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有意思有意义

2017-07-17吴秀会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草头德育意义

吴秀会

构建理想课堂是无数教育人的梦想和追求,海门新教育培训中心吴勇主任提出:理想的课堂一定是有意思有意义的。中小学课堂生态不仅要有意义,而且要有意思,二者缺一不可,而且有意思与有意义的前后顺序是不可颠倒的。一番话,引发了笔者的思考:理想的课堂是有意思有意义的,品德课堂追求的是让学生过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如何才能让品德课堂变得有意思有意义,从而构建理想课堂呢?

《我也能研究》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进聪明屋”中的一课。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到研究的快乐,养成遇事爱思考爱研究的习惯,学会制定计划是难点,所以设计好研究活动是最为关键的。

“研究”是一个相当抽象又宽泛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堂课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实战练兵”的活动,带领孩子一起感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热爱自然、乐于研究的情感;培养学生遇事爱问为什么,不明白就去思考、研究的行为习惯。书上有研究书包、研究轮子的提示,但那只是例子,告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研究。真正的研究对象还是要在学生生活中去寻找,要能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怎样的活动是学生感兴趣又便于课堂学生参与,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研究的乐趣?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切人点,学校有老师在网上购买的一种“草头娃娃”走入我的视野——小巧可爱的娃娃脸罐子轻易就能握在手中,网袋装的草籽放在里面,浇水就能发芽。这样的小玩意学生没有见过,新奇可爱,肯定会有许多问题产生。试教后我发现,“草头娃娃”研究的局限在于学生只能远观地“纸上谈兵”,气氛是有了,离让每个学生亲历这样的研究过程的“实战练兵”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有点隔靴搔痒。

“一张A4纸能承受一个孩子的重量,是真的吗?”无意间观看到的电视节目让我有了灵感。这个话题很能吸引人,而且研究“纸”的实践性更强,便于操作。我决定把研究对象由“草头娃娃”换成“一张纸”。

1.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常见的纸说起。每小组拿出老师准备好的材料袋(打印纸、铅画纸、面纸、报纸):观察,说出你的发现

2.关于纸,你们知道这么多,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想知道这些可以怎么办?现场就请同学上网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

4.这是一张普通的打印纸,如果我们要让它支撑起文具盒,你准备怎么办?

5.小组合作探究

6.如果说这样的一张A4能承受一个小学生的重量,你信吗?

7.小组合作探究

从研究“草头娃娃”到研究“一张纸”,表面上看起来只是简单的研究对象的变化,事实上这一变化包含了新课改的理念——让课堂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一、让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倡导教师做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积

极活动的宽松环境,给他们充足的活动时间、广阔的活动空间,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主动地学习。

“草头娃娃”的教学设计看起来热闹,学生参与度高,但还是传统的问答式

教学,只是简单的知识性的告知。而“一张纸”的设计,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活动,在研究。无论是“一张纸撑起文具盒的实验”还是“小组合作研究纸”,都是学生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主动地学习。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学过程体现了主体性。

二、体验——教育回归本质,体现活动性

学生在“一张纸”的活动中完整地经历了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关于纸的研究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解决办法是自己想出来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这也是教材编排的用意,品德教育的本质就是回归学生的生活,活动是最好的载体。

美国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三、探究——课程理想的追求,体现合作性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十分强调的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它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完整的学习体验;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与共享的品质。

现在的学生是在电视机、因特网前成长的一代,他们知识面广,遇事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渴望参与。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自己的眼发现,自己的手寻找,自己的脑辨析,自主地拥有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

在“一张纸”的设计中,老师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情境:“一张纸撑起文具盒的实验”和“小组合作研究纸”,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在小组合作中全面深刻地理解人、事、物,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合作学习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课程追求的理想。

鲁洁教授说,德育课堂是意义的世界,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儿童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它主要关注的不是教人学会一些谋生的工具性知识和本领,它的关注是在使人懂得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在生活中有什么是值得去追求的,它要帮助人去生成有意义的生活,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去形成内在于人的、有道德意义的世界。德育课堂是迷人的世界。它之所以迷人,首先因为它建立在充满人性的意义世界中。德育课堂之所以迷人,还因为追寻意义的过程是人的全身心投人的过程,在这个课堂里,每一个人都在以“全人”的身份出场。儿童在这样的德育课堂里是快乐的,因为他们获得了一種解放,他们身心的全部机能得到整体性释放。

[作者单位: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草头德育意义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同样是打草头,别人家的打完就没事,为什么我的打完就“垮”了?别人家到底是怎么打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