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7-07-20陈雯雯
陈雯雯
(盐城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 盐城 224000)
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陈雯雯
(盐城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 盐城 224000)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梳理,并针对其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武汉市;老年人;业余乒乓球竞赛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已越来越迫切。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在所有群众体育运动项目中最具有基础性、观赏性、趣味性,同时它也是非常适合老年人从事的一项体育运动。本文通过调查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开展现状,提出完善和提高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市体育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乒乓球协会或俱乐部等竞赛主办方举办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提供参考数据和理论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了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在武汉体院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等网络数据库,以“老年人乒乓球运动”“业余乒乓球竞赛”为关键词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搜索,并对搜索的文献进行研读,为本文研究了理论支持。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主要以湖北省“蝴蝶杯”武汉站、湖北省第六届“时尚假日”业余乒乓球比赛的老年竞赛参与者和洪山区老年乒乓球协会的会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共有26个问题,
问卷总体由个人相关信息、平时练习的情况、参加比赛的情况、其他信息4个主要部分构成。内容设计从竞赛活动参与者的性别、职位、收入情况、参加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时的情况、对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想法和意见等方面入手。
1.2.3 数据统计法 本研究运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参与者情况
2.1.1 性别 调查显示,男性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参与者占总调查人数的68%,有204人;而女性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参与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2%,有96人。究其原因,首先,乒乓球属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运动项目,而女性由于更多的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参与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球类项目本就属于熟能生巧的项目,如果平时不进行锻炼就很难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只有经常的锻炼,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才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女性在平时的健身中更乐于选择可以独自完成并且有利于塑形的运动项目,如瑜伽、健美操、游泳等。男性较女性更热衷于参与乒乓球运动项目。
2.1.2 职业构成 调查显示,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参与者职业结构主要以教师、医生、企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和
局机关管理人员为主,占总体的76.99%。因为这些老年人在离退休之前一般都有较稳定的工资收入,而且工作时间也比较固定,在上班之余有时间和经济能力去练习乒乓球参与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他们相对于其他职业的离退休老年人而言,更加追求健康、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健康意识也较强其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越高。2.1.3 收入情况 从调查中发现,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参与者月收入在8 000元以上的有23人,占7.66%;月收入在6 001~8 000元的有36人,占12%;月收入在4 001~6 000元的排在第1位,有115人,占38.33%;月收入在2 001~4 000元的排在第2位,有84人,占28%;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下的有42人,占14%。总体来说,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参与者收入普遍高于平均数,属于较高收入人群。他们有充足的经济实力去进行平时的乒乓球锻炼,对球拍、胶皮器材、运动装备等费用的投资力度相对较大。
2.1.4 参赛动机 调查显示,武汉市老年人参与业余乒乓球竞赛的动机多种多样,不是单独的某一个动机,而是由多个动机组成的,是多元的。强身健体在老年人参与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中占首要地位,其比例为88.66%。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每况愈下,老年人希望通过参与运动健身的方式来改善生理功能,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由于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正好又可以满足他们这一需求达到他们所想要的效果。
休闲娱乐动机仅次于强身健体之后排在第2位,占了81%。老年人退休后时间相对充裕,但由于子女都忙于照顾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无暇顾及太多老人的生活,老年人在退休后感觉到十分的孤独。乒乓球运动必须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人才能完成,在老年人参与业余乒乓球竞赛或者在平时锻炼的过程中,都必须要与其他人接触和沟通。老年人在与别人沟通、参与体育运动之后,会在情感上和身体上获得快乐的体验,这样老年人会感觉到并不那么孤独。正是体育的娱乐功能,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参与到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行动中来,通过竞赛活动,体验快乐,进而达到愉悦身心的双重功效。
2.2 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组织形式现状
