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点亮心灯

2017-07-17陈巧杨光明

人民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书香图书校园

陈巧 杨光明

站在自己的世界里阅读是一种享受,唤醒别人站在自己的世界里共读是一种点亮。

倘若教育有心灵的话,那么阅读就是心灵的涟漪,在心海里一圈一圈地向外拓展、衍射,荡樣成一种动态的生命形式,云蒸霞蔚、风生水起。这个过程是境界,也是品质。

阅读,是心灵深处的教育密码!

向着明亮那方,为着教育幸福,师生在书香中砥砺前行

步入湖北省随县的中小学校园,最鲜明的感受是那触手可及的图书。“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成为随县教育的一种自觉。营造“阅读、悦读、越读”的“软环境”,随县正在孜孜以求。

廊道中,一伸手,总能如愿以偿地触到书脊和扉页,那是“思想”最美的肌肤;墙壁上,抬望眼,总能轻松自在地贴近书籍,文字在你举手投足间回眸;校园里,一呼吸,总能嗅到淡雅的墨香,那是“精神”最美的味道。阅读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由,这就是随县校园最鲜明的共性。

2014年,作为唯一农村县的代表,随县两名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的一本课外书”读书活动,双双跻身“全国读书少年”前35强。酷爱阅读的周纯伊,就是其中之一。

百度一下,新街镇中心学校的“周纯伊”赫然出现在网上。《红楼梦》,她读了足足4遍,从小学时的青少年版,到初中时的原版,再到把原版和红学家的评论对照着读。一次次深人经典名著的人物灵魂、窥探治世的“圭桌”。她说,走进书籍是“人世”、领悟书籍是“出世”,出人间逐浪书海、穿越时空、经历沧桑,精神在阅读中获得修炼,变得高贵而无瑕。

随县多方筹措资金,借助社会力量扶持学校争资立项,并争取到南京一个慈善机构的援助,为49所农村学校捐赠了价值150余万元的图书;儿童作家童喜喜作为“全国十大阅读人物”,关注、支持随县乡村学校的阅读,为3所农村学校捐赠了30万元的优质图书:这些爱心行为推动了校园阅读。运行“共性+个性”的书香校园建设机制,把校园建成富有文化特质的“书香苑”。建设图书吧、图书角、楼梯阅读廊、走廊阅读轩等“阅读设施”,把图书室移到楼道边、门厅旁,让阅读随时随地发生。把“书香校园”营造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在随县,你和书籍零距离。

万和镇小学教师刘金超是“追梦”班的班主任,他的学校、教室都被书籍充溢,他带着孩子们一起诵吟、书写。每周家访一个学生是他保持十几年的习惯。他总是骑着自行车,载着这个孩子去家访,一串串丁零的首韵里,与孩子一起在自行车上诵读童书。铃铛和童书共响,一路上洒下清脆的欢笑和琅琅书声。刘老师研发了“兰花韵”课程,“赏兰、绘兰、诵兰”三部曲成为家校合作共育的主线,用诵读点燃生命成长的馨香,宛如春天曼妙的音符,散发着生命成长的芬芳。

环潭镇中心小学的张程老师,总是在琢磨怎样实现趣味阅读。她把种植课程与阅读课程融合,阅读生命成长的文本,记录种子从萌发到花朵绽放这一生命奇迹的历程,创作生命成长的诗篇。她说,萤火虫的光亮虽然微弱,但每天成长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终能点亮世界。孩子们对她无尽的依恋就是教育的最高奖赏!

“啃书族”是这里最美的時尚达人

在随县,“书香少年”是最美的时尚达人,“书虫”“书痴”“书迷”层出不穷,“怪才”“贤才”人才辈出。

走进随县校园,闪亮的瞳眸是最美的风景。唐县镇第二小学8岁的袁可辰,一手捧书,一手拿筷子,妈妈对此喜忧参半(为热爱阅读而欣喜,为饮食姿势而忧虑)。这个被戏称为“吃书”的“小吃货”,因为阅读具有了一种非凡情怀。

另一位在央视“读书”栏目组织的“我的一本课外书”中获得全国18强的选手霍莉莉,与书的最美邂逅,是其成长的转折点。

霍莉莉在没有遇见书之前,是一个在精神孤独中挣扎的留守儿童,满脸的忧郁和困顿。直到她发现教室图书角的那本卷了角的童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切就都变得不一样了。那天,她读得浑然忘我、“天昏地暗”,一口气读完第一个章节一32页,竟然没有移动一寸地方。外面天色黯然、灯火阑珊,霍莉莉的心里豁然开朗、充满温暖。如今在高中,她仍是班里品学兼优的阅读引领者。在随县,中小学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蔚然成风,学校还设置有图书吧、阅读廊、书香俱乐部等。

尽管这个图书角只是随县每个班级的标配,但对霍莉莉已经足够了,这成为她最美的遇见。自此,霍莉莉的脸上时常挂着微笑,沉醉在书的世界里“不知归路”。霍莉莉参加央视“读书”栏目“我的一本课外书”活动,是当年全国唯一站在央视舞台的农村留守儿童。

站在自己的世界里阅读是一种享受,唤醒别人站在自己的世界里共读是一种点亮。

环潭镇损水小学学生齐楚裙,两只羊角辫张扬着独特的个性,口齿伶俐,活泼开朗。“我的阅读我做主”是她的阅读标签和口头禅,她年阅读量高达400万字。作为班长,她在班主任的号召下,不仅引领班上的同学阅读,还让沉迷韩剧和网络的母亲爱上了阅读,实现了“亲子共读”。更难能可贵的是,母亲的网友、“剧友”受其影响,也开始阅读了,实现了阅读由学校向家庭和社会的辐射,无形中打通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壁垒,拆除了阅读的围墙,拓展了书香的空间。

