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
2017-07-20阮雯聪
阮雯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浙江杭州 310000
康复治疗技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
阮雯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浙江杭州 310000
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既影响了学生就业以后实施康复治疗的效果,也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工作前景,因此在多年的带教中,该院探索了有利于提高康复治疗专业在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模式,并将它命名为“一中心,四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一体化、案例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了教学改革。这一种新的带教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学与研究的成效,并且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促使了学生在康复治疗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探索与改革
多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社会对操作能力强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紧迫,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医疗教育事业相比其他国家基础建设尚存在一定的落后性,这督促人们不断进行探索,以发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为人民群众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促进我国康复治疗工作的进步与发展[1],经过多年带教实践该院总结出一中心四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报道如下。
1 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1 内容与方法
“一中心,四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教学保障、教学评价、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为系统,将各种教学环节与教学资源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操能力的提高,培养出更多有利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2]。
1.2 教学目标
运用“一中心,四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和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康复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康复医疗思维方式,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实践操作型人才[3]。
1.3 实施方案
传统的带教方案几乎只教授了学生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而在“一中心,四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不仅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首先制定了相关临床康复诊疗的过程以及康复治疗师工作职能的教学目标,然后通过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带教方式,实现带教过程中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与见习相结合,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不断学习并掌握最重要的实践技能操作[4]。
1.4 模式保障
为了“一中心,四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更好的实施,要不断完善医院的相关设备,并且建立一支实践操作能力强、带教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团队[5]。为了学生能够进行更好的实习工作,对带教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也在不断地进行考核与继续教育,以保障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1.5 教学评价
考核实训课技能以及实习准入技能。
2 “一中心,四系统”模式的关键
2.1 以康复治疗工作为基础来制定相关教学内容
就我国目前的医疗技术来看,康复治疗技术还是主要以应用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以及传统医学治疗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为主。
2.2 如何进行教学
为了使“一中心,四系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更显著,对教学方法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与研究。对教学结构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带领学生在真实的临床医学环境中进行学习,使他们面对面体会对相关知识在临床中的运用,更好地理解“教、学、做”。这样既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6]。
2.3 师资力量培养
为了使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对带教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不断在进行强化与训练。目的是促进带教教师的综合发展,因此对于教学经验较丰富的带教老师,培训以增强其临床操作经验为主,而对于临床经验较丰富的带教老师,则以增强其教学掌控力为主。此外,要一直与国外相关专业机构保持紧密的联系,每年有1~2次交流合作的机会,这也促进了带教团队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培养双向人才。除此之外,也非常注重高年资带教医生的作用。高年资带教医生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同时也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他们的带教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导学生方面,还体现在教导低年资医生上[7]。对于年资较低的医生,需要不断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最终更好地教导学生。
2.4 培养职业责任感
一个合格的人才需要不断自主地接受知识、积累经验,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将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操作中来。一个具备职业责任感的康复治疗人才,会不断自主地学习与康复治疗技术相关的知识,并将它与临床工作相结合。
2.5 实践评价
将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传统康复技能考核与现代康复技能考核)、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以及实践操作水平。
3 “一中心、四系统”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3.1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增强患者满意度
选取了2013年9月—2016年9月该科带教学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成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45名,其中男生23名,女生22名,年龄为17.2~18.8岁;对照组学生45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20名,年龄为16.8~18.7岁。这些学生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学生采取常规的教育方法,而观察组的学生则采取“一中心,四系统”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教学目标、教学保障、教学评价、教学内容为系统[3]。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患者对于观察组学生的满意程度明显要优于对对照组学生的满意程度,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满意度调查
这说明,在新的带教模式下,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确在不断进步,并同时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他们在理论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也增强了动手能力,从而做到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对患者的康复治疗。通过“一中心,四系统”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达到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目的[8]。
3.2 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增强
随着我国医疗模式的转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越来越需要具备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而“一中心,四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正适合培养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俱优的人才,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9]。在“一中心,四系统”模式下,除了不断完善相关设备,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实践操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带教团队,从而使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最基础的保障[10]。
“一中心,四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非常好的实施。采用“一中心,四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在这种模式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临床疾病的康复评定以及治疗过程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起到了优化资源、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的良好示范作用。通过实训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互相融合,从而达到提高康复治疗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11]。
综上所述,采用“一中心,四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培养更多专业素养高、操作能力强的人才。
[1]廖鸿石,陈坤.对我国几种康复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J].中国康复,2014,6(3):144.
[2]蒋洪,樊丽明,刘晓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实践能力的财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J].中国大学教育,2014(1):52-54.
[3]张绍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2):5-6.
[4]罗治安,陈卓颐.高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5(4):398-400.
[5]张银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2-3.
[6]闫凌云.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院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2(4):22-23.
[7]Glen ERandall.Exploration and reform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mode of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J].Social Science&Medicine,2010,2(3):22-23.
[8]JJ Chen.Teaching Exploration in Physical Therapy for RehabilitationTreatmentTechnology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J].Focus on Healthy Aging,2013,3(1):1134-1135.
[9]黄东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老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3(4):34-36.
[10]曾德昕.我国高职高专层次康复治疗技术人才需求分析与展望[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15-16.
[11]谢芳芳.康复治疗技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5,4(5):33-34.
R7
A
1672-5654(2017)06(a)-0079-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6.079
2017-03-03)
阮雯聪(1987-),女,浙江杭州人,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小儿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治与康复干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