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前专业数码钢琴课教材分析与内容选择
2017-07-18张健影
张健影
摘要:教材是实施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于教材的选择结果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无法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教学。从培养目标上看,钢琴这门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培养的不是专业钢琴演奏人才,而是适应幼教岗位的一门专项技能。专业音乐院校的钢琴课程已经有了较为成熟完善的一套教学体系,但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现在并无一个统一完善的体系和标准,对于教材的选择则是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因此要抓住核心教学目标,从教学对象的特点着手,逐步完善教材体系。
关键词:学前专业 数码钢琴教材 内容选择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1-0128-02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然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有着自己的特点,其钢琴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于艺术专业,因此在教材和内容的选择上也不同于专业艺术院校。目前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材纷繁众多,而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却尚无一个完善的体系。
一、学前专业常见数码钢琴集体课教材
钢琴作品曲库浩瀚如海,专门为学前教育所编写的教材,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基本技巧部分和儿歌弹唱部分。常见教材将内容归类总结,大致分为三类:
(一)以弹奏技巧作为单元划分的教材
将钢琴弹奏中的基本奏法和技术技巧按由简至难,由浅及深的原则进行编写。每个单元围绕一种技术训练设置。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钢琴实用教程》(主编陈星、卢悦)为例,教材面向师范院校,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及音乐舞蹈专业,旨在更好地将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包含三个部分内容:
1.基本知识介绍。介绍钢琴的构造,钢琴基本弹奏姿势和手型配以图片。
2.钢琴技巧训练部分。分成20个单元进行,内容包括了非连音奏法、连音奏法、双音和弦、跳音奏法、小连线奏法、音阶和琶音练习、半音阶、装饰音及八度练习等。每个单元安排了基本小练习、练习曲、乐曲和四手联弹。
3.儿歌即兴伴奏部分。包括和弦、调式,和弦连接和配奏方法的基本理论,附录了大量的新儿歌简谱,增加了实例训练部分。
笔者认为此套教材难度适中,选取经典流行、耳熟能详的曲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曲目内容由浅及深,较容易掌握,适用于没有钢琴基础的初学者。这本教材对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来说,音阶琶音、八度音和装饰音的练习有些偏难,即兴伴奏理论知识被简化,在曲目选择上应有所筛选和减少。
(二)以调式调性作为单元划分的教材
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调式作为主题,编配相应的练习曲目。以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钢琴基础教程》(杨芃主编)为例,系高等教育“十二五”学前教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教材编写于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深化师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地院校一线教师的意见,培养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人才。此教材分为基本技巧和儿童歌曲简易伴奏上下两篇:
上篇14个单元包括:钢琴基本知识、钢琴基本弹奏法,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调式,包括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曲和乐曲共涉及两升两降内的八个调式。
下篇9个单元包括:即兴伴奏的基本理论,和声与伴奏音型,终止式及前奏、间奏、尾声的编配等内容。
笔者认为此套教材的特点是以调式为每课的主题,围绕一个中心调式,选取音阶琶音、练习曲以及多首乐曲,学生在初学钢琴时就熟悉了调式调性及转调的概念。
(三)从篇幅和曲目难易程度进行综合单元划分的教材
综合了基本弹奏法、弹奏技巧,将作品篇幅由小至大、由简至难科学安排。以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钢琴》为例(沈秋鸿主编),该教材专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在对各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实际情况的调查基础之上,涵盖该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音乐基础以及社会行业对该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要求,为将要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这本教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钢琴基础知识部分。介绍西方钢琴起源和发展史,钢琴构造及基本键盘知识。
2.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部分。包括弹奏钢琴的坐姿和基本手型,以及断奏、连奏、指法和踏板运用。
3.练习曲及乐曲。入手曲目从拜厄,小汤普森中选取,由简至难,过渡到布格缪勒、车尔尼599,以及莫扎特、贝多芬、克列门蒂、门德尔、舒伯特等音乐家名曲,配以世界各地的小品及民歌等,曲目丰富。
4.儿童歌曲的简易配奏。从伴奏理论着手,对常用和弦连接,常用调式、和弦标记和伴奏基本步骤进行了简单讲解。将附录的三十多首儿歌风格划分类别。
笔者认为此套教材根据综合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将四类内容分章节编写,曲目丰富,数量庞大,旨在适应学前教育专业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對于没有音乐基础,弹奏技能较差的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在难度上稍偏难,而儿歌部分略显偏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众多,学生练琴时间有限,过难的曲目学生长期练不好,易出现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所以此套教材在曲目的选择和进度上需要教师分层次把握。
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侧重点,无论选择哪种教材,关键还在于授课老师对于内容的安排和选择。学前教育的教材选择要适应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因此需要教师充分把握学前专业特点来安排授课内容。
二、数码钢琴教学内容选择的几点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学习,不应仅限于钢琴伴奏的应用,钢琴作为一项工具,可以拓展到即兴旋律片段及幼儿歌曲的创作,对幼儿实施音乐美育的培养。在专业音乐院校学习的许多钢琴专业学生,本科毕业时不能达到真正的“即兴”伴奏水平,钢琴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仅作为一项技能,学习的时间则更少。在两三年内的时间要达到一定水平的即兴伴奏和即兴弹唱能力,则需简化繁杂的训练过程,避免学生在曲目繁多的教材中脱离实际而盲目苦练,要避免学了几年钢琴毕业后仍然不会弹奏、不会应用的窘境。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练习曲部分精简有效
包含基本的断奏连奏跳音等技法,以手指流畅性训练为主,减少复杂艰深的技巧练习内容,练习内容要实用。曲目可以从哈农车尔尼中选择,音阶及琶音练习建议在两个八度之内,减少冗长的指法记忆,节约在曲目记忆方面花费的时间。
(二)音乐作品多元化
选取不同国家民族的优秀作品,感受各个民族的音乐特点,加入作曲家以及作品背景的讲解,丰富学生音乐人文历史知识。曲目的选择尽量为耳熟能详、旋律优美、富有表现力的经典名曲,覆盖古典钢琴、流行钢琴、爵士钢琴等不同的风格作品。同时增加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合作弹奏的方式有利于增加学生对钢琴弹奏的兴趣和责任感,综合提高技能和音乐修养。
(三)即兴伴奏能力强化训练
增加即兴伴奏和弹唱部分的内容比例。除了单独伴奏理论的讲解,在练习曲和乐曲中出现伴奏的部分也加以讲解。减少理论层面的内容,理论的知识要切实的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要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运用简洁的伴奏方式进行完整流畅的旋律伴奏。将常用的一些和弦连接模式化训练,例如I-IV-V、VI-II-III、I-III-IV-II-V、I-VI-IV-V-I等,保证左手伴奏时可以精准快速的找到和弦位置。
(四)授课内容分层次
分层次授课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手段,是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授课的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分组,有选择性的讲解和布置练习内容,程度较差的学生选择简单易掌握的练习内容,程度较好的学生选择有难度有表现力的作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建君.关于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2]李敏.数码钢琴集体课与高师钢琴教学研讨[J].文教资料,2008,(20).
[3]张婧.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多元化分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4]郝珊.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优势分析[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