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驱动的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的研究

2017-07-20李爱增

运动 2017年16期
关键词:理念智能体育

李爱增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基于需求驱动的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的研究

李爱增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伴随着社会教育的日益发展,尽管在目前整个教育体系中依旧处于一种辅助与补偿的地位,但其所展现出的价值已经呈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体育专业的产生是社会教育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具备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在需求驱动的视角下,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幼儿体智能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幼儿体育教学方式,该课程模式蕴含的“玩性”教育理念深受幼儿喜爱,已成为推动社会体育专业拓展涵盖面的主要手段。可以说,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符合社会教育对幼儿方面开展体育教育的需求,引进该课程十分必要。

需求驱动;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

幼儿体智能课程起源于台湾地区,由学前教育学家林永哲先生提出。该课程模式充分借鉴了欧美国家的幼儿体育教育理念,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学前教育经验,提出一种全新的幼儿体育课程。该课程模式传递出的核心思想是“玩性”教育理念,追求幼儿在该阶段表现出的童真与“好玩”心理,从而进行课程设计,使得幼儿可以玩出道理、玩出健康,增强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其全面发展。目前社会体育专业逐渐得到重视,成为推动体育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该新型课程理念引入到社会体育专业中,对推动体育教育发展效用显著。这既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也是本次研究的侧重点。

1 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内涵及特色

1.1 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内涵

幼儿体智能课程的设置是专门针对年龄段在3~6岁的幼儿设计的,作为一种体育健康课程其综合了身体机能与社会学理论,将游戏、运动、健康、生活及兴趣等多元素进行融合,最终为幼儿多元化的课程服务。该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地区幼儿教育体系中广泛流行,在多年的推广与实践中已经形成一种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其本质是以“玩性”为核心。该理念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主要是该教学理念的形成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及研发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可行性较强,对我国现行幼儿体育教育思想有着较强的冲击性。幼儿体智能课程主要可以分为3个大类,包括体能、智能及人能。体能包括身体适应力与运动健康;智能包括激发潜能与灵活思维;人能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与品德修养。

1.2 幼儿体智能课程的特色

幼儿体智能课程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我国传统幼儿体育教育之间有很大差别,其突出特色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1)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直接决定着幼儿体育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体智能教学所蕴含的课程内容丰富,包括智能游戏、幼儿韵律操及亲子活动等,让幼儿真正在“玩”中学会自我成长。例如,在体智能游戏中,则可以充分借助徒手幼儿游戏、体智能器材游戏及亲子游戏等,拓展幼儿综合素质,包括平衡感、灵巧性、协调性、持久力及专注力等;(2)课堂氛围灵活且充满活力。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价值得以展现的根本所在,幼儿体智能课程课堂氛围相对灵活,包括教师形象的趣味化、教学安排的故事化等,这些内容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将幼儿带入到情境中,感受教学的变化与趣味性特点。既保证课程开展达到幼儿体育教学要求,还能够增强幼儿学习兴趣,实现全面发展。

2 需求驱动下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的价值

2.1 教学理念得以创新

幼儿体智能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将其引入到社会体育专业中,其本质是一种对传统幼儿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原动力。多年来,我国的幼儿体育教育发展步履维艰,根本原因在于幼儿园教育体系的覆盖面不足和教育的创新型缺失。如所在确保幼儿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幼儿体育教学之路已经势在必行。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体育教育方面的不足,且不断地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对培养高质量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效用显著,这些人才会将幼儿体智能课程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社会体育的发展进程中,使得教育理念得以创新。

2.2 符合社会体育发展要求

现代的社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所展现出来的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能够有效弥补传统体育教育的不足之处。从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上来看,其涉及到的各个学科中并不包含幼儿体育教育方面的内容,目前对幼儿体育教育的探索与尝试更多的放在学前教育专业。而基于需求驱动的视角来看,在社会体育专业中引入幼儿体智能课程是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效补充,在幼儿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在社会教育中进一步深刻领略体育的价值与美的所在,满足素质拓展要求,符合家长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预期目标。

2.3 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幼儿体智能课程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幼教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其根本原因是其具备较高的教学质量,课程模式与课程内容更为先进,符合幼儿全面发展与素质拓展的要求。社会体育专业是以社会体育的发展为核心,依托于社会资源去指导社会体育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能够让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掌握与了解幼儿体育教育的侧重点。确保良好的师资环境的有效配置与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验证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的重要性。

