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定点测量法分析棉纤维与粘胶纤维溶胀性能

2017-07-19汪泽幸戴承友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干态粘胶纤维载玻片

刘 超,汪泽幸,戴承友

(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湖南湘潭 411100)

采用定点测量法分析棉纤维与粘胶纤维溶胀性能

刘 超,汪泽幸,戴承友

(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湖南湘潭 411100)

分别采用蒸馏水和深蓝KE-R活性染料对棉纤维和粘胶纤维进行浸润,通过定点测量法观察两种纤维吸水溶胀和染色溶胀后直径的变化。结果表明: 棉纤维与粘胶纤维吸水和染色溶胀后直径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且直径不匀率减小。其中粘胶纤维溶胀率明显大于棉纤维,染色后两种纤维的溶胀率均低于吸水后的溶胀率。

棉纤维 粘胶纤维 溶胀性能 纤维直径

在水溶液中纤维会吸水膨胀,导致纤维直径变大,但并不完全溶解,这种现象称为纤维的溶胀现象。棉纤维和粘胶纤维属于亲水性纤维,在水中会发生显著溶胀[1]。纤维溶胀会使得微隙增大,有利于染料和化学试剂进入纤维内部,使染整加工得以顺利进行,但是溶胀会使得织物产生缩水问题,而且纤维吸水溶胀后直径变粗,使织物变厚变硬,影响织物手感。可见,纤维的溶胀会影响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尺寸稳定和手感等性能。

纤维溶胀前后的直径测量通常采用显微镜投影法,但是散乱的纤维经过溶胀后再进行直径测量,无法保证溶胀前后测得的纤维直径来源于同一根纤维,而且,即便是同一根纤维,由于纤维长度方向上直径不匀率,测试位置不同,也会影响实验数据,无法准确反应纤维的溶胀率。本实验采用显微镜定点测法可大大减小溶胀前后测量误差,使实验数据更为准确。

1 溶胀实验纤维直径测量方法

本实验采用显微投影测量法,所用仪器为CU-2纤维细度仪。为比较棉纤维和粘胶纤维上同一点溶胀前后直径的变化,防止纤维在载玻片上发生移位,用双面胶将纤维固定在载玻片上(如图1所示),对每根纤维只测量靠近胶带纸1mm左右处纤维的直径。因为距离双面胶纸太近的地方较模糊,且胶纸对纤维的吸湿膨胀有影响,距离太远溶胀后很难保证测试在同一位置,影响实验准确性。

图1 纤维样品测试的准备

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5%的室内,先测量干态时固定在载玻片上的纤维直径,然后将该载玻片分别浸渍到蒸馏水和染料中,一定时间后再测量纤维直径变化。测试仪通过CCD摄像头及计算机将纤维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用计算机内安装的纤维直径测试软件对纤维直径进行测试,记录数据。如图2和图3所示为两种纤维在显微镜下的直径测试图。

图2 棉纤维直径测试图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导致纤维出现溶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纤维中具有部分无定型分子,无定型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力的互相作用,由于这些无定型分子都有一些很长的分子链,分子链之间的空隙比较大,部分水分子可嵌入无定型分子链之间的空隙,从而增大了无定型分子之间的分子间距,导致了在宏观上可以观察到的纤维吸水膨胀现象[1]。

2.1 纤维在水溶液中溶胀

本实验以棉纤维和粘胶纤维为研究对象,在温度24℃,湿度65%条件下,将其浸泡在蒸馏水中15min, 分别测试棉纤维和粘胶纤维在干态和吸水溶胀后纤维直径,每种纤维测试200根。

吸水溶胀前后纤维平均直径如表2所示,图4为两种纤维吸水溶胀前后纤维直径分布图。由此可见,蒸馏水浸渍后纤维直径明显增大,棉纤维干态时平均直径为15.12μm,而吸水溶胀后增加到18.33μm,溶胀率为21.16%,粘胶纤维干态时平均直径为23.47μm,而吸水溶胀后增加到32.4μm,溶胀率为38.05%,粘胶纤维吸水后溶胀更显著,主要原因是粘胶纤维无定型区更大,水分子更容易进入纤维内部,导致纤维发生显著溶胀,且粘胶纤维横截面为不规则锯齿形皮芯结构,比表面积大易吸水膨胀[2]。经过吸水溶胀后两种纤维直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棉纤维干态直径分布较宽,离散度大。而吸水溶胀后纤维直径分布集中在14μm~24μm之间。粘胶纤维干态直径分布较棉纤维的集中,因为粘胶纤维属于化学纤维,生产过程可控,因此粘胶纤维直径相对较均匀,主要集中在20μm~27μm之间,吸水溶胀后纤维直径分布明显右移,主要集中在28μm~36μm之间。

