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

2017-07-19伍绮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4期
关键词:面罩呼吸衰竭呼吸机

伍绮荷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台山 529200)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

伍绮荷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台山 529200)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了无创呼吸机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HR、R及动脉血PaO2、SPO2、PaCO2、pH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专科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加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发病原因包括空气污染、吸烟、感染、肺发育不良等,急性加重期往往伴有重症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1~2]。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传统方法是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由于创伤较大,不少患者或家属拒绝使用。无创呼吸机可以通过双水平气道正压进行通气,近年来逐步开展使用。我院在开展使用过程中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为(72.6±4.2)岁;PaCO285~112 mm Hg,平均(95.7±8.6)mm Hg;pH值为(7.20± 0.04)。排除患有其他严重合并症而影响研究结果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3]。此外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吸氧治疗,调整患者体位保持舒适,带面罩,系头带,连接氧气运送管道,设置呼吸机吸气压7~18 cm H2O,将氧气流量调节为5~6 L/m in。密切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和呼吸变化[4]。

1.2.2 护理方法(1)呼吸锻炼:慢肺阻患者膈肌容易疲劳,因此要增加膈肌功能锻炼,提高肺功能,增加通气量;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患者取站位或半卧位,身体微微前倾,手放在腹部,进行深而慢的吸气训练,持续吸气6~10 s,而后缓慢呼气,重复以上步骤,15m in/次,3次/d。(2)心理干预:患者可因病情严重、家庭负担等伴有焦虑、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差,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转归,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保持足够的耐心,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倾听患者主诉,适时给予开导和安慰,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3)呼吸机使用:使用前清理患者口鼻腔,选择合适的面罩并妥善固定,及时消毒和清洁供氧面罩和导管,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换气、通气障碍,及时进行积极处理,若面罩压迫导致患者皮肤损伤、漏气误吸等情况应及时调整面罩,避免产生并发症。(4)病情监测:监测患者生命征,定时复查血气分析,发现异常值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护理干预后患者PaCO2、PaO2、SPO2、pH、HR、R等各项指标的差异[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HR、R及动脉血液PaO2、SPO2、PaCO2、pH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HR、RR及动脉血气观察指标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HR、RR及动脉血气观察指标对比(±s)

组别HR(次/m in)R(次/min)PaO2(mm Hg)SPO2(mm Hg)PaCO2(mm Hg)pH干预前干预后t P 119.1±4.2 80.2±2.5 8.546 0.045 31.4±3.3 17.5±6.1 9.263 0.035 52.6±2.3 82.9±2.7 9.874 0.042 69.3±11.1 95.0±4.4 8.748 0.043 49.9±12.4 40.1±1.4 9.026 0.038 7.27±0.03 7.37±0.06 8.024 0.048

3 讨论

因疾病的特殊性,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需求。本研究中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呼吸锻炼、心理干预、呼吸机使用、病情监测等内容,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人”为中心,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使患者生理、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顺利开展,保持呼吸道畅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肺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5]。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患者HR、R、PaO2、SPO2、PaCO2、pH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说明有效的护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增加疗效。综上所述,综合性专科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加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1]陈丽芳,李秋屏,黄瑞英,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及观察护理[J].广东医学,2011,32 (19):2613-2615

[2]许霞.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 (26):256

[3]乔红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0):947-948

[4]杨帆.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27):143-143

[5]吴文娅.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2):7127-7128

R47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4.085

2017-03-16)

猜你喜欢

面罩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理想面罩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