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教育,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2017-07-17唐江澎

人民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升学率现实大学

唐江澎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省锡中)建校已经110周年了。在漫长的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我们久久地期待,期待着有这样的一天,当我们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进入各所著名高校,都能作为嘉宾欢聚在我们校同里,检阅我们教育的成果。今天这个期待终于成为现实,这对我们110年的办学历史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安慰。

高中如何培养出使我们民族强大起来的生力军

期待这一天绝不是自今天开始,因为从我们建校的那一刻起,当时的校主匡仲谋先生就把匡村大学的计划列入了他发展教育的宏图,连大学的地址都已经选好,连大学的师资都已预聘。但是由于日寇的战火,使匡公的大学梦付之—炬。

大学梦也不是匡仲谋先生的个人梦想。我们知道,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必须由人门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而要实现这一梦想,大学和中学就需要联起手来,促使今天的教育发生积极的改变。

各位大学的来宾,在你们的教学生涯中,都会深切地体味到这一点:那些以填鸭的方式锻造出的高分学生,虽然看起来光艳,但进入大学后,往往经不起大学四年的锻造。一些高中的“刷题式”教育,只能培养解题高手,而没有办法培养出使我们民族强大起来的生力军。

当你们走进有些高中的时候,会发现体育课早已远离了我们的学生,歌声已经在校园里消失,阅读已经被边缘化,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常常成为一种奢望。

批评中国今天高中教育的人太多了,而真有变革行动者甚少;省锡中要做的是拿出一点历史担当的精神,让今天的教育发生哪怕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足以影响一代人素质的那么一点点改变。

近年来,我们从办学经验中提炼出“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追求和课程建设的核心大纲。

我们要培养生命旺盛的人,让运动成为每一个孩子的习惯,于是我们每天设立一节体育课。我们要培養精神高贵的人,广泛的社会参与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种常态,于是我们的诚信超市实现无人值守,学生自我管理……

我们要培养智慧卓越的人,让阅读成为学生奠定一生生命厚度的一种基本方式,于是我们敞开图书馆,把每一间教室的后面布置成班级书房。我们还让学生去动手、体验、实践,把想象变成现实的创造。让学生在想象创造的激励中,学会一种技术语言,制造一件物化作品,完成一份丁程日志,形成一篇严谨的学术报告。

我们努力培养情感丰满的人,让孩子们在体验、感悟中表现美、创造美,于是我们把艺术课程变成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四大类型的选修课程。虽然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的高考现实,不得不考虑升学率,但我们仍然努力追求学生三方面的均衡发展,即学业与学术、品位与修养、竞争力与适应力。

我们为什么要办大学节

现实的高中教育,不谈升学率是没有今天的,但是只谈升学率,我们民族会失去明天;不谈升学率是没有地位的,但只谈升学率我们的教育就没有品位;不谈升学率走不动,但只谈升学率,我们的教育就走不远。

有人说,任何教育的改革都是对立的力量相互妥协以达至某种平衡。我想省锡中今天的所有努力,就是在我们面向现实的时候,仍然仰望理想。

今年是我校建校110周年,我们不想把校庆变成节日化、仪式化的庆典,而要赋予校庆教育性、影响力、熏染力。要借校庆活动,把大学的专家、教授请到学校,以期实现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对我们学校教育产生一种浸润、渗透、影响。

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谈及大学使命的时候,认为大学的使命有四个方面:研究与教学;教育与培育;个体间神圣的、生命的精神交往;庄严的学术活动。因为追求真理永远比获得知识重要,因此研究学术就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大学应该是研究的神圣殿堂、学生生命成长的生命场。

我们中学太需要这样的文化了:我们要用学术影响力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用大学里那种大师与学生之间的生命交往来促进师生平衡关系的建构;我们希望以研究的方式来达到学生的深度学习,而不要把教学都变成风干了知识点的简单记忆。

我们办这次大学节,首要的价值就是要让我们学校受大学文化和精神的深层影响。其次,我们希望能影响大学招生方式的转变。多年来大学招生主要是以“宣介式”进人中学的,也就是在学生已经被传统的教学方式教育完成之后,在收获的端口大学站在那里进行自我推介,以吸引那些用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报考。我们这次办大学节,就是倡导把大学“宣介式”招生变成“孵化式”的一种培育。所以,今天有13个实验室进入我们学校,有18所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在我们学校挂牌。

高中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关键阶段有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让学生认识“我是谁”,知道“我”将来要走向哪里。

怎么样实现人生的准确定位?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对个性特质充分地认识和把握,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体验式课程环境里熟悉、了解自己的个性;二是学生能够对大学的专业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生涯规划。可现实是,一些中学生为分而学,考出来待价而沽。

我不得不说,如果中国的大学不能改变只是招“分”而不是招“人”这一现状,那么,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都将是一句空谈。道理很简单:一流大学建设必须依靠一流的人才选拔模式。

我知道现实的政策有时也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我们依旧可以有为。在我们学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初步确立自己的志向,能够把高中的“学业”同大学的“专业”选择贯通起来,把大学的“专业”与踏人社会安身立命的“职业”贯通起来,与人生建功立业的“事业”贯通起来,甚至与襟怀天下、造福人类、安顿灵魂的“志业”贯通起来,变“为分而学”为“因爱而学”。如果能做到“五业”贯通,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真正地为了兴趣、爱好、追求、使命、情怀而学习,那么几十年后我们国家将大师辈出!

在此,我非常恳切地表达一个想法,那就是每个人每天都应该给自己留一点做梦的机会,否则那盏照亮我们心灵的明灯将会暗淡。也许你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点燃了学生心中的一盏明灯,这盏明灯将照亮他整个人生的前程。

哲人说,如果只谈理想就会落于空泛,如果只谈实务就会迷失方向。要紧的是把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同我们追求的理想联系起来,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在我们眼睛里消失,我们的脚才会迈出有意义的一步!

猜你喜欢

升学率现实大学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至善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在雕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