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利培酮治疗剂量及疗效的临床研究
2017-07-19刘思凡
刘思凡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六科,江西九江332000)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利培酮治疗剂量及疗效的临床研究
刘思凡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六科,江西九江332000)
目的研究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佳治疗剂量及对其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在2015年4月~2016年1月门诊确诊的50例精神分裂神患者,采用随机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将接受4 mg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将接受7 mg利培酮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月且在整个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监测记录。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进行评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分析以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PANSS评分为(42.7±4.8)分,优于对照组的(50.1±6.7)分,且观察组患者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而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静坐不能1例、肌紧张1例、肌强直2例、便秘4例、焦虑1例、激越3例、震颤8例,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4 mg利培酮进行对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预后良好,是临床治疗的适量剂量。
首发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治疗剂量;临床研究
精神病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在人的儿童、青年、中年、老年时期都有可能发病,精神病有许多种类,但是最为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它可以造成患者多方面的障碍。同时精神分裂症也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疾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思维、行为、感知觉、情感等许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1]。未发病时患者意识清楚,行为活动及智能基本正常,但是在发病过程中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精神分裂症的病程长,且因为此病有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等情况,有时候会造成部分患者出现精神衰退和精神残疾的恶化病情,但是,如果经过长期有效的治疗,患者会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2]。利培酮,其化学名称为3-[2-[4-(6-氟-1,
2-苯并异恶唑-3-基)-1-哌啶基]乙基]-6,7,8,9-四氢-2-甲基-4H-吡啶并[1,2-α]嘧啶-4-酮,分子式为C23H27FN4O2,是现今人们发现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它是新一代多巴胺D2的强力拮抗剂,同时它通过对中枢系统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拮D2受体的拮抗作用使两者之间达到平衡,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由经典抗精神病药带来的巨大不良反应,能够在临床上的对患者治疗有显著的疗效[3]。本次研究将使用不同剂量的利培酮来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在2015年4月~2016年1月门诊确诊的50例精神分裂神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0.00±8.98)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0±9.01)岁。选择标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与分型和男女无关。排除标准:对利培酮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药物滥用者;精神障碍者;有暴力倾向或自杀行为患者等。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在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执行。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4 mg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H20010309,1 mg×20片/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7 mg利培酮进行治疗。整个治疗时间为2个月且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监测记录。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经过2个月的治疗时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对比评分,分数越低代表治疗效果越好。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治愈:PANSS减少率>80%;显效:50%<PANSS减少率<80%;有效:20%<PANSS减少率<50%;无效:PANSS减少率<2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在经过2个月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从(105.1±10.1)分下降到(42.7± 4.8),对照组PANSS评分从(104.3±11.7)下降到(50.1± 6.7)。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514,P=0.0411)。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64.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c2= 14.138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静坐不能、肌紧张、肌强直、便秘、焦虑、激越、震颤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1例、1例、2例、4例、1例、3例和8例,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人数分别为2例、3例、4例、5例、7例、4例和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并且随着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无统一的观点,一般认为是由于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学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等相关[4]。所以,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治疗精神分裂症尤为重要。利培酮是一种拮抗剂同时也具有独特性质的选择性,它可以对5-羟色胺能的5-HT2受体和多巴胺的D2受体有强力的亲和性并且对下丘脑结节漏斗部的多巴胺神经元具有非常高的选择作用,可直接进行抑制调节[5]。它是一种D2的强力拮抗剂,能大大改善患者的精神疾病,而它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强直性昏厥、肌紧张、震颤等不良反应要比之前的抗精神病药少[6]。它对中枢系统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D2受体的拮抗作用的平衡还可以降低患者产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可以将治疗的作用扩展到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7-8]。这种新型药物能够帮助患者及家庭走出疾病带来的困扰和阴影。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真正的正常回归社会。
在本次研究中,当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服用4 mg利培酮的患者在PANSS评分结果中其分数显著优于服用7 mg利培酮的患者,而在治疗效果比较中,服用4 mg利培酮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服用7 mg利培酮的患者有效率(96.00%vs 64.00%)。而服用4 mg利培酮的患者在静坐不能、肌紧张、肌强直、便秘、焦虑、激越、震颤等不良反应发生的人数均低于服用7 mg利培酮患者。由此可以看出,在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时,使用利培酮4 mg的剂量能够有更加有效的治疗疗效,是本品临床治疗的适量剂量。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使用4 mg剂量的利培酮有显著的治疗疗效并且能够大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其预后良好,是本品的最佳剂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1]孙晓丹,周升宝,秦巍,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执行能力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3):354-357.
[2]翟丽丽.精神分裂症应用利培酮治疗的远期疗效随访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159-160.
[3]徐世超,苏闪芳,陈智超.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当代医学,2013,19(22):137-138.
[4]陆丽,施懿凌.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5,21(9):1586-1588.
[5]周海,吕丽娜.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4例临床探究和实践[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22):99-100.
[6]张敏敏,乔颖,陈思路,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机制分析及利培酮的改善作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2):1727-1729.
[7]曹颖,刘士玲.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及对血清心肌标志物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4):559-561,564.
[8]王颢,刘胜武.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9(4):320-3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