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2017-07-19徐小红林水雷吴利华
徐小红,林水雷,吴利华
(新建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330000)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徐小红,林水雷,吴利华
(新建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33000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TC、TG、LDL-C、HDL-C以及CPR分别为(5.72±1.30)mmol/L、(3.18±0.40)mmol/L、(1.72±0.20)mmol/L、(0.82±0.33)mmol/L以及(1.85±0.25)mg/L,观察组患者TC、TG、LDL-C、HDL-C以及CPR分别为(4.75±0.65)mmol/L、(2.16±0.62)mmol/L、(1.19±0.15)mmol/L、(1.07±0.41)mmol/L以及(0.92±0.16)mg/L,对照组患者TC、TG、LDL-C以及CPR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水平,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瑞舒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水平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临床表现为胸痛或胸部不适,疼痛往往持续在30 min,且疼痛较为剧烈[1]。若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将导致患者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2]。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凝聚、抗炎以及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等措施来治疗。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伴随血脂升高和炎症因子产生,加大治疗难度。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降血脂、抗炎药物,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3]。本研究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6.28±3.05)岁。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7.01±2.99)岁。纳入标准: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静息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有明显心肌缺血症状;所选患者均连续5周未服用相关降脂类药物或未接受降脂治疗;均未服用过维生素E等抗氧化和抗炎药物;均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不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诊断标准;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重度心律失常、重度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对瑞舒伐他汀过敏者;妊娠期患哺乳期女性。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吸氧、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39),2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w。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定指标: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心绞痛不再发作,心电图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绞痛发生频率为治疗前的1/3以下,心电图ST-T不同程度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消失,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疼痛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4]。总有效为治愈和好转之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主要包括: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炎症指标(CRP)。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 5.28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TC、TG、LDL-C以及CPR均高于观察组,HDL-C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x±s)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体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尤其以TC、TG、LDL的升高和HDL的降低为主。TC、TG、LDL和HDL结合动脉管壁的蛋白多糖产生不溶性沉淀,最终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心肌缺氧、缺血而引起心脏病,并且LDL-C的升高是脂蛋白代谢紊乱中导致动脉硬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5]。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措施主要是通过降低TC、TG、LDL以及CRP水平、提高HDC水平,以达到调节体内血脂平衡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要督促患者运动和指导患者饮食,加强患者自身免疫力,而且还需要服用一定的药物加以控制[6]。因此,如何选择高效的调脂药物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物,并且具有显著的疗效,瑞舒伐他汀是其中的一种,具有吸收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目前已被世界公认为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7]。大量研究结果表明[8],瑞舒伐他汀与其他类他汀类药物相比,横纹肌溶解和肝毒性等现象发生极少。因此,即使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也无需减少药量,不用担心不良反应的发生。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高效、安全、新型的调脂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TC、TG、LDL-C以及CPR均高于观察组,HDL-C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原因在于瑞舒伐他汀主要通过抑制体内还原酶的形成,从而降低脂蛋白的生成,最终达到降低血脂内TC、LDL和TG含量、提高HDC含量的目的。CRP能够促进炎症反应,加速血栓形成和斑块破裂,而瑞舒他汀能够减少CRP的含量,从而降低CRP的损害作用。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水平,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王猛,曾莉容,张弢,等.中医西结合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6,44(1):97-99.
[2]赵鑫峰.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0):1128-1130.
[3]张剑,刘东梅,韩建伦,等.增强型体外反搏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荟萃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 (7):799-800.
[4]孙喜文,朱秀龙,陈炎,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曲美他嗪对PCI相关心肌损伤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15(1):42-46.
[5]杨红梅,张燕.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6,25(4):70-72.
[6]田毅.瑞舒伐他汀强化调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 19-21.
[7]赵庆霞,张秀梅,纪征,等.辛伐他汀联合通脉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8):690-692.
[8]李祖伟,贺敬波.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介入前后中医证候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3):1477-148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