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17-07-18廖原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丁苯氯化钠肝素

廖原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河南 洛阳 471003)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廖原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河南 洛阳 471003)

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56%比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脑梗死;丁苯酞氯化钠;低分子肝素钙;神经功能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类型,发病率较高,约占全部脑血管意外的70%,主要由脑血液供应障碍所致。50~6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为脑梗死多发人群,且该类患者多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1]。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个临床进展过程,具有较高病死率,且梗死后易出现偏瘫、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防治已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低分子肝素钙与丁苯酞氯化钠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两种常用药物。本研究选取9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分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探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脑梗死,且病情呈急性进展。根据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45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4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1~83岁,平均(69.85±3.54)岁;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0~83岁,平均(69.17±3.7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且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治疗,皮下注射,5 000 U/次,2次/d,持续用药1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治疗:100 ml/次,2次/d,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生活自理能力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估,得分越高的患者自理能力越强[2]。疗效评定标准:①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生活可完全自理;②显效,NIHSS评分减少46%~90%,生活基本可自理;③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45%,生活需要帮助;④无效,NIHSS评分减少<18%[3]。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56%比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类型,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改变,脑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主要包括自由基介导的毒性作用、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钙超载等[4]。此外,缺血再灌注致使大量氧自由基产生,加重细胞膜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反应,也会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改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低分子肝素钙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是由具有抗凝及抗血栓形成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的一种低分子量肝素。本品具有较高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但抗凝血酶活性及抗凝血因子Ⅱa活性相对较低,通过改善血液黏度、抑制多种凝血因子活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源性氨基多糖等途径,发挥有效抗血栓作用。丁苯酞氯化钠是不受溶栓治疗窗限制的新型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有利于缺血区脑灌注的改善,挽救半暗带脑细胞,进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5]。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给予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有利于改善并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丁苯酞氯化钠可通过改善微循环及能量代谢、保护线粒体、抗炎等多种途径保护神经元,并对神经功能进行修复,可有效作用于缺血灌注区脑细胞线粒体,升高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与前列环素含量,增加脑血流量,对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丁苯酞氯化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阻止病情进展,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采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白丽虹,张燕如.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0):2394-2396.

[2] 戴海琳,王丽,王彦珍,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3):95-97.

[3] 王悦.神经节苷脂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306-4307.

[4] 关坚红,余仲苟,张琼仙.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6-87.

[5] 王东,张咏,潘金保,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22(3):160-162.

R 74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2.092

2016-10-07)

猜你喜欢

丁苯氯化钠肝素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