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需求现状与策略研究

2017-07-20刘林星杜青萍

运动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体育锻炼山东省

刘林星,杜青萍

(1.滨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滨州市体校,山东 滨州 256603)

山东省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需求现状与策略研究

刘林星1,杜青萍2

(1.滨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滨州市体校,山东 滨州 25660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与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掌握山东省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需求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目标,构建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等策略,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青少年;体质健康;需求;体育锻炼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至2025年,要实现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明显提升,多次参与体育锻炼人数至5亿人,体育公共服务基本涵盖全民。1.8亿青少年是关键。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省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现状,找出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增进山东省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策略,以期充分满足青少年体质健康需求,增强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利的人力资本。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需求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省滨州市、烟台市、济南市、临沂市、菏泽市等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收集和整理了近3年来与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需求研究方面的有关论文、书籍。

1.2.2 访谈法 通过专访、电话访谈、信访的方式对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资料。

1.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山东省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需求调查问卷》,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计797份,回收有效率为79.7%,达到课题研究需求。

1.2.4 数理统计法 本文所有收集调查问卷使用SPSS2.0软件对其做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调查

2.1.1 青少年体质健康需求本质 需求是指因需要而产生的要求。青少年体质健康需求,如若达不到切实保证健康需求的精确方向,往往也做不到充分保障体质健康服务供给。青少年体质健康需求本质为增强身体适应能力,因此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一定要满足其有效需求为前提,这样才可能调动他们的体质健康参与兴趣,进一步将这种动机转化为行动。

2.1.2 青少年体质健康需求的内容 需求分为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主观需求可以认为是个体觉察到的需求,客观需求可认为是个体未觉察到的需要。现在青少年对体质健康发展需求要考虑察觉到的需求,同时要考虑个体未察觉到的需求。以体育锻炼为例,青少年体育锻炼有序开展,不能与必要的场地设施、组织、信息指导、资金等条件相分离,同时也需要一些切实的关于体育方面的政策与法规、体质健康监测与反馈、体育舆论环境等条件。所以单以青少年体质健康需求中的体育锻炼需求而言,体现为体育活动、组织、场地设施、健康信息指导、资金、制度法规、体育舆论环境与体质健康监督反馈等需求要素。(图1)

2.2 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因素实证分析

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而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研究分析山东省青少年体质健康改变因子发现,其绝大部分由内、外部因素构成。

2.2.1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内部因素

从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观因素来看,调查显示为学习压力大、锻炼不足、睡眠缺乏、营养失调、生活习惯不良和先天体能缺陷。受现有考试制度影响,很多青少年投入过多精力用来准备文化课考试,从而忽略了体质健康锻炼活动,有的甚至在升学考试重要时期(初三、高三)体质健康活动被勒令停止的现象比比皆是。访谈还显示出,大部分青少年懂得体质健康锻炼是极其重要的,但由于所在社区符合青少年体质健康锻炼的设施与器材具有局限性,大部分青少年体质健康锻炼设想不能实现。另外,遗传因素也是重要的因素,生物学家认为,身体的机能有60%~70%是遗传因素决定的,父母遗传的先天机能是身体发展的基础。并且现代化生活方式正飞速般地渗透到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坐电梯代替走步、体力运动降低、爱食快餐与碳酸饮品等,结果使青少年体质健康锻炼习惯与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对青少年体质下滑影响非常大。从对青少年下课返家最先做的一件事的统计结果看,做作业成为首选。这显然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上产生相当恶劣的结果。另外,由于升学与考试压力双重负荷作用,周末及假日课余学业辅导变成了毕业生的必修课。青少年处于学习压力大,通过打球、跑步等体质健康锻炼减轻压力人数只有32.2%,其中多数人通过网上浏览、收听音乐、观看电视、与同学聊天等方法减轻压力。因此,山东省青少年体质健康不佳其主要原因为饮食习惯不好,学习容易紧张,周末休息、平时没有课等时间不注重饮食,长期熬夜影响睡眠、食欲,致使体能下降。

