在施教中,多数选择相比难度较大一点的病例,且更具争议性的病案,充分发挥护生分析能力、解决能力、辨别能力、学习兴趣等实际技能。

(2)问题设计:课堂中对问题设计要求更准确、针对性、富有启发、体现教学重点与难点等,通过病案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但不能脱离临床实际,对问题难度的把控侧重于难易适中,适当提出护生感兴趣的问题,引起全体护生进行思考,激发求知欲。

(3)思维引导:在对病例进行分析时,讲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占据主要位置,因此讲师需采用多元化技巧发挥主导作用,忌包办代替,给护生留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可在教学中采取点面结合式结合启发引导法进行施教,如在对病例进行讨论时,先给予护生小组式讨论时间,随后组内代表进行发言,结束后由组内成员进行补充说明,在此期间若其他小组有反对意见可进行统计后再提出反驳,以此调动护生讨论积极性,同时在各组间又形成了辩论与比较,使护生竞争意识增强,从而自发查资料进行讨论,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最后讨论结束后由讲师做最后总结与补充,使护生明白自我总结优势与不足之处[9]。

(4)教学态度:施教中讲师态度有重要影响,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护生会提出不用观点,此时讲师应正确处理,先对护生质疑精神进行肯定,引导护生进行资料查询,寻求答案,最后给予讲解与引导寻求正确答案,在对护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回答时,应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不可盲目解答,保持严谨教学态度。

3.2 模拟病案教学法的优势

(1)培养护生学习兴趣:由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为89.17%,提示通过实施病案教学法,观察组护生学习兴趣及效果得以明显提升,由常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书写见习报告中,由传统抄袭临床病历变为可独立完成护理病历,因此,模拟病案教学法从很大程度提高了护生自律、学习兴趣、强化专业技能等[10]。

(2)增强护生思维能力:在病案教学中,教师不仅重视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师编写病案时,应最大程度以临床真实病案为基础,注重病案的实践性、逻辑性及实用性,紧抓学生较常混淆或忽视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与辨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以护生为主导,讲师为辅导,提倡质疑并引导护生进行思考,提高其临床决策能力。

总之,通过使用不同的模拟病案教学法对不同教学阶段儿科护理教学,可在扩展护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自学、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临床技能与思维能力等诸多优势于一身的教学方法。

[1]郭春红,薛志林,常青,等.翻转课堂联合CBL在临床本科儿科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6):702-705.

[2]叶艺兰,黄碧瑾.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90-91.

[3]JM Rosen,JT Cocjin,JV Schurman,et al.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and electromechanical dysfunction as therapeutic targets in pediatric functional dyspepsi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2014,5(3):122.

[4]蒲丹,唐怀蓉,陈相军,等.医学模拟联合病案教学在急诊科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5,29(6):1039-1041.

[5]赵真,陈艳蓉,李圣楠,等.病案教学法在老年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50(6):559-560,564.

[6]巩红岩,郑芳,左智超,等.可视化技术结合病案教学在早期接触临床的麻醉专业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4):381-382.

[7]金玉梅,胡雁,张红意,等.以学生为中心儿科教学查房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229-233.

[8]MEM Tessier,S Harpavat,RW Shepherd,et al.Beyond the Pediatric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ystem: Solutions for infants with biliary atresia requiring liver transplant[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20(32):11062-11068.

[9]闻芳,张芳,景玉芳,等.实践情境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5):65-66,69.

[10]L Pacifico,V Nobili,C Anania,et al.Pediatric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1,17(26):3082-3091.

[11]L Pacifico,MD Martino,C Catalano,et al.T1-weighted dualecho MRI for fat quantification in pediatric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1,17(25):3012-3019.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 指论文所介绍的方法、论点,是用科学方法来证实,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这就要求:

(1)进行科研设计时有周密的考虑,排除可能干扰结果的不利因素;

(2)设立必要的对照组,甚至双盲对照研究;

(3)对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要进行统计学处理;

(4)无论是理论研究或实验研究,对结果的分析要从本课题资料出发,得出恰当的结论,切忌离题空谈设想和抽象推理。

二、先进性(创造性) 是指论文是否达到一定的科学水平,一篇论文尽管具备了科学性,但不一定是先进的,因为这个工作可能在数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已被别人证实过了。医学论文的先进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

(1)是理论水平,如原理探讨,疗效机制等是否有新的突破;

(2)是实践水平,如诊断水平或治疗效果是否高于一般水平及技术操作是否特别先进;但不论是实践水平或是理论水平的衡量,均应与同类成果现时的水平相比较,如与国外的、国内的、本地的同类课题水平比较才能给予评价。

三、实用性(应用性) 一是与临床联系的课题,二是可重复性。

Application of Medical Record Teaching Method in Pediatric
Teaching

SHAN Lishen ZHOU Qianlan SHANG Yunxiao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Respiration, Shengj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004, China

Medical course is a subject with good clinical practice and comprehensiveness, so it should be adopt various ways and multiple channels to train medical personnel.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Shengj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edical record was applied to pediatrics teaching, through the use of different simulated medical record 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of pediatric nursing in different teaching stages was carried out, the introduction of students into clinical practice has resulted in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while expanding the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they can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of self-study, data access, analytical skills,problem-solving skills, language skills and so on, so it has teaching application value.

medical record teaching method; pediatrics; teaching effect

G642

A

1674-9308(2017)14-001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4.007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科,辽宁 沈阳 110004

尚云晓

猜你喜欢

病案儿科教学质量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