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个性化实施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起采
2017-07-17文晓明李新宇
文晓明 李新宇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自古人文荟萃,文化源远流长,因拥有“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而久负盛名。“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人文岳麓传承千年,历代文人墨客履痕处处,唱和名篇俯拾即是,传统文化资源丰厚,是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个性化发展的沃土。
作为湖湘文化的策源地、核心区,岳麓区自建区伊始就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2013年开始,岳麓区启动德育项目化工程,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通过项目引领,全区5l所项目校个性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以文化建设为依托、课程落实为根本、活动实践为载体、技术融合为手段,培养有根的健康人。
“区域统筹+个性发展”,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的良性循环系统
“施德育项目,承传统文化,扬中华美德,培育‘有根的健康人”——这是岳麓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总目标。岳麓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鸿说,“根”是民族精神,是文化底蕴,是传统美德。“有根”,就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健康”是一种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2014年,岳麓区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总体措施和步骤,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朴实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条条大路通罗马”,抵达最终目标的路径有千万种。岳麓区教育局在做好区域统筹的基础上,不给统一模式、不设统一标准,把更多的实践主动权交给学校、校长,帮助学校深化自身教育特色,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鼓励学校做到“百花齐放”。
这种“区域统筹+个性发展”的区域推进模式,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项目化管理等诸多方面。
为了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岳麓区不仅给政策,还给经费保障:每年安排2000万专项经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用于辖区内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给下去,怎么用则由学校说了算。阳明小学和五星小学着力打造“孝”文化,新“二十四孝”内容在校园随处可见。德润园小学以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和礼仪“茶文化”为载体,在校园展示茶艺知识、茶艺表演,通过品茶感受茶礼。教师进修附小着力打造“诚”文化,在校门口设立六个“诚”文化柱,石刻“一诺千金”等诚文化故事。新民小学着力打造“新民文化”,校园左侧的新民园已经成为师生的心灵家园、文化之园。
岳麓区还将项目实施与特色学校打造相结合,全力保障项目实施经费。2013年列出专项经费100万,2014年列出专项经费200万,2015年专项经费增至400万,全力支持学校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实施及特色学校打造。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做好项目计划书,向区教育局报备后即可实施。区教育局则每年组织一次集中汇报,评选出一批德育项目化示范学校,以奖代补,给予一定项目经费。
“学校项目精彩纷呈,区教育局負责考核和奖励。学校和校长既可以做自己想做的项目,又能得到项目资金支持和精神鼓励,何乐而不为呢?”——这是岳麓区校长们的共同心声。
区域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解决好一个问题,即如何避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同质化、低水平竞争?
岳麓区教育局号召实施同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形成品牌联盟,整合德育内容实现联合发展。比如,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阅读联盟、艺术联盟、公益联盟等。各联盟推荐一所学校发挥引领作用,与联盟体学校共同制定活动规划与评价体系,使德育的核心资源在联盟内传递,使全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抱团发展”“美美与共”。由此,岳麓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和形成了从区域统筹到个性发展、再从个性发展到区域统筹的良性循环系统。
学校实践发现问题,区域统筹解决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走进课堂这一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岳麓区通过开展“课堂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典型课例展示活动,引领学校把文化融进课程,让经典走进课堂,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心灵。岳麓区结合总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科教学目标,鼓励各项目学校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探索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语文教学中开展古代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和书法教学活动;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戏剧;美术教学中增加国画、篆刻、传统工艺教学;体育教学中学习中华武术……
2014年至2015年,在区教育局策划组织下,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在全区统一策划和推进以“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区域性大型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使每个孩子都得到适宜的发展,岳麓区还鼓励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强调传统与实际结合,在挖掘和继承中华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各自特点寻找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契合点,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发挥潜能。比如,望新小学、岳麓一小开发了《剪纸》教材;博才洋湖小学开发了“天地人”课程;樟树门小学的“诗词吟诵”课程、岳麓区实验小学的“二十四节气”课程等,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岳麓区各项目学校蓬勃开展,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也凸显出来: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普遍存在的师资缺口,是阻碍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原因。面对共性问题、资源需要优化配置的时候,区域统筹的关键作用开始发挥。
