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面观测中季节交换时的问题浅析

2017-07-19范佳文刘洪林仲淙舜吴欢峰

中国市场 2017年19期
关键词:积云天气现象降雪

范佳文+刘洪林+仲淙舜+吴欢峰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在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春季和秋季的时间比较短,天气情况变化无常,文章根据季节的特点,以春季和秋季的交替为例,联系地面观测工作,经过观察后了解到气象要素观测编报应该注意的问题、突發事件的解决办法和地面遥测设备的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减少错误的情况,减少资料的缺测率,使测报更准确更有质量。

[关键词]地面观测;季节交换;气象要素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210

1气象要素之一——云的观测记录与编报

在对春季和秋季云的观测时必须意识到普通云和对流云的差别,不可以只根据月份来区分,总是认为四月份应该开始记录普通性云,十月份开始记录对流性云。参照有关气象预测的文件,积云性层积云是由积云、积雨云由于上面有稳定气层而扩展,还有可能云顶下榻平衍才形成的;积云性高积云是由积雨云、浓积云延展才形成的,积云性层级云在晚上也能不通过积云阶段直接凝结形成。积云性积云层、积云性高积云是气层由不稳定向不稳定转化,对流减弱的标志,拿新疆来说,大多数出现在春季和夏季。

2天气现象的观测编报

(1)冰、霜、雪。在各个季节交替时,应该做好冰、霜、雪等天气现象的记录,尤其是北疆地区的春季,在度过了稳定积雪、结冰、霜这一阶段后,观测的工作人员在观测时很容易产生麻痹的心理,以至于预审员月末常常要根据最低气温和最低低温来确定记录存不存在多记和漏记等现象,所以,观测员每天早上和晚上必须认真观察,一旦露天有冰的现象发生时,就应该记结冰,只要蒸发器内结冰就记为结冰;在观测场或者是观测场附近的自然地面上或者是地面植物上生成霜,不管它的范围大小都记为霜,但是如果只有个别特别低洼或者测场附近的金属物上有霜,其他的地方都没有霜就不能表明自然地面或者地面植物,不能记为有霜;早上八点有积雪时,不能漏发925重要天气现象组。

(2)雨凇与电线积冰。在各个季节交替时,总是会出现冻雨或雨加雨天气,如果气温一旦降低就会出现雨凇。一定要注意到天气现象栏中的雨凇和电线积冰记事栏的记录观测的范围不同,所以记录的结果有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天气现象栏是根据观测气象台附近的地面和物体上有没有积冰来进行记录。总体上来看就是:电线积冰有记录,天气现象必须有;另外,天气现象有记录,电线积冰不一定发生。一样的天气现象起止时间可以等于也可以大于电线积冰的起止时间,就是不能小于电线积冰的时间。所以,在换季的时间内要注意不发生这样记录的矛盾。

(3)降水降雪量观测及记录处理。春季和秋季主要是下雨,有时候也会下雪、雨加雪,固态降水量传感器会出现漏斗堵塞或者固态降水在降水的同时会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自动站记录的过程的总量和人工雨量筒观测到的结果的差值百分率和其他正常时候差不多,就可以按照正常情况处理;但是如果自动站记录的降水量很小或者是严重滞后,就应该马上给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和大型蒸发传感器加盖,还要在气薄-1和值班日记中写上加盖的时间,在这个时段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当作缺测处理。值班人员应该及时测量雨量器里的降水量,来提供发报,与此同时还要每小时更新记录,来确保上传文件的正确性。对文件每个月还应该进行维护,发现有漏洞,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解答》的内容进行修复,这样才能保证月气象数据的准确性。

(4)观测风速风向。春季和秋季因为有雾或者是液态降水,比较潮湿,温度也不高,风的感应器很容易被冻住。需要注意的是,人工站电接风向风速仪、自动站风向风速传感器是不是能够自由转动,尤其是风度记录器是不是持续出现化平线、自动站各项风速是不是持续为0、风向持续为某一个固定的数值等不正常的现象,这就要求值班人员每隔一个小时要观测一分钟的数据,如果发现数值出现差错就应该是马上对仪器进行维修再补测数据,不要耽误发报和小时数据的上传。

