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坚韧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2017-07-19陈美红陈文霞王海霞李双福曾少奇
陈美红 陈文霞 王海霞 李双福 曾少奇
摘 要:目的:研究大学生坚韧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方法:采取方便取样并运用坚韧人格量表、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3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坚韧人格、网络利他行为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为网络利他行为能直接通过坚韧人格进行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坚韧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一结果可以改善大学生网络环境,促进更多的利他行为发生,在正确引导大学生做出利他行为的道路上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坚韧人格;网络利他行为
基金项目: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201610394009)
1 引言
网络利他行为是自愿行为,是在网络背景下帮助者没有明显的自私的意图且为了让他人得到帮助的行为[1]。王小璐和风笑天指出,网络人际交往空间的隐蔽性较好的避免了“责任扩散”的可能性,由于网络中助人者的增多,利他行为也一定会增多 [2]。人格作为一种综合的心理品质,他能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 [3]。很多研究者认为人格和利他行为有一定的关系,即存在一种利他人格[4]。有研究表明,具有共情能力、较高的积极情绪性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容易关心他人,与此同时利他行为也会因此增多[5]。Kobasa认为坚韧性可分为承诺、控制和挑战三个彼此联系的部分 [6]。坚韧性强的人拥有更强的求知欲,并且能够发现事物的乐趣和内涵。而且,他们认为他们的所想、所言、所为能够改变周围将要发生的事件。具有坚韧人格的个体,能保持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面对特殊状况或艰难险阻时能发挥出明显的控制能力和预见能力,并能够维持一种积极向上、坚定不移、专注投入的认知和情感状态[7]。个体具有较高倾向的坚韧人格品质,是否可以增加虚拟空间中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频率呢?
综上所述,具有积极的人格特质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坚韧人格作为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并且拥有高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与现实利他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网络利他行为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扩展方式,郑显亮指出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行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在网络背景下,坚韧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本研究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福州地区大学生,一共发放问卷320份,收回问卷290份,回收率为90.62%。其中无效问卷20份,最后剩余有效问卷270份,有效率为93.10%。
2.2 研究工具
2.2.1坚韧人格量表
采用由卢国华和梁宝勇编制的坚韧人格量表,量表由四个维度组成,分别对应投入、挑战、韧性和控制,一共27个项目,运用四点计分,分为四个等级从“完全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4分),該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2.2.2网络利他行为问卷
采用郑显亮于2010年编制的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网络利他行为问卷,一共有26个项目,分为4个维度,分别是:网络分享、网络支持、网络提醒和网络指导,并且采用四点记分。所得分数越高,说明越倾向于表现网络利他行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3 结果
3.1 坚韧人格、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坚韧人格和网络利他行为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由此可得出坚韧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相关。(见表一)
3.2 坚韧人格各因子与网络利他行为总分的回归分析
以坚韧人格总分和它各个维度为自变量,网络利他行为总分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得出坚韧人格的总分与各维度都进入回归方程,因此能够得出坚韧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相当突出的结论,以及坚韧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有着非常明显的预测作用。
4 讨论
经相关分析得出结论,网络利他行为与坚韧人格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坚韧人格能够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坚韧人格属于乐观向上的人格特质,David GM等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特质对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作用,郑显亮指出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行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进而本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正向的人格特质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能够拓展至网络环境下[8][9]。自变量为坚韧人格总分和它的每个维度,网络利他行为总分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得出坚韧人格的总分与各维度都进入回归方程,因此能够得出坚韧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相当突出的结论,和坚韧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有着非常明显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庆红,樊富珉.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49-51.
[2] 王小璐,风笑天。2004.网络中的青少年利他行为新探。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8(55),16.
[3] 刘莉. 大学生道德自我概念对利他行为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3.
[4] 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1.24(2):202-204
[5] Eisenberg N,Miller P.The role of sympathy and altru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in helping:a reexamin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8,57:103-115
[6] David G M.Myers.Social psychology.Beijing:Post& Telecom Press,2005.475-519
[7] Florian V,Mikulincer M,Taubman O.Does hardiness contribute to mental health during a stressful real-life situation? The roles of appraisal and coping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8(4):68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