2.2.2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外部因素

(1)体制因素。应试教育体制下重分而轻体使得其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上产生了不良后果,为提升学生文化课考试成绩及升学效率,教育部门、教师、家长不惜牺牲学生体质健康为代价,想方设法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光,严重影响学生心理、生理极限;另外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逐渐下滑已成为重竞技轻群众所导致的恶果。国家、省、市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重视力度不够,从而使人民身体素质,尤其是青少年身体素质逐步降低。(2)学校因素。目前,政府考核学校办学业绩,学校考核教师教学效果均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标准,家长则以对子女是否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来评价学校好坏。因此,文化课教学质量受到高度重视,青少年没有闲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体质越来越羸弱往往是直接后果。教学存在偏差,放羊式教学让学生不能领会体质健康赖以锻炼的技能,不能提高其锻炼兴趣,体质健康降低也是必然的。(3)家庭因素。当前,许多青少年的家长重物质轻运动,认为吃好了,身体自然就好了。同时,由于独生子女家长对其过分疼爱,体育锻炼又潜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使其过度忧虑子女的人身安全,于是限制其进行体育锻炼,因而造成青少年体育锻炼提升体质健康成果不理想,是当今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4)文化环境。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受到文化的影响,传统固有文化中鲜有注重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因素,而今在我国现代化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升的形势下,中国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人数达到54%。网络文化兴起实现了青少年将室外健身活动转入室内,逐步减弱了身体运动能力,同时逐渐加强手眼能力,体能效果差,严重阻碍体质健康发展。

2.3 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策略

2.3.1 明确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目标

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是指运用组织或行政手段,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个人、家庭和社会,一起维护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不只从中获得体质健康提升,还应从中收获身心全面发展,然而只有在此坚实的基础上,才可能让人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条件。因此,需要知道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需求;制订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计划;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供给系统;构建青少年体质监测体系;开发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库等目标。

2.3.2 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1)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的决策机制。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由政府及其相关管辖协会作为决策主体,管理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如体质监测立法、施行及评估等。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运作绝不单一依附体育行政部门及其组织来决策,而是需要与卫生、教育等其他部门相配合。因此,要保证良好的决策机制,应建立明确合理的分工责任制,以界定各自的责任、权力和利益,从而使宏观决策主体的行为协调一致。(2)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的动力机制。近些年,我国人民体质水平逐渐降低,其中尤以青少年更甚,政府为了有效制止这种趋势蔓延,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连续出台相关政策与制度,同时制订有效的方法措施,使其成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动力。(3)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必须配有充足的防护机制,法律、制度为其主干部分。政府需对整个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运行制订相关条例、法律及法规,使得合作各方在法律上得到充足保障。目前,相关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相关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发展起了助推作用。(4)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的协调机制。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购进需要和外部环境相配合,体育场馆设施建立则和国土部门、建设部门及时沟通协商,体质监测则和卫生部门、教育部门配合等,为确保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服务体系构建有条不紊地进行,则需国家资金支持,相关部门检查评估,充分显示内、外部资源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协调机制必须完善工作方式,改善其运行效率,制定体系规划制度,建立良好约束与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 结 语

山东省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需求的改变,需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坚持不懈地实践和努力,调整和完善,做到有保障、有监督、有问责,使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体系逐步走向成熟。(1)修建学校体育场馆面向青少年开放的制度,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体育场馆设施条件;(2)围绕素质教育与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发展任务,构建2个体系及初步拟定政府、社会、学校、社区与家庭相互配合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服务体系;(3)切实将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到发展体育事业战略地位上,将加强青少年体质作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融入学校体育及青少年体育竞赛工作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1] 肖林鹏,孙荣会.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81-284.

[2] 赵丽萍,韦颂,杨伟.对我国普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82-84.

[3] 周丛改.体育强国目标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机制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33-36.

[4] 傅毓维,胡萍.中国竞技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动力因素与运行机制分析[J].学术交流,2009(2):183-186.

G804.49

A

1674-151X(2017)16-05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28

投稿日期:2017-04-18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基金项目(2011GG301);滨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BJK12513-66)。

刘林星(1980—),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体育锻炼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山东省即墨市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