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钼靶、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对照探析

2017-07-19孙丽孙雪连郜艺

当代医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误诊率正确率B超

孙丽,孙雪连,郜艺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彩超室,辽宁丹东118000)

乳腺癌钼靶、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对照探析

孙丽,孙雪连,郜艺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彩超室,辽宁丹东118000)

目的探索乳腺癌钼靶、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对照意义。方法选取本院4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钼靶诊断,观察组采用B超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2.82%、敏感度为94.87%,特异度为80.00%,漏诊率为5.13%,误诊率为20.00%,而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68.65%、敏感度为64.86%,特异度为66.67%,漏诊率为35.14%,误诊率为33.33%,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各项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乳腺癌在B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为:肿块区域呈现凹凸不平、边界不清状态、病灶周围无明显包膜、内部多呈低回声;乳腺癌在钼靶诊断中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呈现为凹陷、增厚状态,病灶呈弥散样分布,病灶组织呈现为不规则形状。结论钼靶诊断结果和B超诊断结果相比,B超诊断在乳腺癌患者中意义更为显著。

乳腺癌;钼靶;B超;诊断;病理诊断

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其具有死亡率高、病情重、发病率高等特点,有研究表明,其发病率仅低于子宫癌患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式为钼靶、B超、MRI[1]。本文旨在探索乳腺癌钼靶、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对照,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4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本院在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对400例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B超诊断)和对照组(钼靶诊断),两组患者均为200例。观察组: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0~45岁,平均年龄(33.47±1.58)岁。对照组: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1~46岁,平均年龄(34.61±1.14)岁。两组疑似乳腺癌患者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诊断仪选用Philips IU22型号,检查前将探头频率设置为8~12 MHz。协助患者摆取平卧位,将双上肢上举,暴露双侧乳房,沿着乳腺12点钟方向顺时针转动,并进行多方面扫查,在确定病灶位置后,对其进行监测,观察病灶组织位置、大小、形状、有无包膜、是否伴有钙化灶、边界、内部回声情况、胸大肌、皮下脂肪、肿块,并详细记录。随后使用超声观察患者肿块内血流信号的分布和形态,寻找最为明显处的PS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RI(血管取频谱测量阻力指数)。

对照组患者采用钼靶诊断:使用GE数字化平板乳腺机对患者进行诊断,主要摄取患者双侧乳腺的侧斜位片和轴位片,对于影像模糊患者,可加病灶局部加压放大片,重点观察患者病灶肿块的密度、边缘、位置、形态、大小、结构紊乱、钙化情况。

病理检查:针对患者术前诊断结果,制定相关手术计划,并在术中抽取病灶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验,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

1.3 观察指标分析乳腺癌分别在B超和钼靶诊断中的临床表现。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癌在B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乳腺癌患者临床表现:肿块区域呈现凹凸不平、边界不清状态,且内部多呈低回声,胸大肌和皮下脂肪分界不清,主要表现为皮下组织水肿,其中298例患者周围无明显包膜。

2.2 乳腺癌在钼靶诊断中的临床表现乳腺癌患者临床表现:(1)患者局部皮肤呈现为凹陷、增厚状态;(2)肿瘤密度>正常乳腺密度;(3)病灶组织主要呈现为不规则形状或团块形状,同时病灶边缘表现为毛刺边缘;(4)诊断的瘤体大小<临床大小;(5)病灶呈弥散样分布,促成为杆状微小钙化。

2.3 对于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4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中,经病理检测380例确诊为乳腺癌患者,观察组195例,对照组185例。观察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2.82%,对照组诊断正确率为6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对比[n(%)]

2.4 分析B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B超诊断的敏感度为94.87%,特异度为80.00%,漏诊率为5.13%,误诊率为20.00%,其诊断结果和病理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分析B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

2.5 分析钼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钼靶诊断的敏感度为64.86%,特异度为66.67%,漏诊率为35.14%,误诊率为33.33%,其诊断结果和病理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分析钼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

3 讨论

乳腺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诊断方式显得尤其重要,一项有效、正确的诊断方式不仅可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还可降低手术风险性,可使手术医师针对患者的病灶大小、性质进行手术方案的制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式为针刺抽吸细胞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2-3]。

本次研究中,主要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B超诊断和钼靶诊断,再针对其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发现B超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主要是因为超声检查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中,可鉴别患者肿块的囊性和实质性,观察患者病灶内有无钙化、单发现象,从而为手术治疗中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超声检查还可发现患者体内微小钙化强回声,从而确诊患者体内小钙化灶具体位置,降低漏诊率[4-5]。而钼靶诊断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是由于钼靶诊断无法发现患者体内微小病灶组织,从而导致其诊断结构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但钼靶诊断对阶段性线状、线状分支具有较高的可见性,因此其诊断价值还需进步一探索[6-8]。

经本次实验研究表明,乳腺癌在B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为:肿块区域呈现凹凸不平、边界不清状态、病灶周围无明显包膜、内部多呈低回声;乳腺癌在钼靶诊断中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呈现为凹陷、增厚状态,病灶呈弥散样分布,病灶组织呈现为不规则形状。同时观察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2.82%、敏感度为94.87%,特异度为80.00%,漏诊率为5.13%,误诊率为20.00%,而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68.65%、敏感度为64.86%,特异度为66.67%,漏诊率为35.14%,误诊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钼靶诊断结果和B超诊断结果相比,B超诊断在乳腺癌患者中意义更为确切,其可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敏感度、特异性,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因此在诊断方式值得推广。

[1]闫永红.X线钼靶与B超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ROC曲线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168-169.

[2]余勇.高频B超与钼靶片检查在妇女致密型乳腺癌筛查中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10):77-78.

[3]罗翠娟,陈雪玲,吴泽珊,等.彩色B超及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6,40(2):158-159.

[4]秦刚,谢玉蓉,曾畅,等.B超联合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1(9):2059-2060.

[5]巫晓红.乳腺B超与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54-56.

[6]单美慧,冷晓玲,姚雪梅,等.触诊、B超和钼靶检查判断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病灶准确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 37(1):60-63.

[7]管燕,毛有胜,欧阳伊雯,等.B超、钼靶X线及MRI对乳腺癌密度分级的对比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1): 1-4. [8]Kim JY,Jung SY,Lee S,et al.Phase 2 trial of accelerated,hypofractionated whole-breast irradiation of 39 Gy in 13 fractions followed by a tumor bed boost sequentially delivering 9 Gy in 3 fractions in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Oncology,Biology,Physics,2013,87(5): 1037-104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058

猜你喜欢

误诊率正确率B超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写字的尴尬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