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2017-07-19朱寒辉

当代医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前体B型二聚体

朱寒辉

(长沙泰和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朱寒辉

(长沙泰和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目的探究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将同时期内确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合并并发症、死亡等预后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NT-proBNP(2 274.16±74.83)ng/L、D-二聚体水平(363.84±34.86)mg/mL高于对照组的(126.27±23.74)ng/L、(134.71±26.93)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NT-proBNP(3 876.42±137.69)ng/L、与D-二聚体水平(571.28±113.64)mg/mL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286.49±48.88)ng/L、(179.57±45.63)mg/mL,合并意识障碍患者NT-proBNP(5 034.61±332.27)ng/L、D-二聚体水平为(524.77±197.67)mg/mL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4 031.17±302.73)ng/L、(226.54±153.84)mg/mL,合并高血压患者NT-proBNP(4 284.05± 385.33)ng/L、D-二聚体(558.61±193.47)mg/mL高于无高血压患者(4 203.63±287.66)ng/L、(231.73±142.88)mg/mL,死亡患者NT-proBNP与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9 386.77±375.61)ng/L、(924.65±265.42)mg/mL高于存活患者(2 385.86±113.83)ng/L、(431.84±94.71)m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能够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与预后情况,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表明患者的预后情况越差,有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值得推广。

B型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预后评估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由于机体脑组织局限性缺血、坏死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脑卒症,起病突然,通常伴随着较高的并发症率、致残率、死亡率,预后较差[1-2]。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由此成为当前临床治疗中的重点工作内容。本文对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关系进行分析,为当前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将同时期内在本院确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对照组经体检检查均无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存在;观察组患者均确诊为不同程度的急性脑梗死;两组研究对象均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在清醒状态下签署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意识、沟通障碍患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及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男64例,女56例;年龄51~75岁,平均(61.27±3.74)岁。观察组男66例、女54例;年龄53~74岁,平均(62.32±3.86)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的测定,采用前瞻性对照的方式:(1)B型脑钠肽前体检测:在空腹状态下,抽取研究对象2 mL的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2)D-二聚体检测:空腹状态下取研究对象2 mL的腹静脉血并放入0.4 mL浓度为3.80%的枸橼酸钠抗凝管进行10 min的离心处理;使用由日本公司生产的Sysmex CA-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样血进行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记录检测结果;(3)根据35例观察组患者在半年内的存活情况再对其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再进行一次测定,方法与上述测定方法一致。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观察观察组患者脑梗死面积、合并并发症及半年后存活情况与NT-proBNP、D-二聚体水平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经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发现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表(x±s)

2.2 观察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对不同脑梗死面积的患者的NT-proBNP与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 876.42±137.69)ng/L、(571.28±113.64)mg/mL,小面积脑梗死患者则分别为(286.49±48.88)ng/L、(179.57±45.63)mg/mL,不同梗死面积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患者NT-proBNP、D-二聚体水平与并发症的关系合并意识障碍患者46例,无意识障碍患者74例;合并高血压患者85例、无高血压患者35例。其中,意识障碍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与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5 034.61± 332.27)ng/L、D-二聚体水平为(524.77±197.6)mg/mL,均高于无意识障碍者的(4 031.17±302.73)ng/L、(226.54± 153.84)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4 284.05±385.33)ng/L、D-二聚体(558.61±193.47)mg/mL,高于无血压患者的(4 203.63± 287.66)ng/L、(231.73±142.88)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观察组患者NT-probe、D-二聚体水平与死亡情况的关系半年后,观察组患者21例死亡,99例存活,并对其NT-proBNP、D-二聚体水平进行重新测定。结果显示,死亡患者的平均NT-proBNP与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9 386.77± 375.61)ng/L、(924.65±265.42)mg/mL,均高于存活组患者的(2 385.86±113.83)ng/L、(431.84±94.71)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掌握病情的发展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手段对其预后尤为重要。临床上对患者病情的评估通常采用CT、MRI等方法进行评定,但是在评估预后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4]。寻找有效的预后评估手段由此成为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中,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的分裂片段具有半衰期长、敏感性高及易检测等优势成为当前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两项重要指标[5]。其中,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属于BNP分裂后的N端片段,可以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展情况。由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会大量分泌,再加上患者病情发作时心室室壁张力增加,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增高情况,梗死面积越大、室壁张力越大患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也就越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的情况可通过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表现出来,D-二聚体是显示患者血栓、溶解程度的主要标志。患者出现凝血情况时,纤维蛋白降解后产生大量的D-二聚体复合物,造成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的升高[6-7]。此外,D-二聚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敏感度,在血液中的浓度不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能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脑梗死情况。随着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病情的评估中的应用,提高了医生对患者病情、发展趋势的掌握情况,对于预防患者病情恶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B型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B型脑钠肽前体与D-二聚体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合并意识障碍患者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高于无高血压患者,死亡患者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研究结果与王志杰[8]的研究基本一致,并无明显性差异。综上所述,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能够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与预后情况,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不佳,有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值得推广。

[1]庄飞.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特点的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6):215-216.

[2]陈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5,2(19):4046-4047.

[3]Naoi H,Hashimoto H,Kajimoto E,et a1.Cerebral infarctionsasmanifestationofovarianclearcell carcinoma:report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A]//International Cancer Con—ference Journal[C].Springer Japan,2013,2(4):206-210.

[4]宋丽艳,周亦,翟万庆.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RP、FG、LP (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 (10):1357-1359.

[5]高允.浅谈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质量的关系[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4-35.

[6]徐素仿,徐元宏.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及意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3): 241-242.

[7]蒋康.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2):118.

[8]王志杰.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7):66-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034

猜你喜欢

前体B型二聚体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基于B型超声的在线手势识别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B型血的忧伤你不懂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PSS4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
茶叶香气前体物研究进展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