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创业突出问题的对策研究

2017-07-19朱凯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创业就业大学生

朱凯

摘 要: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当前"大眾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重要课题,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文章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们党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所提出来的战略口号,大学生就业难、创业艰已然成为了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不仅是个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依托,更牵动着每个家庭,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不仅能够维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1.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

笔者结合就业创业方面的工作经验,对成都市内几所高校内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这些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心态、创业愿景和就业期待进行了综合分析,归纳梳理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

1.1面对巨大就业压力,大学生能够理性认识

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巨大,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城镇新增劳动力增加,二是农村富裕劳动力过剩,三是下岗失业人员问题严重,四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几何增长,待就业人数存量大。不同院校、专业、学历和地域的大学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呈现出高校间、学历、学科、地域之间的不平衡。

调查中发现,未就业学生中50.3%的学生对就业持乐观态度,认为能够在毕业前顺利找到工作,40.9%认为在毕业前就业难度大,心里十分着急,仅8.8%的学生感到悲观,对毕业前就业不抱希望;在“新时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你对就业做好准备了吗”的选择中,69.8%的同学选择了有一些准备;在“假如你在毕业时为找到工作,你会怎么办?”,33.4%的学生选择到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继续寻找就业机会,43.7%的学生选择考研,22.9%的学生选择回家寻找就业机会。由此说明,在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能理性地去对待。

1.2就业渠道单一,就业状况差异较大

通过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就业渠道主要以参加各类选拔考试和各种招聘会作为就业的主要渠道,就业渠道单一。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方向日趋多元化,考研族、创业族、出国族、校漂族纷纷出现。学生中的就业状况差异较大,不同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存在差异,抽样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理工类学生签约率为42.7%,远远超出其他专业毕业生,同一专业学生由于学校和个体差异,在薪酬等方面也呈现出较大差异。

1.3就业观念没有转变,对就业收入预期较高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偏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当被问及“当你没有被你想去的企业录用,而被另外一家你不是很想去的企业录用时,你会怎么办?”,有53.3%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了“拒绝这家企业,放弃这份工作”,有29.4%选择了“先去这家企业,适当的时候再跳槽”,有17.3%选择了“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后再去”;有近一半的学生的收入预期在每月5000元以上。学生们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

1.4大学生创业热情不够高,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够,创业行业范围狭窄

创业是一种高水平就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根据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创业热情目前还不高,仅有34.7%的大学生有意愿创业,在这些有意愿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当中有59.7%的大学生选择IT行业,有27.8%的大学生选择创意产业和零售业,12.5%的大学生选择其他行业。目前,多数大学生对创业困难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缺乏社会关系、资金匮乏、缺少专业技能、存在风险、没有合适创业项目是阻碍他们创业的困难,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生们已经认识到创业的门槛在逐渐提高;由于对创业的困难有相对的的了解和认识,许多大学生希望政府和学校在资金、创业培训和开业指导、市场需求方面的服务和信息对他们创业提供帮助。另外,对于政府和学校鼓励和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在校大学生也了解不多,据调查,对学校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很了解的占5%左右,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的占到60%,其他的表示没有合适的信息渠道去了解这些。

1.5创业教育呼声高效果差,创业型人才严重缺乏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开始重视创业教育,一些创业课堂、创业竞赛、创业导师、创业孵化器等纷纷走进学生中间。但目前的创业教育模式依然没有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框架,往往呼声高、效果差。很多高校尤其是省属及以下高校并没有将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进行有机结合,缺乏专业的、系统化的设计和引导,远没有上升到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创业空间有局限,学生综合竞争力较低,缺乏实战经验,缺乏创业的基本素质,加之高校产业化水平有限,产学研机制欠缺,创业型师生人才都极为匮乏。

2.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通过以上调查资料分析,可以发现在校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有以下问题:第一,大学生普遍对自己工作预期偏高,就业渠道比较单一,就业状况差异较大;其次,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就业定位不准确;第三,当前大学生缺乏创业热情,对创业政策缺乏了解,缺乏创业条件。

根据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当从大学生自身出发,自由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当借助各方资源,尽最大努力为大学生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与此同时,高校应当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提高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水平

帮助学生就业、创业,提升其就业创业素质和能力是关键,提高服务能力水平是重点。高校首先应高度重视并健全组织网络,其次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抓住主线和重点,搭建能力培养平台,另外要有一支专业的服务和引导的教师队伍,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档、不缺位。

猜你喜欢

创业就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