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小语种+汉语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017-07-18洪亚男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消费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语种汉语言外语

洪亚男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探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小语种+汉语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洪亚男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带一路”战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结构单一的语言型外语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显得尤为必要。从“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入手,结合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建议。

一带一路 小语种 汉语 复合型

前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的外语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和成就,为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外语人才和汉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完善外语人才+汉语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亟须探究的教学课题。

一、中国“小语种+汉语言”复合型人才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中国“小语种+汉语言”复合型人才的现状[1]。小语种通常指的是除联合国通常用语外的所有语种,目前有六种语言是联合国通用的工作语,即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言人才指的是精通汉语表达,深谙中华文化,有知识有素质的人才。此类人才具备一定的汉语言文化素养,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正确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库”高校外语专业招生情况统计表明,目前中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面临小语种人才匮乏的瓶颈。“一带一路”沿线覆盖了五十六个国家,三十九种官方语言,而中国近几年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了其中的二十种。且在已招生的专业里,十一个语种的在读学生数量不足一百人。波斯语、土耳其语和斯瓦西里语三个语种的在读人数均在50到100人之间,希腊语、希伯来语、孟加拉语等八个语种的在读人数均不足50人。面对日益增长的对外交流需求,中国的“小语种+汉语言”复合型人才明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小语种+汉语言”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一带一路”包括了两个方向,向北起于北京,向南起于广州,经过陆路和海路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以及肯尼亚等国家。这就说明“一带一路”计划会经过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语言,要想合作,至少要在语言上能够取得良好的沟通。从经济商务角度分析,同时掌握小语种和汉语,可以帮助其获得商机,减少合同上的分歧,交流商业投资。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精通当地的语言和汉语言更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情。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精通语言是学习他们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离不开良好的汉语言素质。

二、“小语种+汉语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对接国家战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战略,涉及到外交、金融、投资、贸易、人文交流等领域。如何培养和拥有一批具有高素质和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高校应瞄准国家战略布局,准确定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要根据高校办学实际和社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类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具备某一领域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语言技能处理可能面临的工作问题[2]。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水平

有效贯彻执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 而目前外语教师大都是知识结构单一的语言型人才,他们对一些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甚少。针对这一局面, 高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多为外语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提升教师的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实现“语言型”教师向“外语+专业”教师的转型。二是聘用一些既熟练掌握外语,又通晓各类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企业实战经验的人才, 改善教师整体结构。

(三)促进多边文化交流,推进文化多样化

中国与多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需要很多这类复合人才的大量参与。在上海的世博会展厅及参展期间,很多擅长小语种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展示纷繁多彩的异域文化。而这其中包括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展厅筹备和运作工作,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双语人才。此外,在中国与这些国家定期相互间举办的文化节,如最近在俄罗斯隆重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巴基斯坦欢庆元宵文艺会演活动等等都需要语言文化的互相交流。此外,如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等的华裔青少年来华将通过参与“中国寻根之旅”重庆夏令营等类似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来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无论在本国或是在他国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文艺的展示必是语言文化的缩影,离不开语言的相互交流。

三、结束语

汉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互联互通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要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状况。另一方面要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建设的契机,推动汉语言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传播,提升汉语的地位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小语种+汉语言”复合型人才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媒介,需求量很大,专业素质要求也很高,国家应该加快加强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1]李杨,刘翠凤,吕维忠. “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J]. 高教学刊,2015,11:22-23.

[2]王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英语+小语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J]. 高教学刊,2016,15:209-210.

猜你喜欢

语种汉语言外语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的外语语种规划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