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牌与突破的回顾与思考
——以广东医科大学运动队为例

2017-07-20肖素霞

运动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大运会运动队医科大学

肖素霞

(广东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广东 东莞 523808)

金牌与突破的回顾与思考
——以广东医科大学运动队为例

肖素霞

(广东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广东 东莞 523808)

本文通过回顾广东医科大学业余运动代表队在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和2016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取得的金牌和历史突破,总结了广东医科大学代表队在科学选材、加强运动队思想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和竞赛训练长效机制等方面的经验,以提高训练水平,并对今后普通高校运动队的训练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金牌;突破;训练;比赛

组织学生参与体育竞赛不仅是学校体育水平的较量,也是展示学校学生风采和校园文化的舞台,更是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的宣传窗口。普通高校运动代表队要想在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除了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外,还与学校领导的支持、运动队规范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措施、教练员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等因素是分不开的。本文就广东医科大学业余运动队在广东省第9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的历史性突破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普通高校运动队的训练成绩,以期促进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

1 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1.1 广东省大运会上大放异彩

2015年6月10日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体育局联合主办的广东省第9届大学生运动会在广州体育学院亚运馆隆重开幕,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云贤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本届省大运会有来自全省112所高校711支参赛队伍,10 331名教练员和运动员参加。广东医科大学代表队参加了省大运会甲组的田径项目、网球比赛。在网球比赛中,广东医科大学网球队奋勇拼搏,最后以绝对优势夺得甲组团体总分第1名的辉煌战绩,写下历史新篇。在田径项目比赛中,广东医科大学运动健儿不畏强敌、顽强拼搏,奋力争先,共斩获3枚金牌、2枚银牌,获得团体总分第6名和女子团体总分第4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来自医学检验学院的一名女同学以2分18秒54的优异成绩打破广东省大运会2006年创造的2分19秒的800m纪录,并被省集训队选中,列入全国大运会集训名单。这些成绩都是广东医科大学历史上的首次,让在场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广东医科大学代表队刮目相看,省运动协会主席专门找到运动队主教练,询问是不是我们特招的高水平运动员,当得知是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的普招大学生时,对我们更是赞赏有加。

1.2 首次参加全国比赛惊喜连连

2016年7月20日,为期6天的第16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落下帷幕。广东医科大学田径队首次参赛,夺得3枚金牌和3枚银牌,名列乙组团体总分第3和女子团体总分第2。广东省有10所高校参赛,广东医科大学代表团无论是金牌数量还是团体总分上都是最大赢家。

2 经验与体会

2.1 另辟蹊径,积极探索选拔途径

广东医科大学是医学院校,没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格,每年在新生中选拔体育特长生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对田径、网球项目有兴趣或有专长的学生少之又少,尤其是医学院学生的学业负担重,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很有潜力的学生怕训练会影响学习而不愿意参加校队训练的情况。为此,教练组另辟蹊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选拔优秀运动员,在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后,运动特长生选拔工作就通过各种形式展开,教练组除了新生军训观察、在校园网发布选拔通知和发放调查表传达选拔信息给全校师生外,还通过体育教师上课观察了解和校运会等形式选拔。在选拔赛过程中,教练组拓宽了选拔的渠道,积极和校团委、学生会文体部沟通并取得他们的支持,通过校团委和学生会文体部及时准确地把选拔通知通过微信、微博等形式发送到各个二级学院文体部,二级学院文体部又下传到所在学院每个年级和班级,使特长生选拔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选出了一批很有潜力的运动员。另外,每年在新生中选拔体育特长生的方法也有效避免了运动队新老队员更替、青黄不接的状况,较好地完成了运动队员的梯队建设。

2.2 狠抓校运动队队风,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在运动队组建后, 教练组针对运动队的队风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细致的工作。(1)运动队队长的人选非常关键,他是教练员管理的助手和凝聚全队的核心力,如果队长是一个非常散漫、不尊重教练的队员,会使整个运动队的队员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选一个不但运动技术好而且态度认真负责的队长是非常重要的,队长勤奋刻苦的训练态度可以带动整个运动队的训练积极性,给其他队员传递正能量,树立良好榜样。(2)在赛前、赛中、赛后都会召集校运动队开思想动员会和总结会,对每个队员的一个训练周期的进步和不足进行分析,及时掌握队员的心理状况,对有心理波动的学生进行疏导和鼓励,并在赛后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勉励队员戒骄戒躁,制订应对的方法和策略,明确下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

2.3 建立激励机制,规范管理目标和管理机制

广东医科大学不是体育专业学校,只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发运动员训练积极性和教练员的内动力,在探索激励机制的同时应进一步明确运动队的管理目标,规范运动队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校运动队训练效果,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2.3.1 实施学分激励,有效解决运动员训练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学分激励政策是学校培养人才理念的更新,不仅培养本专业的人才,也培养了相关专业的人才,在学习上采用加分、奖励分的激励,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习上的负担与压力,使其更积极的、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

