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示教学法助场景式培训化繁为简

2017-07-19叶敬秋

培训 2017年3期
关键词:讲师教学法教学内容

叶敬秋

与“说教式”教学相比,演示教学使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更能拓展学员思路。

在培训课堂上,讲师提供实际运用知识、技术或技能的现实场景给学习者,让这些直观的感性材料在学员大脑中形成映像,进而通过加工和过滤,形成新知。这种把真实情景在课堂中直接呈现给学员的教学法即是演示教学法。因其直观、易于理解的特点,演示教学法得到了大部分学员的认可并被广泛应用。

通过实物、图像、教具或现场操作等方法,演示教学法可进行示范教学,向学员介绍技术技能、操作流程、工作过程或加工程序等教学内容。简单而言,演示教学就是讲师“做给学员看”。与说教式教学相比,演示教学使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更能拓展学员思路。

分门别类聚焦适用场景

演示教学法主要针对学员三种技能的提升——动作技能、心智技能和统合技能(见图表1)。动作技能通常表现在外部行动上,强调动作的一致性;心智技能大多表现在理念层面,包括感知、想象和思维等;统合技能包含了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共同特点但又与两者不尽相同,在动作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内容上却并不具备“标准性”,它的内容体现的是一个“客观规律”的总结,对学员的工作有直接、实际的指导。

三种技能密切相连,没有明显区别,只是在“动作”的表现形式上有差异:外在或内在。越是倾向于动作技能内容的演示教学,对显性的动作展示和表现越为突出;越是倾向于心智技能内容的演示教学,对应用情景的发掘越为重视。因此,演示教学一般适用于特定的学习场景,分别是示范标准化操作、提炼经验融于行为、学习心智技能的重难点。

示范标准化操作

标准化操作一般都属于动作技能,在一些标准化操作的教学中,讲师往往可以使用演示教学法。标准化的操作要求操作者(学员)必须按照标准的作业进行操作,以满足工作要求。例如,心肺复苏国际标准操作流程、汽车轮胎气压的检查等对学员动作规范要求较高,为了减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偏差,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做正确的示范,或用其他方式进行展示。

标准的演示可提高学员学习的准确性,具有操作标准的学习内容都可以采用演示教学法。

提炼经验,融于行为

行为化的经验技能是一种统合技能。它指的是讲师把一些隐性的经验提炼成可以直接操作的步骤、技巧或工具,供学员直接借鉴、引用及反复练习,如魔力演讲开场四步骤、员工辅导面谈的步骤等。

这些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作的技能学习需要加入讲师和实物(图示)的示范,让学员观察示范时讲师的行为和反应,然后为他们提供模仿学习的机会。学员在模仿的过程中可获得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学习心智技能的重难点

在学习心智技能的过程中,有些内容并不容易直接引用,如引导式面谈的五原则(表达同理心,察觉行为后果,避免发生争辩,参考新的观点,支持个人的决定)、隐性负债调查的“六看”、养殖项目的贷前现场调查等。这些内容看起来很直观,但应用到工作场景中较为复杂,很难掌握,特别是每个步骤中的关键细节,其中的要点、难点无法通过口述让学员直接感受和体会到。对于这些内容的课堂演示,能把工作实际场景带到课堂中,让学員身临其境地感受和思考,感悟学习的难点并找到关键的应用要点。

实施演示教学的三种形式

演示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展示启发学员的感知过程,唤醒学员对某一问题的认知。实际教学中运用的演示教学法主要有三种形式。

课堂现场示范

课堂现场示范类似于岗位中的师傅带徒弟,是一个“你想让学员如何做,就先做给他看”的过程。课堂现场示范一般要求由讲师本人完成,因此,它是对讲师的操作水平和专业要求最高的一种演示方式。讲师可按照三个步骤来设计和实施示范教学。

第一步,选择适合在课堂示范的教学内容,并对内容本身及其实际应用场景加以熟悉。例如,我们要教授批评的原则、扇面点钞操作流程、正式授权给下属的步骤等内容,讲师应该精通这些内容及其应用场景并反复练习如何示范。

