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2017-07-18李建媛天津市物业管理招投标服务中心

消费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行政规范事业单位

李建媛 天津市物业管理招投标服务中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李建媛 天津市物业管理招投标服务中心

内部控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科学治理的基础。如今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对于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工作协调作用和公共服务功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出发,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体系 构建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的必要性

(一)有效确保国有资源的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单位的性质和分工,对国有资产承担着一定的管理和使用职责,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损失最终都需要国家承担。因此,为了确保国有资源的安全,必须从源头出发,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逐步建立起一套规范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国有资源的交易都遵守相应的制度规范,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有效避免暗箱操作、人情交易等行为,预防国有资源的损失,从根本上确保国有资源处于安全的状态。

(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和控制能够充分发挥效果的重要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沟通机制,进而促进信息的有效共享,改变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更加透明高效。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沟通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服务水平

服务大众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职能,而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这一职能实现的根本目标。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往往很多工作内容是有很多环节紧密联系构成的,任何一个环节效率的高低都会影响整个工作的顺利完成。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各项行政活动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还可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为行政事业单位办理程序的简化、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参考,这必将有力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大幅提高。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如今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过程中都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作保障。一方面,现有监督机制的关注重点往往集中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和财政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管理控制缺乏必要的重视,造成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内部控制过程不够协调;另一方面,监督机制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如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不利于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隐患。

(二)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认识和评估

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对行政事业单位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形成对风险的有效认识,加之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支持,对于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只有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并做出有效评估和防范,才能及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迅速做出决断。

(三)内部控制措施不够科学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不但需要先进的思想,还需要科学的措施,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预算控制等内部控制措施上存在不合理现象,造成内部控制效果不佳。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岗位编制和职责权限划分不够清晰明确,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都有着不良影响。还有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不够规范,包括审批手续不严格、流程不合理等都有可能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的流失。

(四)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善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行政事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和发挥功能的有效因素,但是现阶段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内部控制环境的恶化,例如决策的制定缺乏公平公正等问题。此外,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仍然结合在一起,阻碍了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其审计监督作用,影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措施的有效实施。因此,要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构建和顺利实施,还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规范和改善。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一)增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

尽管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也可能会面临着内控风险,例如风险漏洞造成的舞弊案件等等,因此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对内部控制的科学认识。一方面,从领导干部层面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组织培训、交流会议等形式帮助领导干部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从思想上关注内部控制,从行动上规范内部控制行为;另一方面,要增强全体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提升对内控风险的敏感度,坚持以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工作实处。

(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顺畅的内部沟通机制,促进信息的及时共享和交流。首先,领导干部要掌握单位内部的财务数据,并积极关注外部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到信息的上传下达,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明确相关法规、政策以及工作流程要求,并以此规范自身行为,并做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化建设,完善内部网络系统,为工作人员的及时交流沟通提供方便。

(三)加强风险评估及动态监控长效机制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内控风险认识,并逐步加强风险评估和动态监控,建立长效机制,有效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第一,明确风险评估的原则,即风险评估应覆盖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内容的全过程,并重点评估对行政事业单位目标有重大影响的风险,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实施动态评估并及时采取恰当的风险应对措施。第二,明确风险评估的组织体系,即结合内部控制专职部门设置明确各职能部门在风险评估及风险监控工作的具体职责并落实到岗位。第三,建立风险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所面临风险的分级分类标准,风险的管理策略和承受度,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中使用的各种定性定量方法标准,需要监控的风险的预警指标及预警区间等。第四,明确风险评估的工作要求,即在定期全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明确根据业务需要不定期专项风险评估的组织开展方式和时机。

(四)完善审计监督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落实还需要完善的审计监督制度作为坚实的后盾。一方面,加强外部审计监督。落实国家对审计监督的新政策、新要求,不断强化外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保障监督功能的执行,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与指导,进一步发挥其监督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要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以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还可以学习企业内部审计的做法,依照不同的业务设置不同的审计机构,发挥内部审计在查找、防范重大风险的职能作用,对重点的业务进行内部控制的专项审核,促进内部审计的作用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

(五)强化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

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效性,还要注意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对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性的评价。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职责,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改革与创新内部控制机制,促使工作人员的行为不断规范,并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对各岗位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促进全体人员的工作绩效与岗位胜任力不断增强,进而提高内部控制整体工作的有效性,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现阶段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步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将其作用发挥到实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化发展。

[1]刘凯.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若干条建议[J].财会学习. 2017(14).

[2]唐欣,康健,段新,胡庆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1).

[3]张玮明.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管理探讨[J].会计师. 2017(11).

猜你喜欢

行政规范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