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2017-07-20陈莲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6期
关键词:针对性孕妇综合征

陈莲英

南宁市邕宁区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广西南宁 53020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陈莲英

南宁市邕宁区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广西南宁 530200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健康教育效果,得出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8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采取有目的的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辅导、饮食指导、健康知识宣讲、按时体检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以便更好控制病情,保障母婴生命健康安全。

妊娠;高血压;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妊娠合并高血压是产科常见症状,很多孕妇在妊娠20周左右会出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得不到有效干预,孕妇病情会逐渐加剧,逐渐产生抽搐、昏迷、眼花等并发症,将会严重影响到母婴健康。针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最重要的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持均衡营养的饮食和充分的睡眠,这样对病情的稳定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刘改云等[1]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一文中指出,通过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教、高血压基础护理等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妊娠结局,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此该文选取88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探讨孕期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效果,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8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4例,实验组中年龄范围22~37岁,平均年龄(26.3±2.3)岁,孕周30~37 周,平均孕周(33.5±1.5)周,收缩压(171.41±1.2)mmHg,舒张压(100.5±10.5)mmHg;常规组中年龄范围 22~38 岁,平均年龄(26.5±2.4)岁,孕周 31~37 周,平均孕周(33.8±1.3)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收缩压、舒张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遵医嘱给予镇静、降压、解痉、利尿等药物治疗,并采取口头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①心理辅导。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会随着病情的转变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对疾病预后的不自信、治疗经费的考虑、对病情恶化的担忧等,这些心理问题会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焦虑、恐惧、愤怒、孤独等消极心理情绪。孕妇在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和血压升高,加剧焦虑程度。焦虑使人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对高血压病的治疗非常不利。因此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情感关怀,要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医患关系,用亲切、和缓的语调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语言交流时态度要真诚恳切,对待患者的提问要耐心细致地回答,通过语言,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与其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开导和帮助解决问题。要善于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以缩短与医务人员的心理距离,建立信任感,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②健康教育宣讲。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将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治疗方法、护理技巧、并发症预防等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并叮嘱患者在妊娠期间应注意的相关事项,从而改善患者遵医嘱行为。

③血压监控。密切监控患者血压,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头晕、恶心、头痛等问题,关注胎心、胎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进行处理。

④用药指导。用药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用药禁忌等,编制科学合适的用药方案。患者入院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采用硫酸镁首次负荷剂量5 g,即25%硫酸镁20 mL溶于5%葡萄糖20 mL缓慢静脉注入,5~10 min推完,控制抽搐症状。再将25%硫酸镁60 mL溶于5%或10%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滴速1~2 g/h。并且联合使用硝苯地平治疗,口服硝苯地平10 mg/次,3次/d。如果患者出现脸色潮红、语音模糊、血压偏低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给药。如果患者出现昏迷,可采用地塞米松 10~20 mg给药[3]。

⑤饮食指导。由于高血压患者自身血压问题,在饮食方面存在的禁忌较多。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为了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要善于优化患者的膳食结构,着重控制患者的热量、脂肪的摄取量,钠盐摄入量宜<5 g/d,多摄取蛋白质、膳食纤维等物质,多食用新鲜蔬果,严禁抽烟饮酒。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护理效果分为:①痊愈(血压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水肿消失,胎儿成熟分娩);②有效(血压下降或接近正常水平,水肿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胎儿成熟分娩);③无效(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无变化或加重)3个维度,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n(%)]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妇常有的症状,绝大部分出现出现的妊娠20周到产前,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水肿、蛋白尿等症状,如果患病后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进而引起全身性抽搐、痉挛,甚至昏迷[4]。硫酸镁在妊高症的治疗中起到的作用是通过对血管神经肌肉的抑制进而实现降低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具有一定的扩张血管和改善体循环的效果。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是复杂的,国内外有研究表示该病发病与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前列腺素缺乏、子宫胎盘缺血、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等因素有关[5]。为了确保母婴健康,孕妇产前要定期产检,排除不利因素。针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应采取全方位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主,从孕妇的饮食起居、思想观念、情绪变化等全方位着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这样才能保证母婴健康。针对该病的治疗以针对性护理为首选治疗方式,科学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孕妇预后意义重大,针对性护理干预更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病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压。此外针对性护理强调心理干预,它能够从身心方面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加之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宣讲,提高孕妇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保证孕妇获得更好的保障,以此来提高护理效果。该次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采取有目的的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辅导、饮食指导、健康知识宣讲、按时体检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以便更好控制病情,保障母婴生命健康安全。

[1]刘改云,王美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1):114-115.

[2]张双华.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5):759-760.

[3]李丽.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2):1662-1663.

[4]朱金金.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2):3,6.

[5]周婷珍.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142-143.

R473

A

1672-5654(2017)06(a)-0050-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6.050

2017-03-05)

陈莲英(1967-),女,瑶族,广西贺州人,大专,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及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针对性孕妇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考前综合征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