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区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7-17张明兆
摘要:中央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新农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山区农机化推广力度也得到加强,使农民得以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此背景下,一些先进实用的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显得更为重要。文章依据九龙街道农机推广现状,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提高山区农机推广工作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山区;农机推广;农机监管;农机作业
张明兆. 云南山区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1):47.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相关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农机站占地面积10余亩,建盖一幢职工住宿楼,极大的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基本形成了作业、运输、加工、灌溉等全程机械化,推广的农业机械种类有几十种,新建农机加油站一个,农机的大量投入使用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
一、九龙街农机推广成果与问题
1、山区农机推广成果
2013年履职期以来,共争取使用了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00余万元,其中,微耕机268台(套),654拖拉机3台(套),504拖拉机5台(套),东风-12型拖拉机30台,碾米机等其它农机494台(套),农机总动力为615万瓦特,耕种收机械化率仅为9.37%。辐射带动农户投资1100余万元购买农机具,使3600余户农户受益。2012年以前九龙街道拥有各类农业机械800余台(套)。2012年至2016年期间,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机发展快速迅猛,共推广农业机械4087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3024万瓦特,较2012年前增加了2409万瓦特,农机总动力提高了79.66%,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1.21%。804型及以上大型拖拉机28台(套),304型及以上中型拖拉机30台(套),配套栽烟机12台,微耕机2854台(套),小型农用75型挖掘机12台,组合式碾米机626台,青饲料粉碎机103台,水泵413台。
2、山区农机推广中的问题
对山区投入甚少,适用山区作业的农机具品种少,山区的农机化基础愈来愈薄弱,山区农机的试验、示范、推广不够重视。九龙街道点多面广,学用结合做得不够,山区农机化发展滞后,在监管上还有没涉足的地方,业务能力还达不到精、深、细的水平,在农机推广工作中缺乏前瞻性,农机服务体系薄弱。在农民中存在“想学而无从学”的问题,农机动力只占全县总动力的12%,农业机械化发展十分不平衡,大大影响了农民对土地的投入,与平坝地区的差距也愈来愈大。农用柴油补贴机制不合理,不能及时有效地将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在山区进行试验和示范,与不断上涨的劳工工资、化肥、农药不符。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存在许多问题,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薄弱、技术力量缺乏、管理服务人员很不稳定。土地产出低,性能质量差,价格高,农民不愿意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不能满足农村需要。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等工作难于开展,受制于农民经济条件差,总体上不富裕条件下,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有一些技术人员对高新适用农机一知半解,无法为农户提供规范的指导和帮助,农户对想要的机具不敢购买。
二、提升山区农机推广工作对策
1、加强农机法律、经验宣传工作
为形成推广和宣传工作两不误的工作格局,让农户买实惠农机,用安全农机,要把农机安全生产和国家对购机农户的补助政策宣传到位、宣传到家。近年来的曲靖日报、罗平时政、罗平县政府网发表宣传农机的文章对农机推广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使聚山区、河谷漕区、坝区于一体的九龙街道农机发挥效益最大化,取得的农机推广经验,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利用广播、乡村宣传栏、悬挂条幅等宣传工具,提高宣传效果,把对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贯穿到日常农机推广工作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农机推广作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因需而推是发挥效用的关键措施。坝区和河谷漕区以大中型农机为主,坚持农机推广中分类实行;山区以小型和微型农机为主,最大限度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按照群众所需,推广农民最需要、最實用的农业机械,开源节流,增加农民收入,示范先行,消除顾虑[1]。
2、加强农机监管,组织农机农田作业练习
九龙街道有国土面积491平方千米,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流动频率较大,全街道人口总户数21328户86000余人,交通运输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农用车辆违章载人频发,农机驾驶员整体素质不高,农机安全意识不强。为了防止和杜绝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纠正违法行为,排除安全隐患,签订各类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清理辖区内外报废拖拉机。
积极拓展高科技、高效率的农机使用范围,提升农业机械化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有效确保农机在农业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作业,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在群众较集中的集市和社区对认识上模棱两可的群众推广农机时,农艺结合,双推双促进,不断加强农机农艺结合,进行试验、示范,扩大宣传范围,把适宜本地区的农机尽快推广进村入户[2]。
参考文献
[1] 刘效海.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机械,2008(4):55-56.
[2] 邹彩虹.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农业机械化与电器化,2007(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