调查显示,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组织形式为相关社区组织(或团体)占28.46%、相关体育协会组织占24.08%、企业主办占18.97%、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占15.69%。由此说明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的组织形式大部分是由相关社区(或团体)、相关体育协会组织的。相关社区(或团体)主办的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就是指主办主体是社区乒乓球俱乐部、为文化体育服务的社区组织或团体。例如,关山小区乒乓球俱乐部主办的“健康杯老年人乒乓球比赛”;常青花园小区主办的“全民健身夕阳红杯乒乓球比赛”;相关体育协会主办的乒乓球竞赛就是指乒乓球比赛的主办主体是乒乓球协会,如湖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乒乓球比赛”、武汉市体育协会主办的“武汉市老年“康乐杯”乒乓球邀请赛”等;企业主办的乒乓球竞赛就是指乒乓球竞赛是由社会上的企业主办的,如民生银行主办的“第十届职工乒乓球大赛”;蝴蝶公司赞助并举办的“武汉站蝴蝶杯乒乓球比赛”等;政府主管部门主办的乒乓球竞赛就是指乒乓球比赛的主办方是国家各个政府机关,如武汉市体育局主办的“武汉市宏大杯业余乒乓球超级联赛”、武汉市审计局机关工会主办的“首届职工乒乓球比赛”等。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的大力推广,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身体素质以及公司的体育文化氛围,因此企业主办的乒乓球赛事越来越多。
2.3 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项目类别的现状
对本市300名老年乒乓球竞赛参与者的调查显示,84.33%的人参与的竞赛项目类型为团体赛,62%的人参与的竞赛项目类型为双打,39%的人参与的竞赛项目类型为单打。由此可见,在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中最主要的竞赛项目类型为团体赛,其次是双打,最后才是单打。业余乒乓球竞赛与专业乒乓球竞赛的目的有所不同,特别是在老年人参与的业余乒乓球竞赛中,参与比赛更多的是为了能够享受乒乓球的乐趣而不是为了争夺名次,团体赛和双打较单打来说更具有参与感,而且体力耗费的较少,更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条件和参与目的。
2.4 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场地设施和经费情况
2.4.1 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的场地情况调查显示,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场地的提供有36.7%的是所参加的俱乐部、23.2%的是租用学校的场地、14.98%的是企事业单位的场地。由于举办乒乓球竞赛活动对场地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必须满足空间大、光线好、地面平整无坑陷等要求。虽然小区或街道也有乒乓球场地,但大多都只有一两张或者几张球台,而且空间较为拥挤,只能作为平时练习的场地用,不能用来举办业余竞赛。而户外公共设施的场地会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的场地资源利用率较低。
2.4.2 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的经费来源
调查显示,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经费方式主要是自筹经费和企事业单位赞助,其分别占总比例的34.25%、24.40%。其余的经费来源中市体育相关部门赞助占19.68%、老年体育协会占13.38%、社区或街道办事处占8.26%。
经费是决定乒乓球竞赛活动举办成果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充足的经费,必将影响竞赛活动举办的质量。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经费大部分来自自筹和企事业单位赞助,政府和市体育局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大,说明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项目还未得到重视。
2.5 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宣传现状
调查显示,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的宣传情况,较少宣传的比例为37.4%,较多与很多的所占比例为23%,很少与没有所占的比例为23.5%。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有待加强。相对于门球和老年气功两个项目来说,相差还是甚远的,特别是在网络宣传方面。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参与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收入普遍较高,职业分布主要以文教卫系统职员、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为主。竞赛参与者对乒乓球竞赛规则还不够熟悉,而且缺乏专业的指导。
3.1.2 武汉市老年人参与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与朋友交流为主,而不是以获取名次为主要目的,竞赛活动的组织模式与奖励办法过于传统,缺乏新意。
3.1.3 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竞赛经费不足且来源单一。
3.1.4 武汉市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相关体育协会、相关社区组织(或团体)主办;社区内的乒乓球竞赛活动较少、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多。
3.2 建 议
3.2.1 加强竞赛参与者的专业指导,普及乒乓球竞赛规则,开展乒乓球健身宣讲工作,为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2 立足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的现状,竞赛的主办方与管理部门应该要与时俱进创新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的组织模式与奖励办法,为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活动营造活跃的氛围。
3.2.3 加大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的宣传工作,拓宽消息渠道,以便更多老年人能够方便的得到比赛消息,报名参加比赛。扩宽竞赛的经费来源的渠道,大力吸引社会企业资金流入乒乓球市场,提高老年业余乒乓球竞赛的知名度,打造精品赛事。
3.2.4 加强社区乒乓球俱乐部、区域老年乒乓球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组织一些各层次水平参与的,形式多样的业余乒乓球竞赛
G846
A
1674-151X(2017)16-14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75
投稿日期:2017-03-24
陈雯雯(1991—), 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乒乓球教学与训练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