2.4 体育研究成果得以推广

幼儿体智能课程之所以从台湾地区直接进入大陆,根源在于依托商业化与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依靠强大的研发机构、运营管理部门及业务拓展方式得以在全国推行。该课程渗透到社会体育专业,能够填补目前社会体育发展的空缺,最终形成与学前教育有较强关联性的社会体育幼儿教育,在双重教育模式的推动下能够为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无论表现在研究层面还是在内容的完善层面,都可以展现出幼儿体智能教学的发展,依靠市场机制的引入,为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全面化、综合性及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

3 需求驱动下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途径

3.1 以加难法改进幼儿体智能课程

幼儿体智能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幼儿体育教学方法,适应范围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无论是运动负荷还是运动强度都相对较低。在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需要让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感受到幼儿体智能课程的价值所在,可通过加难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来改进幼儿体智能课程,从而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深刻感知该课程的价值与具体应用实践。例如,对幼儿体智能课程中的体育游戏进行调整。例如,原有针对幼儿的体育游戏“小狗历险记”的基本要求是在海绵垫子上幼儿简单的模仿一些小狗爬行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与柔韧性。而在社会体育专业开设该课程,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让学生练习滚翻动作与头手倒立等难度较高的内容,以此来收到体育锻炼的效果,让该专业的学生更了解幼儿体智能课程。又如在幼儿韵律操中要求幼儿原地完成的体操动作,可以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通过移动的方式来完成,增加韵律操的难度与强度负荷,适应大学生身体情况,从而在感受与体验中了解幼儿体智能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价值,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服务。

3.2 合理安排幼儿体智能课程实践

合理安排幼儿体智能课程实践,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合理统筹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教学流程。为全面了解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先进理念与教学风格,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在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基本流程如下:(2)准备阶段。学校教研室组织教师对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性质与学情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特征与教师的特长合理的安排教学任务,并分发教学所需的教学器材、教具,以便于为开课做好准备工作;(3)备课阶段。教师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根本指导者,需要通过多资源去获得幼儿体智能课程开展的相关资料,包括网络资源、教学光盘等,将多消息汇总之后初步形成备课方案;(4)授课阶段。授课阶段主要是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可以全面的了解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内涵与价值。授课过程的侧重点主要表现在如何发挥出体智能课程的趣味性、互动性,如何根据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全面优化提高幼儿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如何在体育教学内容得以全面呈现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从这些方面出发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可以去自主探究,对幼儿体智能课程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在深刻感受幼儿体智能加难法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感知课程的价值,有助于在未来参与到社会体育教育中更好的为幼儿提供体育服务;(5)评价阶段。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定,根据考评成绩来评估学生对幼儿体智能课程的理解情况;同时,强化学生实践体智能课程,以实践反馈最终来指导社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初步了解与掌握幼儿体智能的各项技能之后,需要结合自我实践来确保幼儿体智能课程得以灵活运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为了增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幼儿体智能课程的理解能力,社会体育专业还开展了学生入园实习活动,在幼儿园中去应用幼儿体智能课程,全过程由教师监督与指导,鼓励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大胆的实践创新。要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开展幼儿体智能课程进行全过程的记录,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将问题反馈给社会体育专业教研组,由教研室做好信息的反馈与沟通,最终得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由此可见,基于需求驱动的视角下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显得十分必要,不单单能够通过挖掘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内容用于指导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也可以通过该课程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了解幼儿体智能课程的专业教学方法,为社会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提供帮助。

[1] 蒲洪玲,杨丹.“体智能”和“趣味田径”课程对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1):124-128.

[2] 汪燕,李佐惠.幼儿机构体智能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53-55.

[3] 刘鸿雁.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79-280.

[4] 韦毅华.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221-222.

[5] 滕刚.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社会体育专业模块教学的构建[J].湖北体育科技,2014(4):363-366.

[6] 董旭.台湾幼儿体智能课程特色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1):92-94.

G807.4

A

1674-151X(2017)16-08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49

投稿日期:2017-06-21

李爱增(1981—),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理念智能体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