表2 吸水溶胀前后纤维平均直径

(a)棉纤维干态

(b)棉纤维吸水溶胀后

(c)粘胶纤维干态

(d)粘胶纤维吸水溶胀后

2.2 纤维在染液中的溶胀

实验仪器:HH-4数显恒温水浴锅(见图5)、烧杯、量筒、玻璃棒、温度计。

染料配方:活性深蓝色KE-R染料,浓度3wt%(见图6是已配好的染液)

染色条件:室温24℃,湿度65%,温度为水浴恒温55℃,染色时间60min。

操作步骤:

(1)配备染料,将配备好的染料倒入烧杯中;

(2)将烧杯浸入水浴恒温锅中,设置好水浴锅的所需温度,当烧杯中的染液温度达到所需温度时,放入要测试的沾有纤维的载玻片,恒温水浴染色一小时,水浴过程中搅拌,但不碰触到载玻片;

(3)60min后取出载玻片,进行染色后纤维的细度测试(图7、图8为粘胶纤维染色前后在显微镜下的投影测试图),每种纤维样品数量200根。

图5 HH-4数显恒温水浴锅

图6 深蓝KE-R活性染料

图7 粘胶纤维染前直径测试图

染色溶胀前后纤维平均直径如表3所示,图9为两种纤维染色溶胀前后纤维直径分布图。由此可见,蒸馏水浸渍后纤维直径明显增大,棉纤维干态时平均直径为15.90μm,而染色溶胀后增加到18.30μm,溶胀率为15.13%,粘胶纤维干态时平均直径为23.37μm,而染色溶胀后增加到31.14μm,溶胀率为33.27%。棉纤维和粘胶纤维干态直径分布与图4接近,而染色溶胀后,棉纤维直径集中在14μm~22μm之间,且纤维分布较集中。粘胶纤维染色溶胀后纤维直径分布明显右移,主要集中在25μm~35μm之间。两种纤维染色后的溶胀率均低于吸水后的溶胀率,主要是由于染料中含有大量染料分子,与水分子相比,较难进入纤维内部,因此染色后的纤维溶胀率要低于吸水后的溶胀率。由此可见,染料大分子的存在会影响纤维的溶胀性能。

表3 纤维染色前后直径变化

(a)棉纤维干态

(b)棉纤维染色溶胀后

(c)粘胶纤维干态

(d)粘胶纤维染色溶胀后

3 结语

棉纤维与粘胶纤维吸水和染色溶胀后直径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且不匀率减小,其中粘胶纤维溶胀率明显大于棉纤维,主要原因是粘胶纤维无定型区更大,水分子更容易进入纤维内部,导致纤维发生显著溶胀,且粘胶纤维横截面为不规则锯齿形,皮芯结构、比表面积大,易吸水膨胀。染色后两种纤维的溶胀率低于吸水后的溶胀率,主要原因是染料中含有大量染料分子,与水分子相比,较难进入纤维内部,阻碍了纤维的溶胀。纺织品染色和后整理过程中纤维均会发生溶胀,对于吸湿性好的纤维,其溶胀效果更为明显,而溶胀过程会使面料缩水,影响织物尺寸,因此更准确的了解纤维溶胀情况,才能更好的控制染色和后整理工艺,保证面料的尺寸稳定性。

[1] 于伟东. 纺织材料学[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2:15-45.

[2] 邱有龙. 粘胶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纺织导报, 2010(10):72-74.

2017-03-09

刘超(198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纺织材料及产业用纺织品。

TS101,92+1

A

1008-5580(2017)03-0065-04

猜你喜欢

干态粘胶纤维载玻片
粘胶纤维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石墨烯材料粘胶纤维在卫生用水刺非织造布的应用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着色法鉴别新型纺织纤维的探讨
市售载玻片涂制疟原虫检测血涂片质量的比较
硅烷包覆膨胀型阻燃剂共混改性粘胶纤维的研究
不同介质作用下轮轨摩擦性能研究
竹炭粘胶纤维的鉴别方法
国信扬电#4机组干态深度调峰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