岳麓区成立了“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选拔优秀教师加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队伍,除了一线教师外,还有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参与其中。
区教育局建立并完善与高校协同培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才机制,举办专题师资培训。“岳麓论坛”多次聘请岳麓书院的名师以及国学大师来区里指导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定期面向“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及中小学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骨干教师开展活动。通过“走出去”参加学习,全区共培训师资2000多人次。2016年,区教育局组织100名书法教师脱产培训,力求增强书法教育的影响力,培养专业书法教师。
岳麓区还鼓励学校充分挖掘社会、家长资源,聘请了一大批传统艺人来校担任顾问或辅导员,这也是岳麓区突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瓶颈的一种方式。比如,长沙市实验小学梅溪湖学校聘请了20多位“非遗”传人来校授课,学校教师根据个人兴趣,一对一拜传人为师;博才卓越小学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江再红共同建立了“湘绣传统文化实践基地”。
区域创新与学校创新形成合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区域和学校能够形成合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和推进就会事半功倍。
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区深入开展,岳麓区要求各中小学紧密围绕“传统文化教育与青少年传统美德培养”这一主题,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深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项目的实施。各学校根据项目领导小组意见进行个性化修改完善,明确实施重点,细化实施步骤。
中国传统节日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的节庆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岳麓区教育局创新开展以“中国结美德扣”为主题的学生实践活动。以“我们的节日,春节、清明、元宵、端午、元旦”等节日为载体,针对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从文化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出了“过中国节”的行動要求。同时,还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区教育局负责统筹规划:抓住节日的核心意义,找准和突出节日文化中的精华,挖掘其中蕴含的优良品德教育资源,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培养学生敬老、友爱、善良、勤劳、勇敢等健康情感与品德。学校可以创新实施,比如,一批学校在活动中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直接沟通,广泛联系,使新技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2015年4月,岳麓区“微孝”教育起航,确立了以种植康乃馨为主的“微孝”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突出“一个仪式、一盆花、一本日记、一片孝心”,展开见微知著的“微孝”行动。为推进“微孝”活动,一些学校创建了班级博客,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写博文,开展孝道教育,学生、家长、教师一起分享、交流。学生分享“微孝”故事,发放装有康乃馨种子、花盆、日记本的“康乃馨爱心种植包”,培养孝心和爱心。
岳麓区鼓励项目学校创新开展父亲节、母亲节、家长会、“我为爸妈过生日”“跟父母上一天班”等活动,结合各学校的德育常规工作、不尽相同的学生家庭生活,从学生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孩子们领悟和感受鲜活的传统美德。
个性化体验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落到每个学生身上
在岳麓区,学校里最受欢迎的社团是什么?动漫社?话剧社?轮滑社?街舞社?你或许想不到,在这里,最受欢迎的学生社团是传统文化社团。
长沙市实验小学梅溪湖学校开设了戏曲、皮影戏、古琴、棕编、剪纸、陶艺、湘绣、书法、国学、苗鼓、灯谜等20多个传统文化社团,该校也是长沙市唯一一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学校。每到新学期,20多个传统文化社团都要“抢课”。
岳麓区实验小学成立了种植社团以探究“二十四节气”,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种植过程,感受种植乐趣。学生们动手能力提高了,还可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每次上社团课,他们都非常期盼。
岳麓二小是湖南国学联盟校,学校通过组建教师吟诵社团,向全校学生推广吟诵,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吟诵比赛。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举行吟诵成果展示活动,学生们乐在其中。望新小学招募对古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成立吟诵社团,每天早上,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古诗文吟诵,学校广播站设立吟诵板块,重大节日游艺活动设立“吟诵通关密码”,形成了人人会吟诵、人人爱吟诵的校园风景。
像这种传统文化社团“火爆”的学校,在岳麓区远远不止这几所。在岳麓区教育局的规划和支持下,多所中小学校设立了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社团“搭台”、传统文化“唱戏”。
岳麓区为什么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个性化实施?因为教育顶层设计终归要通过学校这座桥梁落实到学生身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融入学生生活,从学校人手,从学生“体验”人手,这也是岳麓区传统文化社团“火爆”的原因。
博才梅溪湖小学秉承校训“知书达礼”,成立了“博才少年礼学院”,以“博才十礼”为抓手,传承“礼”的教育。结合小学生特点,践行国旗礼、仪式礼、孝亲礼、尊师礼、求学礼、对众礼、着装礼、借赠礼、起居礼、就餐礼,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规范学生,将修身、处世、接物结合起来,将学、问、思、辨落实到学生行为上。
伴随着体验教育的不断深入,岳麓区很多学校积极构建养成体验空间,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载体,把《弟子规》与践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推行学生德行功课。经过几年的项目实施,岳麓区学生在“仁”“礼”“孝”等美德培养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发展。
李鸿说,无论是校园的显性文化,还是学校教师的言传身教,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人养成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内化、践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烙印在行为习惯中,成为每个学生人生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