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治疗LIDP的效果观察

2017-07-19王涛李武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4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手法腰椎

王涛 李武强

(河南省三门峡市颈肩腰腿痛医院颈腰科三门峡 472000)

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治疗LIDP的效果观察

王涛 李武强

(河南省三门峡市颈肩腰腿痛医院颈腰科三门峡 472000)

目的:观察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LID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采用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应用于LIDP的治疗,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发于中老年,发作具有反复性,通常伴有疼痛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治疗主要为输液、针灸以及推拿等,短期疗效明显,但长期效果不理想。研究开发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同时能显著降低因开放手术带给患者创伤的新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研究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治疗LIDP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LIDP患者120例,均伴有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肌力下降,直腿抬高试验及其加强试验阳性,不同程度的排尿无力,腰痛等症状,并经CT和MRI检查确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7±5.2)岁;平均病程(23.5±2.5)d。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6.1±5.3)岁;平均病程(23.9±2.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腰椎结核、腰椎椎管狭窄等非LIDP所致的腰腿疼痛者;具有腰椎手术史者;伴有精神病且不能配合治疗者;妊娠期妇女等。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主要为整脊手法。观察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对需治疗的神经予以阻滞,在患侧选择进针位置,予以常规消毒,采用10 cm长的7号腰麻针缓慢进针,若触及横突,则稍微退针,调整进针位置,至椎间孔附近,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入2%利多卡因4m l、Vit B121mg、曲安奈德20mg、生理盐水20m l。采用同样方法对其余神经进行阻滞治疗,完成后卧床休息1 h,1次/3 d,10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活动自如为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活动功能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活动功能均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1]。(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总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60 60 t P 7.4±1.8 7.5±1.7 0.982 1.023 1.2±0.1*#2.8±0.6*5.013 0.014

3 讨论

LIDP常以腰痛、腿麻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原因多为机体受外伤或出现关节退变等而使腰椎间盘变性导致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若治疗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LIDP的临床疼痛症状主要是由于神经根炎症以及机械压迫共同引起的,两种因素在痛觉产生过程中作用机制不同[2~3]。以往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给予手法治疗、按摩治疗、针灸治疗以及药物消炎镇痛治疗等,但对前期患者治疗效果不佳[4]。

保守治疗LIDP的主要目的为缓解神经根的炎性刺激或压迫,其炎症反应大多集中在突出的椎间盘附近。椎旁神经阻滞能把药物直接快速作用于神经周围,不仅可以将部分药物经椎间孔作用于小关节周围及椎间孔内,还可将部分药物由椎间孔进入侧隐窝、硬膜外腔,进而高效作用于炎症反应区域,更大程度的切断因疼痛带来的恶性循环,并能够加快血液流速,营养神经,快速有效的减轻机体疼痛。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治疗LIDP效果更佳。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更有助于改变患者疼痛症状。综上所述,腰椎旁神经阻滞结合手法应用于LIDP的治疗中,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1]段红光,郭玉娜,耿宏,等.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或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6):4234-4236

[2]犹云德,付德佳.腰椎旁神经阻滞加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97-97

[3]徐明奎.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39(10):948-949

[4]张海军,张万海,高越.椎旁臭氧注射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2,33(2):157-158

R681.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4.078

2017-03-17)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手法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层递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七步洗手法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