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2017-07-19郗慧芝刘震营李萌张文

卷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调查研究问题

郗慧芝++刘震营++李萌++张文

摘 要: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愿望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对大学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大学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及对大学生的社会化,都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社团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衍生出各种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探究目前高校社团发展现状,找寻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并给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问题;调查研究;建议思考

相关文献记载,大学生参加社团已经相当普遍,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参加社团的经历,有83.24%的学生参加了学生社团,其中58.41%的学生参加了两个以上[1],这说明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的意识非常强烈,走进大学之后,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加入社团以结识好友,学习技能以充实大学生活,实现自我价值。无疑,社团对大学生各方面的促进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社团存在的漏洞也是显而易见的。

1 调查方法

笔者也曾参加过很多社团,在社团参与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根据自身感受,制定合理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各大社团的理事干事(不包括所有会员),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95份,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 由调查结果提出问题

(一)部分社团不能妥善处理社团发展与干事学习的关系,要求干事逃课办活动的事经常发生。调查问卷显示,有64.6%的社团干事曾经有被要求逃课办活动的经历,而他们中高达87.21%的同学屈从于师哥师姐的“威严”选择逃课。对学校老师进行走访咨询时,很多老师对学生逃课去参加活动表示屡见不鲜:“平时倒还好,偶尔会有一个两个的学生逃课参加活动不会影响上课,但是一到社团纳新的时候,往往一个班去一大半人,课都上不成。”对此,大部分老师表示很气愤也很无奈。在被调查的社团干事中有33.34%的人表示经常性的逃课去办活动,而其中近半数的人挂过科,即便没挂科,他们也表示对期末考试很担忧,“只能靠突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挂了”。

(二)社团的活动、素质拓展等社团其他成员的参与度不高,一般只作用于理事干事。对于社团举办的各类常规活动及素质拓展,76.3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社团的活动基本都是理事干事参加,其他会员参与很少,而另23.66%的社团干事表示自己的社团有常规授课之类的活动,会员认为自己能从中受益,参与度较好,这些社团一般为理论学习类,经常能请到老师或研究生进行授课。而公益实践类、文学艺术类以及体育休闲类等的社团活动较难引起社团会员的注意。

(三)社团的指导老师一般为挂名,真正起指导作用的较少。据调查报告显示,几乎所有的社团都有1位以上的指导老师,但是78.43%的受访者却表示没有见过指导老师甚至不知道指导老师是谁,学校每个社团配备指导老师旨在于为社团的发展出谋献策,而社团的高层理事却并未与指导老师协商好,以至于老师在社团发展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的作用,这就有可能减少社团的发展机遇。

(四)社团的换届选举存在一定的问题,“选亲不选贤”问题突出。受访者的45.34%表示自己所在社团的换届投票选举制度表现出一定的弊端,“选自己部里的”、“选跟自己关系好的”等选亲不选贤问题突出,尤其是在副部换部长主席团时更为明显,这就导致社团高层理事轻松任职,任职后又不作为,社团管理出现问题,最后制约了社团的发展。而31.29%的受访者表示所在社团换届时采用“投票+平时表现”的模式,较为公平,选出来的理事较有信服力,事实也证明这些社团大多发展的蒸蒸日上。此外还有小部分受访者表示所在社团换届完全是取决于高层理事以及指导老师的意见,对结果只能接受。

(五)、部分社团在举办活动时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利益。40.2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上自习的时候经常会受到社团活动的打扰,“想好好上个自习都没法安心,进来一伙人黑板上写个有活动就能把上自习的人轰出去”同学不满的抱怨說。尤其在社团活动开展的月份,上自习基本上找不到空教室,就算找到教室上自习也会被旁边教室锣鼓震天的响声影响,而且部分社团的理事干事的态度极其恶劣,引起同学们的不满。

(六)、社团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发展内容杂七杂八。一般社团的命名都揭示了社团的主题,但是碍于主题和方向的限制,有些社团会另加一些与本社团方向无关的事情,比如一个做学术的社团搞起了营销大赛,这就不合常理了,而且,社团会另加的一些活动往往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比较受同学们欢迎的,这就有可能使辅助的活动变成了主要活动,社团应该推广和举办的活动和文化,因为其比较冷门或者很难而变成次要的甚至停止。

3 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社团的监督机制,加强社团联合会对社团的帮助和监督,对社团的各方面,包括理事干事的满意程度,会员参与度,活动质量等进行评分,评分过低的进行整改;对逃课现象严加整顿,对社团的领导者进行思想教育,从源头上整治本末倒置的不正之风。

(二)在社团的人才培养载体建设上着眼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2],使教师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在第二课堂上让教师与学生走到一起,实现课本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自我需求、社团需求、学校需求和社会需求四者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管理,实现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根据社团性质,人才需求等自身情况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人才选拔制度,着重选拔对社团发展有贡献的、自身能力足够学习工作两不误的、眼光独到有思想的实干家而不是只会油嘴滑舌的空架子。

(四)社团内部成员有必要加强服务能力和态度,遵守学校的规定,多为同学们着想,身为社团成员,一言一行都会被带上社团的标签,提高成员自身的素质也是提高社团的整体水平的重要部分。

(五)社团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不断坚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社团成立的目的和初衷,将该推广的文化推广好,该举办的活动办好,而不是什么流行什么火爆去做什么,一个优秀的社团必然是有自己独特文化和内涵的社团。

(五)社团发展要有自己的蓝图,明白自己社团的发展路径,做好短期规划,贴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创新自己,对较好的活动予以保留,根据学生的需要创新创办新活动,社团负责人要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为自己社团的发展壮大多多争取机会。

4 总结

当代大学社团已不是单纯的发展兴趣爱好的地方,它对大学生的人格养成,社会化的磨练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创造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当然,河有两岸,事有两面[3],如果社团不能起到积极带头的作用,反而给逃课、不学习甚至为非作歹提供了一个机会或者借口,那么这个社团的存在无疑是一颗毒瘤,为学习为社会培养蛀虫,在社团发展过程中,社团负责人以及学校相关部门有义务及时指点迷津,正视社团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举措,引领社团积极健康发展,真正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石向实,陈晓慧.当代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104-107.

[2]谢超,尤雯文.基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机制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53-158.

[3]刘孟奇.关于大学生参加校内社团活动积极作用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2,(08):79+60.

猜你喜欢

大学生社团调查研究问题
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探究
论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