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生理生化指标在高校业余篮球训练中的运用

2017-07-20王婧怡

运动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尿蛋白业余篮球运动

王婧怡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常见生理生化指标在高校业余篮球训练中的运用

王婧怡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篮球运动在我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篮球运动已十分流行。参与篮球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诸多益处。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水平不高,但由于生物力学因素对比赛结果的主导,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就显得极为重要,因而不恰当的训练会导致运动员训练效果不明显或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高校业余篮球训练受到经费和训练时间的局限,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训练过程中运用有效、廉价、便捷的生理生化指标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可以为教练员更加合理有效的安排训练提供指导性的帮助。

心率;尿蛋白;主观体力感觉;业余篮球

在我国的足、篮、排3大球运动中,篮球运动是普及率最高、从事人数最多的运动,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高等院校中,广大学生十分愿意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篮球运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各院校之间开展的篮球联赛为喜爱篮球运动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拓宽视野,更好的提高自己技术的同时,还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但在高校篮球训练过程中由于运动员是在校学生,而教练员往往为兼职,因此存在着体能训练不完善、体能训练计划的制订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问题。由于篮球运动项目的影响因素较多,很难用单一指标来判断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因此,应根据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综合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对篮球运动进行监控。合理的运动监控对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营养状况、疲劳情况、恢复状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制订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 篮球运动的特点

1.1 篮球运动体能特点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对抗性—技能类项目。在《篮球运动高级教程》(2000)中概括了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即集体性规律、对抗性规律、转换性规律、动态性规律和统一性规律。总体来讲,篮球运动需要运动员具有高大健壮的身材,良好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优秀的爆发弹跳力。与此同时篮球又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各个队员在场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不同位置的篮球运动员其体能结构也就具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无论何种位置的篮球运动员都应该特别注重肌肉力量、爆发力及协调性。有美国专家研究表明,对篮球比赛而言,如果想要得到比赛的最终胜利,思维占据60%,体力影响的因素只占40%。但美国学者格鲁波认为,对初级篮球运动员来说,想要获取比赛的最终胜利,心理因素只占20%,而生物力学因素占了80%。

1.2 篮球运动供能特点

篮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的跑动距离大约8~10km,其中大约有20%的跑动距离是在最快速度下完成的。德国学者对国外一些优秀篮球运动员比赛中HR的变化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多数运动员在较长时间运动中HR接近于极限,优秀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2/3的时间HR超过最大HR的85%。在《运动生理学》教材中提出,在篮球运动中,无氧供能占85%,有氧供能占15%。综上所述,篮球运动员供能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的供能应为磷酸原和糖酵解的无氧代谢。虽然无氧供能占主导地位,但一场比赛中篮球运动员需要来回奔跑,跑动距离有时可达10km。因此,对优秀篮球运动员来说,良好的有氧能力是其在场上正常发挥技术的身体基础。

1.3 高校业余篮球的特点

在高校中开展业余篮球训练,由于训练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其必须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因此高校业余篮球训练的时间较为松散,多选择在学生没有安排其他课程的时间,参与训练的学生由于是业余,因此专业知识相对于专业运动员存在着差距,自我保护意识差,若再加上训练课的结构不合理,不仅会导致运动员的无效训练,甚至还会增加运动员因为疲劳而受伤的概率。因此根据各种指标合理安排训练课尤为重要。高校业余篮球训练的活动经费有限,各种场地设施条件受到限制,所以在选择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进行监控时,应当考虑成本和便捷性。

