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表履职从网上走向“掌上”

2017-07-18肖朝红斯董瑾李碧驹

浙江人大 2017年7期
关键词:漂浮物西湖区河长

/肖朝红 斯董瑾 李碧驹

代表履职从网上走向“掌上”

/肖朝红 斯董瑾 李碧驹

手机,成了杭州市每位人大代表巡河时的标配。 李碧驹摄

“治水有事找河长,治水不力找代表。”

在杭州市2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的手机上,都装有一个“杭州河道治水”APP应用平台,点击“代表监督”模块,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这句话。

这个模块,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今年5月刚开发的治水监督“新武器”,更是杭州市各级人大代表的治水监督“掌上神器”。

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26日,治水监督APP平台已建立各类代表账户2031个,监督河道(段)1284条,各级代表参与巡河活动5485人次,参与监督河长工作818人次,投诉河道问题49起。

就近配河,操作方便,监督积极性更高!

西湖区是杭州市人大治水监督APP的先行试点单位之一,162名市、区、镇人大代表率先装上了治水监督“掌上神器”。

按照就近、就便原则,西湖区人大仅用了4天时间,完成了辖区156条河道和162名代表的配河任务。

这在西湖区三墩镇人大看来,几乎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墩镇辖区内共有65条河道,占西湖区总河道的40%以上,比杭州个别城区的总河道数还要多。“把代表根据就近就便原则分到对应的河道,光带这么多代表找到自己的河道,收集汇总每个代表反映的问题,然后根据层级分类反映到乡镇、部门,再把乡镇和部门的意见反馈给代表,这工作量就大得惊人。”三墩镇人大有关负责人坦言,要是没这个APP,都不知该如何完成今年的“剿劣”监督任务。

有了这个APP后,三墩镇人大只要把代表与河道进行匹配,并指导代表安装和使用APP,那工作量最大、操作最复杂的找河道、问题交办和反馈环节,就交由系统完成了,其效率比人工操作要高得多。

当然,最满意的还要数代表们的“用户体验”。

“您好,我是西湖区人大代表朱连琴,是沿山河蒋村段的监督员,该河段因昨天下雨,河道上漂浮物剧增,需要及时清理。”朱代表说,以前要是碰到河道漂浮物问题,她往往会选择不反映,因为等她逐级反映上去后,这些漂浮物都不知漂到哪条河道了,“现在有了APP,即时反映,马上处理,我们代表监督起来更有劲儿了。”

西湖区人大代表伊建敏,是知名餐饮企业“伊家鲜”的老总,他对这个APP也是赞不绝口,“以前有些问题反映比较麻烦,要是刚好手头有点事一耽搁,又想不起来是在哪一段发现的问题了。这下好了,随手拍,随手记,随手传,问题马上就能反映。”

据了解,继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的先行试点后,杭州市人大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运用该APP平台,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2000多人,根据就近就便原则关联了联系河道。如此一来,人大代表不仅可以自由掌控履职时间,也可以相对便捷地到达联系河道,为代表监督提供了便利,有效调动了代表履职积极性。同时,代表们还可随时随地通过该APP查看所联系河道的水质等基本信息,查询该河道河长的工作情况,接收代表巡河、监督和投诉的反馈信息,为代表有效实施动态监督、跟踪监督提供了技术支撑。

即时上传,即时交办,问题解决够快!

“这条河道我常走,以前看到河面有漂浮物,或者涵洞里有污水流出,找街道、社区要打一大圈电话才知道谁负责,现在只要手机拍拍照,留个言,上传一下,就有人管了,真是太方便了。”张仲明是杭州市连任三届的老代表,一装上APP,他立即对自己联系的浙大护校河开展巡查,“现在的高科技真是厉害,APP一点开,河道位置一目了然,巡过的线路也标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当地群众向张仲明反映,浙大护校河的配水水流量大、流速快,桥墩泥沙经长期冲刷后,桥基稳定性已出现安全隐患。得知情况后,张仲明马上赶赴实地踏看,并通过APP发送照片反映情况。街道收到信息后,马上提出了“安装水泥涵管,阻挡河水冲刷”的治理方案。

与张仲明有同感的代表还有不少。江干区的189名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也是杭州试点的先行者,他们认为,这个APP既让他们在监督治水时多了一双“眼睛”和“耳朵”,也为河道污染问题处理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日前,江干区人大代表肖茶仙通过APP上传了勤丰港附近福寿螺遍布,以及河道边出现垂钓等问题。江干区治水办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派人清扫了河边的福寿螺,劝导了违法垂钓现象,并及时向她反馈了解决情况。

拱墅区人大代表丁慧娜负责的河道是阮家桥河,5月份以来,她已巡河39次,发现的河岸垃圾桶损坏、水面有漂浮物等问题,目前均已得到解决,赢得了周边老百姓的肯定。

据了解,所有安装了该APP的人大代表,通过APP反映的问题,都会直接经后台系统即时发送给河长和治水办,督促河长尽快解决,并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代表,再由代表评价投诉处理的满意度。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人员认为,通过这一APP还实现了监督从“文件跑路”到“信息跑路”的转变,一改以往通过检查报告、审议意见函等“文件跑路”的监督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在此过程中,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和治水办还可在系统后台实时查看并掌握流转进程,视情对有关环节进行督办。

增强互动,整合资源,让“大数据”发力!

“APP能非常及时地反映情况和问题,但和微信群比起来,大家的交流还是不够直接,能否设置可与河长直接互动的网络聊天模块。”杭州市、西湖区人大代表刘珂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他常常利用午休时间沿着余杭塘河南岸(丰潭路至古翠路段)巡查,这是他使用了一个多月APP后的感受。

西湖区的162位人大代表是我省首批使用APP软件监督治水的先行军,在试点阶段,他们不仅使用APP平台积极参与剿劣监督活动,更为平台的提升完善建言献策:“平台稳定性要增强”“余杭塘河的定位标注错了”“反映问题必须要发照片,能否增加只发文字的功能”“河道漂浮物问题河长5日内反馈时间太长,建议对不同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理时限”“建议河长阅读代表投诉后,要留有痕迹,让代表知晓河长已在处理”……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人大代表治水监督APP的全面推广,为人大监督工作创新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也为代表履职信息化作出了新探索。下一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充分听取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对APP推广工作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总结有益经验,完善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APP等新兴媒介在推动人大监督工作方面的有力作用。

针对部分代表提出的加强代表与河长之间互动、分类设定处理时限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将会同市治水办进一步优化代表巡河、监督、投诉的处理流程,规范处理时限,完善APP后台的流转和处理过程,让代表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巡河、监督、投诉等履职行为的处理进度,让河长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阅办、处理和反馈的工作内容和时限,让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和河长办管理员能够及时掌握代表的整体履职情况和个案处理情况,使代表监督与河长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同时,还将通过拓展APP平台内容和功能,争取做到向代表实时推送水质监测数据,让代表实时查询每个河长和治水相关部门的履职情况,并将代表反映问题中涉及环境执法的内容同步抄送执法部门等,从而真正发挥APP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实现“大数据”定时推送河道水质的监督服务,“大数据”助推监管水环境执法服务,“大数据”监督促进系统与跨行政区域协同治水的服务,“大数据”监督河长、环保局长、治水办主任的履职服务,“大数据”评价人大代表监督治水建议办理的服务。

猜你喜欢

漂浮物西湖区河长
神秘的海上漂浮物
小鸭遇险
三峡水库水面漂浮物对近坝段水体重金属的影响初探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一种新型带电导线漂浮物清除器研制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图说河长制
西湖区:扎实推进科技计划实施
水电站漂浮物堆积形态模拟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