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2017-07-17张广斌

人民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传统

张广斌

中小学生可塑性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人生关键阶段和关键群体。然而在传承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

为了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操作路径,我们成立了课题组。课题团队采用专家咨询、学校实验、实地调研和出国参访等方式,与香港、台湾专家一起,协同全国120多所课题学校,深入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行动研究。经过五年实践探索,努力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程、进头脑,在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地生根。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丁程的意见》中关于“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求和当前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我们提出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期望对学校有所借鉴。

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位

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明确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以及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的重要载体。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厘清几个关系。一是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使用的国学概念始于20世纪初期,是学者长期致力研究的一个领域的学问,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学术部允在教育领域不应该用“国学”代替“传统文化”。

二是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中国当代发展的突出优势。因此,对传统的继承,对历史的反思,要为现代化建设所用;要坚守历史不能割断,世界不能脱离,而不是为了传统而忘记今天、为了中国而忘记世界的思维方式。

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准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同时让学生进入世界大家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大势中考虑问题,承担使命。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纷繁复杂,在传承发展上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专家研究的学问层面,体系宏大深奥,亦称“国学”,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重要推动力;一个是价值理念层面,即中华文化中一些稳定的、恒定的、具有永久意义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主要包括:讲广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闲、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它不仅适用于历史,也适用于今天,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适用于全世界。

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巾,教育不同于社会,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面对来成年群体,更有其特殊性。教育在承载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功能上,更主要是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在育人过程中起到文化扶正和传承的作用。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多是价值理念层面,而不是在学问上。在价值理念上,还要尽可能淡化价值的功利性,即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应强调价值的道德性,即道德是非判断。显然,知识维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要坚持“小传统”“大传统”并举,以“大传统”为重的经典论

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融人我们的血液中,完全抛弃是不可能的,全盘不动照搬到今天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发挥最大的育人效果。这就要求用经典凝练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起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信仰。

也正是出于这些考虑,课题团队在多年探索实践基础上,凝练出包括经典、人物故事、礼仪、中华武术、书法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五个方面相互作用,互为补充,符合儒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实学总纲。中小学生应五方面课程兼修,其他如国乐、国画、花道、茶道等人文涵养则由学校根据实际开设。这与我国知名学者刘梦溪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传统”(社会主流思想形态)与‘小传统”(主要指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之分相一致。因此,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小传统”“大传统”并举,以“大传统”为重的经典论。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所有教师

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践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及家长。只有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和弘揚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真正在学校落地。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师的责任,而应是所有教师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那种“物理等学科教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科教学中无法运用”的思想和做法必须摒弃。

坚持文化素养论,符合中华文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之道。课题组五年实践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养由简单到复杂、由远虑到近思、由外表至内心,不仅增强了教师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幸福感,更提升了教师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更能全身心投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正如云南玉溪红塔区一位校长所说,“教师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由原来的看别人转向了看自己”。

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养规律

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象,更是传承发展主体,其自主性、主动性直接决定着实施效果。因此,要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养规律和教学次第,更要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现状。一方面,在现有教育体系基础上另起炉灶,专门开设读经班,让学生集中时间精力专门学习不现实,也违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初衷。另一方面,在现有课程设置和容量较大的状况下,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特别是在缺少顶层设计、师资匮乏等前提下,也很难开设出高质量的传统文化课程,甚至会起反作用。同时,要摒弃要求学生穿古代袍服、念《论语》要摇头晃脑等做法。

坚持学生主体论,就是要在未来人才需求、文化习养规律和现有课程体系中找到一个有效结合点,既能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整体感知,又能传承好中华文化基因,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课题组探索出经典诵读、传统技艺、生活实践、地方文化等四个学校落地渠道。学校将经典诵读(经典、人物故事等)与语文、品德等课程有效整合,保障了课时;以传统技艺(礼仪、中华武术、书法等)践行,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人人际交往和生产劳动等生活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文化体验;学校地方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的融合,帮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感知理解中华文化精髓。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

