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2017-07-19漆招
漆招
(萍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萍乡337055)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漆招
(萍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萍乡337055)
目的对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质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情况(DBP、SB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8.2±2.1)min和拔管时间(9.9±2.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苏醒时间(11.0±3.2)min和拔管时间(13.8±3.5)min。观察组的OAAS评分[拔管后即刻(4.4±0.3)和拔管后30 min为(5.1±0.8)]均高于对照组的OAAS评分[拔管后即刻(3.8±0.5)和拔管后30 min为(4.6±0.6)],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效果显著,可提高手术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在临床中有广泛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其术式方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较快等原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1]。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数量在持续增加,在该手术中,不仅要安全、有效,还要有较为快速的疗效、患者较快恢复意识。如若患者在拔管后能有较好的自主呼吸,则术后的并发症也会相应减少,因此,本实验对麻醉有较高的要求[2]。本次实验为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技术,选择我院接诊的60例需要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36例,
女24例,年龄29~60岁,平均(44.8±15.2)岁,体质量50~72 kg。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和心血管疾病,精神正常。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实验。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七氟烷和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本研究保障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全部研究过程的知情权,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准许下进行本研究。
1.2 方法所有患者需要在手术前12 h内禁食,4 h内禁饮。两组在麻醉之前均肌注盐酸阿托品0.3 mg,麻醉诱导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异丙酚1 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6 mg/kg,面罩给氧2 min后行经口气管插管。术中机械通气,氧流量1.5 L/min,调节呼吸10~12次/min,潮气量8~10 mL/kg,维持PETCO2在30~40 mmHg。插管固定完毕后即刻观察组吸入七氟烷,对照组吸入异氟烷,
并监测呼气末浓度,使其维持在0.6。同时微量泵连续恒速泵入盐酸瑞芬太尼0.15 μg/(kg·min),麻醉维持期间不采用单次给药。内镜操作结束,关气腹时停吸七氟烷或异氟烷,调节氧流量至5 mL/min,术毕停止泵入瑞芬太尼,静注地塞米松10 mg、甲氧氯普胺10 mg,转入PACU,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后拔出导管,不予催醒剂。
1.3 观察指标用实验监测仪监测并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气腹后5 min、手术完成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即DBP、SBP、HR)。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用苏醒质量评分(OAAS)评估苏醒质量[3],记录拔管后和拔管后30 min的苏醒质量评分,对患者的苏醒质量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寒战、烦躁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即DBP、SBP、HR)在术中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x±s)
2.2 苏醒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8.2±2.1)min,拔管时间(9.9±2.4)min;对照组苏醒时间(11.0±3.2)min,拔管时间(13.8±3.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t=4.0068,P=0.0002;拔管时间t=5.0335,P= 0.0000)。观察组拔管后即刻OAAS评分为(4.4±0.3)分,拔管后30 min为(5.1±0.8)分;对照组拔管后即刻苏醒质量评分为(3.8±0.5)分,拔管后30 min为(4.6±0.6)。两组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即刻t=5.6360,P=0.0000;拔管后30 mint=2.7386,P=0.0082)。
2.3 不良反应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反应均正常,未出现与治疗结果无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创伤小、操作简捷、并发症少的有效术式,在临床上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普外科的常规手术方式[4]。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气腹、体位、迷走神经张力增加以及心律失常等因素皆会对手术造成影响,所以其麻醉管理要求较高[5]。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手术中麻醉的安全性,以确保手术的正常进行。近年来,临床常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具有显著效果,患者苏醒迅速,拔管后能有良好的自主呼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值得信赖的麻醉方案[6-7]。七氟烷作为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麻醉起效快、患者苏醒快,且溶解度低,对心血管的抑制反应小,没有刺激性,在常用浓度下不会对心率产生影响,吸入适当浓度的七氟烷就可以产生镇静、镇痛和抑制自主反射的作用[8]。
为了研究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与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方案进行比较。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观察组和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各时点的DBP、S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手术完成后的血流动力学为例,观察组的DBP为(73.6±15.4)mmHg,SBP为(130.4±13.8)mmHg,HR为(75.3±6.6)次/min;而对照组的DBP为(76.7±15.2)mmHg,SBP为(129.7±10.9)mmHg,HR为(72.6±7.4)次/min,两组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对于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作用,等浓度的七氟烷与丙泊酚的作用相似。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异氟烷组且拔管后以及拔管后30 min的OAA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比对照组短了2.8 min和3.9 min,OAAS评分也高了0.5分以上。这说明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能使麻醉和苏醒具有可控性,加快了患者苏醒和拔管。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十分有效,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的麻醉苏醒时间、苏醒评分等指标优势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效率,同时可保障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进行麻醉的有理想选择。
[1]陈真,邱灿金.七氟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4):622-624.
[2]龚华.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口[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2):109-111.
[3]陈受琳,胡衍辉,卢俊,等.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苏醒质量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13(6):432-435.
[4]赖忠盟,林蕾,苏健生,等.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麻醉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1(5):116-117,120.
[5]龚涛武,朱昭琼,郑雪,等.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 (1):50-53.
[6]吕宝胜,王卓强,王卫,等.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7):586-590.
[7]赵伟新,王其敏.丙泊酚与七氟烷对麻醉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3,39(20):2443-2444.
[8]黄萍,周颖,张洁,等.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4,22(6): 482-486.
--临床研究--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