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培训模式的构建与评价

2017-07-20彭琦董建新李晓军姚金兰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6期
关键词:湖州考核成绩师范学院

彭琦,董建新,李晓军,姚金兰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院前急救培训模式的构建与评价

彭琦,董建新,李晓军,姚金兰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目的 建立与评价院前急救培训模式,改进院前急救培训工作的实践。方法设计急救培训模式,并将急救培训模式应用于学员培训中。结果应用后学员的理论知识、技能知识、逃生技能和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培训模式提高了学员的成绩和满意度,而且为我国目前急救培训人力资源、场地不足的现状提供了解决方案,为以后的院前急救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路径。

急救;教育;院前;模式;构建;评价

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而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最主要措施就是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以便能让目击者在黄金时间内对现场的突发情况及时的开展救护工作,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的目的[1]。但由于我国目前的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低、急救培训效率低、培训场地和人力不足等现状,而现有的研究仅仅只是停留在调查阶段,如有学者调查显示[2-3]目前我国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与我国存在着经费、人力和条件等困难;另外有学者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急救培训体系和方式有待更新[4]。但是目前对于我国公众院前急救培训体系和方式的研究鲜少,更未见解决人力、条件等困难的研究,该研究在湖州市红十字会的支持下,利用湖州师范学院场地和医学生扎实的急救知识等优势,在传统院前急救培训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针对非医务工作者的个性化分层次多模式急救培训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6年1—10月,在救护学院培训的学员400名,包括大一新生、工人及社区居民,对照组200名,中途退出4名学员,共196名学员,其中男40名,女156名;年龄19~40岁,平均(22.11±3.32)岁;试验组 200 名学员,其中男 43 名,女157 名;年龄 19~44 岁,平均(22.35±4.24)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该研究;排除标准:医学生或者医务工作者;中途退出培训。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试验组采用个性化分层次多模式急救培训模式,两组培训师相同。

1.2.1 急救培训平台的建立 包括湖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学院和急救知识培训微信平台。

①湖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学院是湖州市红十字会,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依托,建立的应急救护工作的综合服务平台。近年来应急救护学院累计收到政府资助的费用25万元余,对急救培训场地进行了整合、设施齐全,目前已有办公室1间、实训大厅1个,实训室1间,与临床系、护理系合用数间教学实验室,采购电视电脑触摸一体机1套,心肺复苏模拟人12套,迷你模拟人8套,医药箱(内含血糖仪、血压计等设备和药品)15套,绷带三角巾等实践教学器材数百套,脊柱板2套,与学院共享教学实验设备数十套。

②急救知识培训微信平台是由该院与南昌青创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以微信服务号平台为操作平台,学员可以在手机和电脑自由浏览信息。以红十字会关于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推广普及的任务为依据,平台主要包括:走进我们(微官网)、课程学习、联系我们为一级菜单,学员可以在课程学生中自主的观看微课、PPT以及在线考试。

1.2.2 个性化分层次多模式急救培训模式 根据国内外文献和市场调研,了解到了现有的急救知识培训的现状和非医务工作者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制定培训大体计划和确定培训内容,进行培训模式的创新,确定了3个阶段的培训方案:培训第1阶段(网上学习或者面授):利用急救知识培训微信平台进行理论培训,另外也会在湖州师范学院教室开设理论知识课程,供学员进行选择;培训第2阶段(面授):在湖州师范学院教室进行重点理论知识的回顾;在湖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学院实训室进行技能知识培训;培训第3阶段(面授):进行逃生技能演练,场所由培训对象决定,必要时进行上门指导。

1.2.3 以医学生为主体的急救培训 利用在校医学生丰富的急救知识的优势,急救培训以在校医学生为主,湖州市红十字急救护学院和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的教师为辅。该研究招募到30多名获得省级救护培训师的志愿者(均为湖州师范学院学生)为该项目前期进行授课,他们具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培训经验,最少的授课讲师也已经有1年的授课经验。

