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中农险国际化的风险与策略

2017-07-18赵新慧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农险国际化一带

赵新慧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

“一带一路”中农险国际化的风险与策略

赵新慧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

“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且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经验及设备都有着迫切的需求。“一带一路”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力,同时也给中国农业保险走出国门带来了机会。

一带一路 农业保险 国际化 风险控制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连续出台的“一号文件”将加快农业保险的建设推上日程,中央财政也不断加大对农险发展的政策补贴,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的视野,目前我国大陆31个省份均有保险经营机构承办农业保险。“一带一路”战略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国际化的同时,也为农业保险走出去提供了契机。

一、农险国际化的背景

1.国内农业保险业务快速成长。2012年11月,经过多方论证和研讨,我国首部专门规范农业保险的法律《农业保险条例》在万众期盼中出台。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后,各保险公司积极申请开办农业保险。目前我国31个省份均有保险经营机构承办农业保险。截至2016年底,我国31个省份均有保险经营机构承办农业保险保监会备案在册的专业型农险公司已有5家,包括安信农险、安华农险、阳光农险、国元农险、中原农险。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已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覆盖了我国所有省份的农、林、牧、渔各个领域,其中,承保农作物品种高达211个。另外,高科技在农险的应用广泛,无人机技术已较为成熟。通过使用无人机对保险标的进行检验和航拍,有效防止承保环节参保标的不符、虚假投保等情况的发生,解决灾害损失难以及时核实、核准等问题。这些都为我国农险走出去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2.一带一路战略带来新的契机。 “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拉动农业保险需求。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在农、林、牧、渔各个领域都积累了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技术经验。“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多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较大的市场,对我国的农机装备、温室种植、动植物检验检疫等都有强烈需求。但是农业作为一个高风险产业,受到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及社会风险等多重影响。而且,农业“走”出国门,又会面临各国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所以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使其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

“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拓宽险资海外配置路径。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初期主要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保险资金具有的量多、长期、稳定的特点正好契合了基础设施资金的需求特征。另一方面,当下我国资本市场频现“资本荒”,保险企业进入国外成熟市场进行海外投资可以进一步拓宽保险投资渠道,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

二、农险国际化的风险分析

1.政治风险。“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中,多数是政治风险多发区。除欧洲之外,“一带一路”经过的多数是地缘政治的破碎区,一部分国家政局动荡,政治体制矛盾重重,相关政策容易遭遇洗改,对于外国公司的态度也随着政府的更迭变化;同时由于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显要,也是大国拼抢和施加影响的核心区域,地缘政治问题和宗教冲突突出。

2.法律风险。沿线许多发展中国家监管体系有待完善,同我国的法律体系有很大区别,一方面企业要做到合规经营,需要充分的了解当地法律规定,海外投资更需要对国外法律体系细心专研,才能避免财务的损失。另外,解决争议的难度会增大,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须遵从东道国国内法规定的争端解决方式来解决争议,我国企业在法律仲裁中较容易处于不利的低位。因此,出于对东道国司法和制度的不信任,我国企业大多不愿选择这一方式解决争议,而且诉讼至法院有时也较难获得支持。

3.经济风险。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差异较大,我国险企在缺乏对当地市场系统了解的情况下,进入当地市场容易受到消费者的冷落和排斥。另外,农险产品具有区域性,我国保险产品是遵循国内的市场及区域农业特点进行精算和设计,在进入市场的初期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需要大量的调查和数据的积累,短期内可能难以收回成本。

三、农险国际化的策略建议

1.将保险纳入“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政府首先要从大国外交的层面出发,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一个较为温和友善的环境。其次,对保险行业如何切入“一带一路”及服务于核心区建设,做出全盘性、方向性、前瞻性的规划与设计。再次,需要建立一个统一、集约的信息分析系统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做好事前的调查和评估,及时预警和有效管理。最后,拓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适当降低对险资的管制,鼓励险资海外资产配置,提供一个更宽松、更有利、更灵活的政策空间。

2.将市场目标和进入路径具体化。保险公司在享受我国政策支持的同时,也要统筹当地政策走向,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全面审慎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市场的情况,确定目标,然后选择具体化路径。一般来说,险企“走出去”的路径主要有四种:境外一般性保险业务、境外投资业务、在境外设立或收购保险公司境内保险公司境外上市等。由于政治壁垒、安全问题及对国外市场和风俗的不熟悉,直接在境外开展一般性保险业务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在境外设立或收购保险公司,雇佣当地的劳动力,大大降低进入成本及展业成本。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从与我国援建的农业示范中心合作入手,为其农业生产提供保险服务与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海外投资的方式,逐渐控制、收购当地保险机构,不仅可以丰富资金配置渠道,也为进入当地市场提供了一个入口。

此外,还要注意预置风险防控措施。首先,要与当地政府、民众构建良好的关系;其次,了解钻研当地的法律,规范公司的合规营业,依法处理法律纠纷;最后,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在当地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1]刘小微.保险护航“一带一路”[N].金融时报.2014.

[2]李锦华.农业要走出去更要走得稳[J].农村工作通讯.2015.

[3]张芸,张斌.农业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突破口[J].农业经济.2016

猜你喜欢

农险国际化一带
聚焦港口国际化
银保监会下发通知,明确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太平洋农险在中原大地蓬勃发展
我国农险公司经营状况及其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