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学讲计划下的教师教法
2017-07-17于梦
于梦
小组间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应提倡“合作”,合作学习能让课堂变得更加融洽愉悦。合作学习很有好处:首先,合作学习能够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
学讲方式是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的一次变革,是徐州近年来创新的教学方式。它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的组织形式,把“讲出来”“学进去”“去教会人”作为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导向。作为教学方式的一种,“学进去”是指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质疑学习等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的是“学进去”的结果;“讲出来”是指通过小组同伴之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他们已学知识去帮助同伴解决问题、解疑释难,这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充分达成强化、复习所学知识,从而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按照学讲计划的要求,我开设了课题为《元角分》的录播课,体会如下。
一、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1.教师要学会经常用夸赞的目光或微笑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一种被关注的感觉,获得精神上的支持。
2.教师要用提问或容易回答的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3.教师学会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对学生的关注。把他们每一次的积极性与学习的热情保护起来,让它更加壮大,逐渐生长。
二、教师对学生交流、质疑中提出的问题要关注,增加师生间互动
1.小组间合作学习。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应提倡“合作”,合作学习能让课堂变得更加融洽愉悦。其好处是,首先,能够拓宽思维,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其次,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次,能够培养合作精神。在这种合作学习中,我们的任务就是当好一名学习导师,对学生及时指导。
2.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不断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等机会,从而在质疑交流中,让课堂变得更加有理有趣。师生之间的这种平等交流,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不再是强硬的灌输,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果。
3.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通过适中的练习量,有代表性的题目,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例如,演练的习题可以根据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这也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从中给学生提供更加明确的反馈,从而指导学生查漏补缺,尽量做到小组内部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当堂目标达成百分比,真正可以落实“堂堂清”。所以教师要关注目标检测反馈的结果。
4.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更加具有归属感与幸福感。
另外,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果的优劣。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通过“学讲计划”的学习,我想到了杨思和永威的“先学后教”,想到了“以学定教”的学习,我觉得我在教学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學中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三、在“学讲计划”中教师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讲计划”下的教学模式不能仅仅是教师去学模式的形式,应是去研究教学的实质,我们年轻人要学习的还很多,教无定法,就怕不能持之以恒。要注意只要认准了目标,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我们将来在学习与教学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要能不断地执着追求,就一定会成功。
2.“学讲计划”下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前备课或是上课、课后作业批改还是上课自习,都要真正遵循学讲的“先学后教一当堂训练”学讲的教学模式,去教去学,这方面的工作量尤其繁重。另外,课前预习时要分析清课程的重难点、知识点,还要把引导时所要的内容与过程进行设计,即使不吻合也要认真地设计好,因为这是让学讲有的放矢的第一步。
3.“先学后教一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学讲计划”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层层推进,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逐渐扔掉原来的不恰当的方法与经验。其最主要的就是,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主要以学生自己学、学生自己讲解为主;而过去的知识经验总让我们认为自己不去讲,学生就不会了,自己不去讲,学生总结就不全面了。这显然是错的。假若学生自己的总结深度不够或者内容不全,应该从引导上面找原因,教师引导得不好,才会导致总结的深度不够。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4.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绩?要是不看客观学习情况,把过去“引导一学练一堂堂清”的教学模式照搬下来,可以说,收获一定是微乎其微,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学习退步,要把新教学模式的实质和学生的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尽管每位教师采用的教育形式、方法各有不同,但其教育目的都是相同的,即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成长奠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只是最终高效在分数与升学率上,其功在每一天、每堂课。
[作者单位:徐州市解放路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