1.3 评价方法

由培训师对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理论考核80分为合格,操作技能80分合格。采用学员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Likert 5分法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不满意,分为6个条目,分别是关于培训模式、培训环境、培训内容、培训考核和培训效果6个层面来评价培训的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收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员考核成绩

试验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学员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员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理论知识 技能知识 逃生技能试验组(n=200)对照组(n=196)tP 87.237±5.236 86.151±4.946-2.120 0.035 88.098±5.577 86.177±5.023-3.600 0.001 87.387±5.380 85.741±4.891-3.184 0.002

2.2 学员满意度

试验组学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3.1 提高了学员的考核成绩和满意度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经过个性化分层次多模式急救培训后,学员的考核成绩和满意度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可以有一下几点:①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急救知识培训缺少个性化的方式,如在逃生技能培训过程中大多选在固定的场所进行培训(没有进行上门服务),没有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比如工厂员工的逃生技能培训,应该选择在工厂;社区老年人的逃生技能培训,应该选择在社区。而该模式中可以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个性化的选择培训地点;②由于急救知识的复杂繁琐,因此相关的培训需要分层次进行培训,而目前的急救培训鲜少进行分层次培训。该研究采用分层次的培训模式,把急救培训分为3部分,只有完成前一部分学习,并通过考试才能进入下一部分学习。③目前关于急救知识培训的模式,一般是以单纯的现场教学或者单纯的网络自主学习为主,很少有培训机构将现场教学内容和网络视频内容紧密相连。单纯的现场教学模式需要花费学习者很多时间,对于在上班族来说长期连续性的培训是很难实现的,而且现场教学还不利于学员后期的复习;而单纯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会使得学习者无法更好地解答学习中的疑惑,特别是当前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急救知识视频,很多视频无法及时更新,因此版本很多,让学习者充满疑惑;另外对于急救的技能培训通过网络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该研究设计出多模式的培训方式,学员可以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自由的选择面授或者网上学习。

3.2 解决急救培训场地和人力不足等问题

目前我国存在着非医务工作者急救知识普及率低,调查显示[5]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以至于培训场地和人力不足,针对以上现状,该研究充分利用医科学校设施和医学生的专业背景,依靠红十字会、附属医院和医学院的专家指导力量,本着“传播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全民自救互救技能水平”的公益目标,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急救培训模式。

3.3 该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该研究因为资金、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仅仅只在湖州地区开展研究,希望以后能够进行多中心的研究。另外可以尝试着增加急救培训的趣味性,如开发网络游戏潜在的教育价值,运用于该培训中降低急救知识的难度。

[1]费素定,胡苏珍,金晓霞,等.宁波市农村居民院前急救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3):275-279.

[2]乔婷婷,范艳存,梁慧娟,等.呼和浩特市不同职业群体应急救护知识认知现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9):61-64.

[3]亚森·阿不力米提.新疆城市居民应急救护知识及培训现状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5.

[4]王晓娟,付沫,赵世莉,等.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7(17):78-80.

[5]袁晓丽,江智霞,张咏梅,等.1999~2008年国内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状况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6):567-569.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aining Model

PENG Qi,DONG Jian-xin,LI Xiao-jun,YAO Jin-lan
Nursing School,Medical College of Huzhou Normal University,Huzhou,Zhejiang Province,313000 China

ObjectiveTo establish and evaluate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aining model and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aining work.MethodsThe emergency training model was designed and the model was applied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ResultsAfter application,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skill knowledge,escape skill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of students increased,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aining model improves the score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of students,which can provide solutions for the insufficient emergency training human recourses and field at present 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way for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aining work in future.

Emergency;Education;Pre-hospital;Model;Construction;Evaluation

R47

A

1672-5654(2017)06(a)-0027-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6.027

2017-03-07)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资助项目。

彭琦(1992-),女,湖南张家界人,硕士在读,护师,研究方向:急危重症护理学。

姚金兰(1969-),女,浙江湖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急救护理学、护理教育,E-mail:yjlan@hutc.zj.cn。

猜你喜欢

湖州考核成绩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洛阳师范学院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大庆师范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