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区给予癌症晚期患者社区干预对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提高*

2017-07-19曾主平江卫群陈碧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4期
关键词:癌症社区满意度

曾主平 江卫群 陈碧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深圳 518105)

基于社区给予癌症晚期患者社区干预对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提高*

曾主平 江卫群 陈碧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深圳 518105)

目的:探讨基于社区给予癌症晚期患者社区干预对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提高。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本社区管辖5家社区200例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随访组,分别采取社区干预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随访组(93.00%vs74.00%,P<0.05)。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随访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晚期患者实施社区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干预满意度。

癌症晚期;社区干预;生活质量

癌症为目前影响人们健康主要疾病之一,为导致临床患者死亡第2大类疾病,近年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并趋向年轻化。癌症发病具有隐匿性,在患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后往往进入中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治疗机会[1]。对于癌症晚期患者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社区服务中心为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主要医疗机构,为探究社区干预在癌症晚期患者中干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本社区管辖5家社区200例癌症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随访组,每组100例。患者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晚期癌症;患者均行姑息治疗;患者均在医师和护理人员告知下自愿配合完成本次研究;排除意识障碍、干预期间退出患者。干预组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40~72岁,平均(58.2±6.2)岁;呼吸系统肿瘤32例,消化系统肿瘤29例,泌尿系统肿瘤18例,颅脑肿瘤10例,血液系统肿瘤9例,其它2例。随访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41~75岁,平均(58.5±6.4)岁;呼吸系统肿瘤31例,消化系统肿瘤28例,泌尿系统肿瘤15例,颅脑肿瘤12例,血液系统肿瘤11例,其它3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分组有可比性。

1.2 方法随访组患者采用常规随访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社区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积极交流:与入组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对患者疾病、机体状况、兴趣、爱好、文化程度、知识背景等进行充分了解,评估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心理状况、生活态度等,针对性予以干预。(2)健康指导:围绕疾病提供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和健康认知度,减轻患者对疾病过分担忧、紧张和恐惧。(3)心理干预:通过沟通了解及心理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存在或可能存在不良心理进行针对性疏导,保持患者积极乐观心态。(4)护患座谈会:召集肿瘤患者共同聚集,相互分享战胜肿瘤信心、经验,并通过护患联谊、患者交流等方式给予患者温暖、安慰和鼓励,提高患者情感支持。(5)社会支持:发动患者家属、朋友给予患者关爱和鼓励,提高患者认知度,激发患者对健康渴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两组患者连续干预或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1)干预满意度:参照医护护理结局评分,制定干预满意度问卷,干预结束后由患者或家属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2)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评估,对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情绪功能进行评估,每项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2]。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s)表示QLQ评分,t检验,率表示干预满意度,χ2检验,设定检验标准α=0.05,如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患者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随访组(93.00%vs 74.00%,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随访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n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干预组随访组t值P值100 100 78.6±8.4 71.3±9.3 5.825 1 0.000 0 83.4±7.5 76.2±9.5 5.948 6 0.000 0 88.6±6.3 79.4±8.8 8.500 7 0.000 0 83.1±9.7 76.8±8.9 4.785 7 0.000 0 84.4±6.7 78.2±9.3 5.409 1 0.000 0

3 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改变,临床检测技术提高,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显著升高,为影响人们健康主要疾病之一。肿瘤发病具有隐匿性,在表现出相关临床症状后患者才能引起重视,往往已进入中晚期,已发生淋巴、组织、器官等转移,失去最佳手术治疗机会[3]。肿瘤晚期患者常常选择保守性姑息治疗,但放化疗等措施可显著增加患者治疗痛苦,加之肿瘤本身引起疼痛等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临床提倡对肿瘤晚期患者治疗应以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社区为晚期肿瘤患者干预主要医疗结构,在肿瘤患者治疗、生活中能给予很大程度支持和帮助。但常规社区干预针对患者进行常规随访,需要患者主动进入社区接受健康教育和病情了解,受到患者自主、信赖等多因素影响,难以获得满意随访效果。社区干预应立足与社区干预便捷性、优越性,对患者主动实施干预,同时将单纯围绕疾病随访干预措施,扩展到对患者情感、心理、健康等进行综合性干预,可显著提高干预效果和干预质量。本研究针对社区肿瘤晚期患者实施社区干预,通过对患者健康指导、心理干预、情感、依从性等多方面进行干预,相对常规随访患者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0.05)。临床研究指出,肿瘤晚期患者相对高端治疗技术,更多需要精神、心理支持,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可协助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更为显著效果[5]。同时社区干预基于社区实施,便于对患者进行统一管理和干预,能有效保持干预措施和计划长时间实施。本次研究另得出,干预组患者干预满意度显著于随访组(P<0.05)。综上所述,癌症晚期患者实施社区干预,通过对健康指导、心理干预、情感支持等综合性干预后,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干预满意度。

[1]姚梅梅,周丽凤,王欣国.舒缓疗护在社区居家晚期肿瘤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0):2477-2479

[2]陈涛,陈越.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家庭医生制舒缓疗护的满意度现况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5,31(12):1644-1646

[3]黄建萍,毛伯根.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预测的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4,29(17):6-8

[4]缪俊,曹文群,王晓燕,等.上海市某社区肿瘤病人及其家属社区照护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9):2386-2390

[5]瞿国英,郁爱平.外周血游离DNA作为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展望和生物学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9):1234-1236

R473.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4.082

2017-03-17)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社会公益项目(编号:2015267)

猜你喜欢

癌症社区满意度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社区大作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3D打印社区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