2 常见生理生化指标在高校业余篮球训练中的运用

2.1 心 率

心率是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常用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由于心率监测方法简单易行,因此对业余篮球运动员的心率进行监控可以有效的控制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训练强度过低,无法使运动员提高,达到预期的目的,则训练为无效训练;若训练强度过大,则容易使运动员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增大运动员受伤的风险。若运动员不幸受伤,通过心率的监控,可以合理安排运动员的伤后恢复,做到循序渐进,使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恢复至伤前水平。在业余篮球训练中,教练员可通过6s运动的传统方法测试运动员的心率。篮球运动的心率具有其特殊性,由于不同运动员具有不同的心率特征,因此在进行心率检测时不能一味地进行横向比较,应当注意运动员个体化特征,建立心率监控个体化模式,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心率特征,合理安排运动员进行不同负荷强度的训练。保障不同运动员训练都能取得最理想的训练效果,防止运动员出现疲劳,降低受伤风险。篮球运动属于高强度运动。在进行训练前,教练员首先要对运动员的基础心率和最大心率进行测试。在专项训练期间,教练员可根据运动员的心率变化发展运动员不同能力。若运动员需要进行低强度有氧训练时,则教练员应当将运动员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强度的73%~80%;若需进行强化有氧训练,则教练员需要控制运动员心率为最大心率强度的80%~87%;发展运动员无氧能力时教练员应将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强度的87%~93%;在比赛中进行最大能力训练时,需要运动员心率达到最大心率强度的93%~100%。在训练休息间歇的时间对运动员的心率进行监测,测得心率的最低值可以反映运动员的恢复情况。运动员心率恢复的速度越快,则反映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越高。若运动员休息期间最低心率水平仍高于120次/min,这说明运动员并未完全恢复,则教练员应当有针对性的适当增加其休息时间或增加休息次数。据调查显示,不同位置的篮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各心率段并无太大的差异。因此,对不同运动员的负荷强度安排,教练员可根据其在比赛中所消耗的能量不同而区别对待。在大强度训练后的第2天测试中,安静时基础心率和平时的心率差异在±5次/min之内,第2天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较好,如果大强度训练后第2天安静时基础心率和平时的基础心率差值在±5次/min,则说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下降,可以用大运动量后或者赛后第2天的基础代谢心率值监测运动疲劳的恢复状况。若安静时或清晨起床前的基础心率连续两周持续增加,则提示运动员过度疲劳。在对运动员进行心率测试时应注意排除外界干扰,保证所测得的心率的准确性。

2.2 尿蛋白

在正常状态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仅含有微量的蛋白。但是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或剧烈运动后会引起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代偿性的增加。与病理性肾功能障碍导致的尿蛋白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之后,运动性尿蛋白排泄会自行消失。影响运动性尿蛋白的排泄的因素有负荷量、年龄、含氧量和遗传。负荷量越大、参与的肌肉越多、环境含氧量越低时尿蛋白的排泄量越大。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时需要提高运动强度来保证运动员的耐受性,同时还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量来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稳定性。但盲目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会引起运动员的疲劳,甚至造成运动员的伤病。因此运动员尿蛋白水平对运动负荷进行监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篮球训练中,战术训练及体力训练的运动负荷不同,因此运动员的尿蛋白排出水平也会有所差异。同时运动性尿蛋白的排出量与遗传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运用尿蛋白进行监控时应建立个性化标准。据报道,篮球运动员运动后运动性尿蛋白在15min后消除。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性尿蛋白的波动程度及在20min左右是否消失可作为运动员机能常规检查。若相同负荷后尿蛋白含量突增3~4倍,晨起安静时连续几天处于较高水平或持续上升提示运动员过度疲劳。教练员应注意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和休息时间。已有研究证明,运动性尿蛋白试纸能够定性、定量分析运动性尿蛋白,且操作快速、简单可靠。可以作为评定运动员机体机能状态的依据,判断运动员是否发生运动性疲劳,为运动员营养补充提供理论指导。

2.3 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

目前,RPE在欧美国家中研究较多且应用广泛。其优势在于可以简易而且有效的评价运动强度,进行医务监督。RPE是心理学和生理学相互交叉的一种指标,其表现形式是心理的,但却反映的是生理的变化。在业余篮球运动训练中,运用简单生理生化指标来监控运动员的机能状况的同时结合RPE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更为准确、客观。通过把目标心率和RPE结合使用,可以使某一运动强度所引起的机能变化成一种双向交流的信息,防止训练过程中盲目的安排运动强度,为有效安排训练强度、实施训练计划、达成训练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同时RPE的测试较为简单易行,便于应用在高校业余篮球训练中。当主观体力感觉大于18,表明运动员过度疲劳,需要调整训练或充分休息。

3 结 语

在高校业余篮球运动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生理生化指标可以判断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训练强度、恢复疲劳情况等。教练员可根据各个指标水平反映出的问题对运动训练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必要的运动监控,有效训练,减少大学生在训练中出现不必要的损伤,能够让其最大程度地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1] 张凡涛.中国男女篮球队体能训练科学化设计的研究[ D ].苏州:苏州大学,2008.

[2]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王泽明.篮球教学训练间歇罚篮练习的实验研究[ D ].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6.

[4] 石伟.山东省男篮青年队冬训期间生理生化监控的研究[ D ].山东:山东体育学院,2012.

[5] 黄岩.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心率监控的应用研究[ D ].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4.

[6] 苏文阳.运动性尿蛋白试纸在篮球科学化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5,2(10):71-74.

G841

A

1674-151X(2017)16-02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11

投稿日期:2017-05-03

王婧怡(1994—),硕士。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尿蛋白业余篮球运动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为业余棋手诊脉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