(5)视程障碍现象。在季节变化时段,尤其是观测春季的清雾、雾,秋季的扬沙、沙尘暴,应该着重记录起止时间和最小能见度,航危报、重要天气报的编发和灾害的调查。在天气发生之前就要对仪器金子能够维护,比如在沙尘暴来临之前,辐射仪器要加盖;沙尘暴过后要立刻打扫仪器,更换湿球纱布,清扫观测场附近的沙子,辐射仪器要取盖并打扫干净。

(6)降雪加密报的编发。降雪加密报是前些年开始启动的一项业务。台站一旦下雪,而且气薄-1中记录了积雪符号时,就要开始降雪加密观测,因为冬季有一定的积雪,所以这是不容易被忘记的,但是在降雪不稳定,积雪容易融化的春秋季就有可能被忘记。在启动降雪加密观测后,一旦碰到了降雪还没有停止,但是积雪已经开始融化的情况时,只要还在降雪,就要继续进行积雪机密观测,一直到降雪停止24小时之间没有再降雪,才可以停止降雪加密观测。降雪停止24小时之间的各个时次要正常进行降雪加密观测,24小时后才可以停止。如果停止降雪了但是台站还有积雪,在停止加密观测的第二天的七点再追加一次测量雪深,如果没有新的降雪,后面就不用载测雪深。另外,积雪还没融化完时,即便是下雨,也不能停止观测编报。

(7)观测地温、草温。铂电阻地面温度传感器即使被积雪埋住还能继续工作,但是需要在观测簿上做上标记,由于记录缺测时人工站和自动站的替代,备注就要尽可能地细致,最好精确到分钟;在春秋季,如果降雪没有盖住草层时,就要接着进行草温测试。但是如果积雪盖住草层时,把传感器放在原来位置的雪面上,测量现在的雪面温度,还要在观测簿中标记上起止日期。在积雪融化后,还要继续观测草温。

3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

自动站的应急管理主要是预防,其次是事后处理。第一,台站应该建立而且要严格执行应急处理流程和制度。对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解决,解决不了的要上报到有关部门来帮助解决。第二,值班工作人员碰到仪器有故障、电压不正常、通信不方便等的情况时,应该冷静,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可以手工编报也可以备份微机,首先确保报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找出仪器故障的原因,还可以发动油机或者启动备份线路,确保数据文报能准确地传输。第三,工作人员要非常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学习相关的技术和一些文件等,准守工作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做好自动站数据的保护工作,如果有问题要早发现早解决。

4维护仪器设备和场地

(1)地温场地的维护。在积雪完全融化后,地温场土壤会比较潮湿,在保证场地水平,没有积水,夜间不守班的台站,要注意温度表不要陷入泥中被冻住。在值班室要观察地面温度传感器和浅层地温传感器的埋设情况,打扫表面的脏物,浅层地温安装支架的零标志线要与地面平行。注意检查深层地温管套内有没有积水,如果有积水,要立刻处理掉,一旦经常出现积水,就应该仔细检查原因,及时修理。

(2)风向风速器的维护。注意风向、风速传感器是不是能自由转动,尤其是在下雨或雨加雪天气时温度比较低,要注意是不是被冻住。

(3)雨量器的维护。雨量传感器要定期检查,最长时间间隔为一个月,要清扫干净避免堵塞管道。翻斗内有脏物,可以用水直接冲洗;维护时要断开信号连接线,而且要保证没有错误操作。

5结论

综上所述,在春秋季节,要加强基层理论和设备维护知识的学习,每个月定期对自动站设备等进行检查和维修,每年定期对电缆等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老化、损伤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修补,保证记录的准确性,这就要加强对老化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除此之外,还要严格准守应急处理的工作流程,定期模拟演练各种故障,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减少错情,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积云天气现象降雪
《奇怪的天气:关于天气的50个秘密》
WRF模式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南海土台风“Ryan”模拟的影响研究
与龙卷风共舞
积云——晴天的使者
Warning signs of an approaching hurricane
天气现象的隐喻化方式分析
川西高原东部两次连续强降雪过程对比分析
2016年1月19~21日山南地区南部一次降雪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