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反转教学理念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

2017-07-18

岭南学术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419)

一、反转教学的概念

反转教学是属于教学范畴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负责引领、监督和指正。反转教学法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它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全方位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定力[1]。研究表明,反转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自由空间,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在认知冲突中发现新的问题,依赖教师的心理弱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养成明显加强[2]。本文将该理念引入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指的是由入党积极分子充当主体,以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为目标,由学生党员作为朋辈导师,教师党员作为指导导师,学生党支部引导、考核、监督,而进行一系列的党建活动,从而改变党建的管理模式,使之充满朝气,富于创新。其工作的模式请参考图1。

图1 反转教学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模式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特别是在倡导自由民主、思想开放的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党性修养更加显得尤为重要,它会影响整个高校的名声,甚至引发蝴蝶效应,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引导学生的政治觉悟,至关重要。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道路,必须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3]。但是,当前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尤其是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现状却不尽人意。

重形式,轻创新。高校的党建工作管理被动,缺乏活力,往往由各个(院)系部的党总支负责,由学生党支部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的模式一般是,高校校(院)党委发布通知,各学生党支部按照要求完成,特别是最重要两项工作: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和发展。党委最重视的往往是书面材料的规范,程序上要求公开、透明即可。长此以往,这种管理模式很易造成党建工作的被动,缺乏朝气。党支部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的形式依然局限于读书、看报、背党章,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既枯燥乏味又达不到相应的效果[4]。

重选拔,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短板。从一名共青团员到入党积极分子,一般高等院校都设置了分党校课程,学生通过班级的推选,分党校的学习、考试,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入党积极分子。一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对他们基本上是“放养”,到了时间,按期考核、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为期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培养过程,往往被忽视。而这段时间是他们从一名懵懂的大学生转变成为意志坚定、入党动机明确的接班人的关键期。

重结果,轻表率。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空间不大。在高校,一名学生发展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最少需要一年时间,很多学生成为正式党员,已经到了大三或大四,基本上都会逐步退出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社团这些学生平台,“隐居”地忙碌于自己的毕业、就业等事宜。学生党员是高校非常宝贵的新鲜血液,他们对后生力量的言传身教往往会比老师的简单说教更令其印象深刻。

以上现象严重影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应该积极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观能动性,发挥“95后”学生的潜力,创造能够引领新时代学生的党建工作和品牌文化。

三、反转教学理念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实践路径

(一)强调入党积极分子行为主动性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思想觉悟和入党动机,这两个方面单单靠说教难以触动内心,需在行动中,在服务中,让他们体验感悟升华。行为和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在行为中悟得思想,再用思想来指导行为。我们设计的方案是,以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让入党积极分子自行组织服务活动,活动方案由党支部审核后,即可开展,入党积极分子不再被动等待,在这些服务、志愿的活动锻炼中提高思想觉悟,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后续的行为。入党积极分子掌握了自己的发展决定权,被动变主动,更能激发热情。由入党积极分子带动的志愿服务,又能迅速带动班级同学、朋友参与其中,终形成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热心和谐的校园氛围,为高校的党建形象增光添彩。活跃在高校校园的一般是学生会、团总支、学生社团等组织,党建团队一般比较低调,影响力较小,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高校的党建团体应该是领头羊,扮演着思想先锋的角色。以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发挥这一批优秀力量的带头作用,能打造党建的服务型品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党员和教工党员要担任他们的指导导师,在思想上指引,在行动上推动,学生党支部需做好引导、考核和监督工作,并从管理者的角色向服务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服务者转变。

(二)强化学生党员主体性

学生党员是高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能在大学期间发展成为党员,具有思想进步、成绩优异、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等特点。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榜样和模范作用不应忽视。对于这笔财富,基层党支部要高效地利用起来,不断强化党员的先进性。建立朋辈导师制度,由学生党员带领几名入党积极分子,以师兄、师姐的身份引导积极分子的发展,能更有效率地跟进他们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这种由下而上的管理能因地制宜地培养好每一位积极分子,同时也可以通过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情况来考核朋辈导师的情况,因而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党员的进取。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示范岗”等,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内在动力具有驱动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不易消退的特征,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作用,为更多学生党员创造自我思考和自我实践的机会,能够激发学生党员自身学习和工作的动力[5]。

(三)提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维创新性

在全民创新的时代,“95后”的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主力军,思维灵活、眼界宽阔,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很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他们自主开展的活动,迎合当前大学生的口味,容易引起关注、反响和共鸣,达到较好的效果,进一步地打造高校党建的品牌文化。比如,入党的宣传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难点,普通的班级宣讲,照本宣科、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而某支部一位入党积极分子思维活跃,建设性地策划了将游园活动与党史党章的基本知识问答结合起来,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高校学生党建活动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要考虑到“95后”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入党积极分子担任活动的策划主体,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性。比如,让入党积极分子参与课题调研活动。如针对“如何开展党支部活动”“‘95后’大学生入党意愿淡薄的原因分析以及应对策略”“如何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等这些高校党建工作者和理论者研究的课题,让入党积极分子对学生群体、优秀学生党员、教工老党员等,运用问卷调查、视频采访、录音采访等进行课题调研,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进行小组讨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各自的见解。这种方式既能考虑到“95后”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能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自主性;不但能通过调查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好措施,保证了基层党建工作永葆朝气。

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不够深、不够广的现象普遍存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主体性,在正确的思想引领下,他们极有可能打开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开展活泼而不失严肃,更接地气的党建活动,这不仅是党建工作的创新,更是学生思维的创新。

四、结语和反思

我们认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应加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要积极发挥党建中数量最大的主体——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忘记的是,同时要发挥学生党员和教工党员的指导作用,特别是思想引导,从而不断地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水平,打造品牌力量,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党建工作的热情,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观能动性不难,他们本身有入党的内在驱动力,但是如何能够能让这种内在驱动力更持久,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难题。同时,学生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积极性在实际过程中则易大打折扣,他们忙于择业、考研、公务员考试等,心里已然卸下那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他们已经获得了党员的身份,却逐渐减少了那份主动性和荣誉感。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岗”,强化党支部对他们的要求,能有所激励,但要真正唤醒他们心中的那份责任感和荣誉感,还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北安市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前“体检”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