第二步,剧本的编写和课堂的展示。示范教学内容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教授动作技能和统合技能类别的内容,如某个技术的操作过程,这种内容的教学讲师可直接在课堂示范,但事先需要反复练习并准备好教具。另一种内容是心智技能类别,一般指的是已归纳的核心要点、注意事项等,这种内容的教学讲师需要以一个与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为背景,事先编排好事件中角色的动作、情绪、台词等,学习的要点都要在这些动作、情绪、台词中体现出来;教学中,讲师需要先向学员讲清案例基本背景,然后再“演”出来让学员观察和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课堂现场示范一般要求由讲师本人完成,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他人进行示范,需事先提出明确要求,或让示范者反复练习后才可做演示。无论是正面示范还是反面示范,都不能随意发挥。

第三步,学员的引导与示范后的总结。示范教学的过程中,学员仅仅是观察者,因此,我们需要促动他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和应用。示范结束后,可通过以下问题(供参考)获得信息、归纳结论和指导行动:

·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步骤、要点)?

·如果你是当事人,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需要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实际工作中实施起来会有哪些挑战?如何解决?

最后,结合学员的回答以及对演示过程的回忆导出结论,并进行总结。

视频呈现

为了减少课堂上现场示范带来的不可确定的风险,演示教学法中的“示范”可以用视频的方式代替,即把要示范的部分拍成视频。因此,演示教学法使用的视频应该是根据教学内容“定制”的视频,不能用影视作品等代替(除非作品中的情节与教学内容完全吻合,如演示某项技术、某个工作原理),一般情况下视频都需要专门拍摄。

演示教学视频的内容不是一个简单的视频故事或案例背景,它需要在情节中包含教学的结论。该视频内容分为两种,一种为演示动作技能和统合技能类别的内容,如工作流程、技术操作过程,这种视频应尽可能采取实景拍摄,让学员切实看到具体细节。

另一种为心智技能类别的内容,如核心要点、注意事项等。讲师需要根据这些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采集一个真实的案例作为剧本编写的依据,并设计视频的背景、人物、事件经过和解决过程等。同时,在视频里人物事件的细节中融入核心要点、注意事项的具体做法,可以拍摄一段完全符合“做法”的视频故事,也可以再拍摄一段完全不符合“做法”的视频故事,以便形成教学对比。每段视频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为最佳,最长不能超过8分钟。视频在课堂中的教学步骤与示范教学的步骤基本相同。

图片或动画展示

图片或动画展示的内容编排与视频演示教学的内容编排较为类似。但图片和动画演示多用于步骤、流程等教学内容,把枯燥、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生动的直观图示或动画,给学员带来视觉刺激。

根据不同的技能类别,图片或动画展示设计的基本策略也有区别(见图表2)。在演示教学中,图片或动画展示的难度在于前期的设计和制作,在课堂中的教学比较简单。课堂上,讲师应尽可能避免“播放式”的告知模式,在讲解的过程中可适当穿插自身的行为示范或案例论证补充,促进学员的记忆与思考。

演示教学法在教学手法上看起来较为简单,容易导致很多讲师的忽视,在课堂上只是“走了过场”。毫不夸张地说,做好演示教学法甚至要“形式大于内容”,才能把演示“演”到学员心灵深处。

演示结束后,这段内容的学习并没有结束。演示教学只是讲师在课堂中创设了一个反思的情境,仅仅是一个让学员深入认识学习内容的过程。即便在演示中得出答案,也并不意味着问题本身得到了解决,学员的行为、心态不可能单纯依据“正面和反面”的示范而改变。因此,在演示结束后,讲师还需要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个练习的情景,让学员加以练习,必要时还可以让学员再次尝试错误做法,引导其反思,强化演示教学的成果。

猜你喜欢

讲师教学法教学内容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许珂作品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肥豆豆的一天
“戈德堡今天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