诵读吟唱,配上曲调,和着声韵,不拘形式,不囿地方,在图书吧、茶歇室,在楼梯间、回廊处,在草地上、柳树旁,孩子们吟唱诵读《向着明亮那方》《春天写给我们的诗》《爱的交响曲》《小路》……声浪在唐诗宋词里,音韵在蓝天白云间,啸成一个个高贵的灵魂。盈盈水流,巍巍青山,师生共读,其乐无穷。“晨诵、午读、暮省”,成了乡村孩子们最为幸福的向往。学校还用读写绘拓展阅读的空间,阅读、书写、绘画融为一体。

每年9月28日的“阅读节”,我们都要举行“神农故里书香少年”评选,一群群书香少年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有的倒背《论语》,崇尚“半部论语治天下”;有的录读《史记》,潜心吟诵无韵之离骚;有的沉迷《时间简史》,在时空隧道中徜徉……他们的思想是深邃的,视野是广阔的,灵魂是高贵的!

阅读是一种信仰

随县为破解农村教育发展瓶颈,实现教育品质提升,全县以“阅读”为校园文化建设植根、为精神成长立魂,组建阅读“共同体”,将阅读与课程、校园文化与师生成长深度融合。随县教育局局长杨光明倡导:“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

偏远的小林镇中心学校的谭芳老师,一个带着浓郁书卷气的乡村教师,高挑的身影、秋水般澄澈的眸子总闪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亲和力,她最大的职业幸福是用阅读实践专业成长。在当下崇尚快餐文化的时代,谭老师抛弃浮躁、皈依平静,进行抵达灵魂的阅读就显得难能可贵。为了引领孩子们学会深人读书和深度思考,谭老师每周通过“欣赏一交流一点评一展示”四个环节开展读书卡点评活动,为每一张读书卡贴上标签。她在自己喜欢的书的扉页写下“时光不语,岁月静好。我的世界,春暖花开!”这是对阅读最富意境的感悟。她这位“书香教师”被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跨上了专业成长的又一个台阶。

52岁的随县环潭教师王从伦用“石头拼画”表达“阅读”的理解和感悟,展示“阅读”的形象和思考。拼出那一个个优美的故事和动人的形象,其素材来源于孩子们阅读的童书,是阅读想象力的彰显和阅读形象的再创造。他用石头拼出了憨态可掏的“犟龟”,栩栩如生的“小白兔的花园”,蜿蜒绵长的“父亲的足迹”……孩子们阅读童书的想象力得以激发,把阅读获得的形象和“因势象形”的石头生动融合,拼出生命的图画,实现了“艺术成人之美”的教育功能。王老师还围绕阅读创办了“阳光班”班刊《一米阳光》,书写着师生的生命传奇。在他的引导下,孩子一年的阅读量高达600万字。家长由衷地感激王老师,说他是孩子一生成长的贵人!王老师在阅读中实现着生命的升华,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均川镇中心学校教师支咏梅,用青春活力镌刻教育时光。支老师的母亲为孩子们煮鸡蛋的情景成为随县最有温度的教育情结。沐浴着这份情怀,支老师创建了“四叶草”班,为学生寻找三叶草的第四片“幸福叶”。支老师把阅读奖励纳人成长量化积分,评选班级读书之星,引导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班级读书氛围悄然形成:三餐后,会看到孩子自由徜徉在书海;周末里,会听到学生热烈交流阅读的新书。孩子们的阅读感悟在笔记本上镌刻,激情踊跃的发言在读书交流会上迸溅,时时流连的身影在学校流动图书角里徜徉。一年来,她的学生每人 阅读的書籍都超过20本,有的甚 至达到近50本,阅读的种子已播进了孩子心田,书香也溢满“四叶草”班的各个角落。

如何破解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瓶颈?随县倡导“体验式悦读”:以“儿童阶梯阅读”“晨诵童诗汇”等为核心开启悦读,实现阅读的独立审美和体验。推行“互动式共读”:以“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为重点进行互动交流,实现阅读的互相激励与共同提升。与“图书漂流瓶”“跳蚤图书超市”“一本书的旅行”等流通式阅读模式横向结合,把定向的阅读、体验的交互、文化的流通、阅读形象的创造、精神的成长等元素综合成一个“多元化的阅读共同体”。以此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使农村孩子能够站在大师肩上前行,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在城市,一个孩子后面站着一排老师(诸如课外补习老师);在农村,一群孩子前面站着一个老师。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但随县以“阅读”为路径,突破乡村教育的瓶颈,获得了“额外的奖赏”。吴山镇西湾村的孩子刘书威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的父母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境贫寒,但他爱好阅读、心态阳光、孝顺懂事。书香润泽的底子,让他以701分摘得随州市高考理科桂冠。随县的教育品质在书香的氤氲下得到全面提升:在随州市初中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中,随县有8所学校进人前10位,16所学校进人前20位。这是乡村教育因阅读而创造的提升教育质量的奇迹。2017年,随县教育局被推荐为“湖北省十佳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我们组织“点亮心灯”主题阅读沙龙活动,使一批又一批教师在阅读中摆脱了职业倦怠,实现了专业成长。如梁申勇、徐正芝等致力于阅读的老师,以自己为圆心,用精神能量滋养着随县的孩子们,也修炼着自己。有的教师每年书写关于阅读评论方面的博客和微博达到30余万字,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一精神底色的生动写照。专业底色烙着书香的印记,专业素养在阅读中潜滋暗长。

如今,随县中小学校“书香”底色更加凸显,地域文化特质更加鲜明,“书香校园、阳光校园、智慧校园、生态校园”正在悄然成形。

让阅读成为心灵高贵的教育密码,是随县教育人不懈的追求。

猜你喜欢

书香图书校园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书香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