2.3.2 在训练中实施情感激励,以人为本,营造情感训练氛围,构建和谐的训练模式,有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安心训练。

在平时训练间隙,积极和教练员、运动员谈心,做有效的沟通,对每个队员都深入了解,根据队员的特点因材施教。并从侧面了解运动员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不仅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疏导,教练员更是自己掏腰包给予运动员经济帮助,不断鼓励运动员勇敢面对困难,不要退缩,积极克服困难。对运动员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尽可能地满足运动员的合理要求。另外,教练们相处十分融洽,具有凝聚力,在运动队中营造和谐的训练氛围,让运动员感到校运动队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更安心的训练,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训练质量。

2.3.3 在训练中,不仅统一为运动队集训队员和教练员购买人身保险,而且为运动员购买所需的训练服、训练鞋,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3.4 认真落实教练员、运动员奖励措施,及时发放训练补贴,尊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辛苦付出。为了鼓励教练员、运动员刻苦训练,努力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展现广东医科大学学生体育竞技水平和良好风貌,广东医科大学不仅对在参加全国、省级比赛获得前8名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奖励,而且对运动员和教练员及时发放训练补贴,这些措施不仅尊重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辛苦付出,而且更好的调动了训练的积极性和内动力。

2.4 建立竞赛训练长效机制,积极备战省级比赛

普通高校运动队的大学生都是没有经历过专业队训练,只是在体育方面略有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了能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建立竞赛训练长效机制。为此,运动训练与竞赛中心及时与主管体育的校领导沟通,把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备战时间由半年延长到1年半,省级单项比赛的备战时间由20d延长到2个月。只有经过长期训练,才能高效率的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挖掘和发挥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尽可能达到好的专项运动成绩。

2.5 科学安排训练负荷

训练负荷的安排也是非常关键的,训练负荷的安排遵循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形式方法多样,讲究实效,使运动员身体、技术全面发展,提高训练效果;坚持全年的系统训练,逐步提高要求;并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各个训练周期,每一个训练周期结束时,教练员都和运动员一起沟通交流,及时总结经验,以便为制订下一个周期的训练计划提供可行性依据。

2.6 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

教练员的业务水平与敬业精神决定着运动员的水平高低,是普通高校课余训练科学性、长期性、规范性的前提保障。对运动员来说,教练员常常成为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教练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要尊重他人,严于律己,在人格上取得运动员的充分信任,才能有效的实施技术指导和管理。另外教练员要具有高超的技术指导能力,必须全面具体地负责运动员所有的技术、战术、身体方面的训练和比赛,才能保证运动员训练稳定有序地进行,进一步有效促进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

2.7 开放理念造就突破

在2015年第9届省大运会女子甲组800m决赛中,对手一直采用紧跟战术,对广东医科大学运动员的节奏和成绩起到一定的干扰和压力作用,尤其在最后50m冲刺阶段,对手试图超越,但是广东医科大学运动员在爆发力和加速度方面仍然表现出了不错的能力,节奏控制得很好,没有受到对手的干扰,以顽强的意志和超高水平的技术能力跑出了2分18秒的优异成绩,打破了省大运会在2006年创造的女子甲组800m纪录。很大程度上,这要得益于在技术上的改进,改进技术是广东医科大学运动队在训练中的一个突破点,客观来说,广东医科大学运动队都是普招学生,在身体条件上并不占据优势,尤其是身高上,如果在技术上不能把控得好一些,是不会在省大运会上创造出新的纪录。出于这样的考虑,广东医科大学运动队教练组逐渐在训练理念上变得开放,勇于探索创新,利用业余时间和东莞市体校交流经验,不断改进技术。必须要不断吸收新的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和运动员以往的基础和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运动员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3 结 语

3.1 校田径队、网球队已经成为广东医科大学特色的运动代表队,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一套在科学选材基础上,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系统科学训练,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规范管理目标和管理机制等环节,遵循课余训练的规律,探索出一条适合普通大学生特点的运动训练之路,这对于普通高校的运动及其他项目的课余训练都有借鉴价值和推广意义。

3.2 应建立科学的专项体能评价体系,根据个体运动员的诊断结果提出专项体能训练对策,提高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为制订个体体能训练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3.3 建议高校运动队应建立完善的训练监控体系,对运动员的生化指标进行收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负荷,进一步保证和提高运动技术能力。

3.4 建立竞赛训练的长效机制,无论是从训练时间还是梯队建设方面做好充足准备,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

3.5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对教练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训,使之在专项训练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及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教练员职业能力和素养,激发创新思维,有针对性地解决运动训练中的实际难题,提高运动专项的核心竞争能力。

[1] 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景忠伟,李明学.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90.

[3] 黄希庭,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G808

A

1674-151X(2017)16-046-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23

投稿日期:2017-06-28

肖素霞(1977—),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大运会运动队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大运会上的纺织力量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医科大学总医院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现状及发展研究
深圳大运会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