中华文化是经世致用的文化,生命的文化,讲究力行,知行合一,文化才有价值,讲空话不行动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知行合一”作为基本原则。“知”是基础,“行”是重点;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正如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的“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知行合一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也是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是价值引领和榜样示范,要摒弃道德说教,功利性、命令、强迫式要求更要不得。越来越多的共识表明,凡是以这些方式方法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更多是停留在知识表象,心照不宣,“水过地皮湿”,甚至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课题组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践,正是坚持了“知行合一”原则。一方面课题研究坚持先知后行,避免研究中认识上的不足和实践中的误区,另一方面课题研究团队坚持身体力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研究团队坚信每位中国人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方式上就是彼此唤醒和激活,而不是命令教导。

知行合一强调学习者知与行的落实,在掌握知的基础上对照于心的实践,中华文化反观自照内求的方法,事实上也是一切教育成功来自于个体对自身的反观对照的收获。

以陛善理念开展评价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日渐凸显。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比例越来越大,在中高考中也做了明确考试要求;一些传统文化特色学校或项目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也给如何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或者如何评价“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评价问题上,一是要遵循评价规律,综合运用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增加教师培训和学生考试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重,发挥评价的正能量;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特性,遵循文化评价规律,避免德育评价的不足,特别是“评价无人”现象;更要摒弃用纯科学学问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用西方评价体系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是非对错,避免西医标准衡量“中医”的现象出现在教育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同指向的对象是人,是学校教师、学生,因此评价的问题实质上是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恶问题。课题组在研究中坚持性善论,每个人都有善的种子,人的善念差异在于被蒙蔽情况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把蒙蔽的东西去除,呵护人的善念,发挥并传递善的力量。也正是坚持了性善论,实现了每个人基于自己起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养。实践表明,性善理念支撑下的传统文化学习,教师变得柔和了,校领导体谅教师了,家长对学校信心增强了,对教师尊敬了,学生懂礼貌省心好管了。

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厚重土壤

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社会整体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培育。近年来“国学热”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各种传统文化搞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一方面反映了传统文化、国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繁荣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说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环境问题。课题组探索实践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化、社区化、社会化有效路径,取得明显实效。通过开设专门针对家长的道德讲堂和实践活动等,带动家庭、社区等积极参与其中。教师教学生孝敬父母,父母教孩子尊敬师长,学校帮助家长运用中华文化智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进而促进社区良好风尚的培育。

学校应站在育人高度,承载起复兴和扶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主动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沃土。一是要联动家庭、社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二是培育特色文化,积极挖掘地域、群体等独特文化价值,实现学校、社区、社会间的文化良性循环,进发中华文化生命力;三是打通传统与时代文化经脉,卉为今用,开展如“模拟政协”“模拟人大”等形式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验活动,发挥制度育人独特优势,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价值已经毋庸置疑,关键是如何在中小学落地,师资问题是制约瓶颈。一方面表现在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教师稀缺;另—方面表现在一知半解,甚至望文生义,效果适得其反。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论,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及如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论,即遵循中华文化习养规律。这是当前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薄弱点。

课题组探索建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机制。我们遨请国内知名国学大家为国学顾问,课程、德育等专家为教育顾问,为研究提供专家咨询指导;邀请香港、台湾国学专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以及地方行政和教研部门,组成研究专家团队;建立以学校为实施主体,面向校长、教师、学生三个群体的课程支持系统,重点开展教师文化研修和教学骨干教师培养。通过这一机制的建设,形成了“知行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同体,有效解决了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强了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信。

塑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共生的文化系统,具有多元性、包容性、连续性,又是一个不间断的文化“体”,即中华民族。正是这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根脉、基因延续至今,生生不息。当今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逐渐成为世界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变流内容”,新时期不仅赋予了我们承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

中小学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家和地方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校、教师、学生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参与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建設大传播中。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