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TT数据:走出通信帝国的新领军者

2017-07-17张玉来

董事会 2017年6期
关键词:系统日本企业

张玉来

这种相对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是NTT数据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经过28年的独立经营,NTT数据已经成功走出NTT集团的树影,成为IT服务商的新领军者

最近,一款名为想哭(WannaCry)的勒索病毒在全世界被刷屏。短短几天它就令150个国家的30多万台电脑感染瘫痪,其损失高达80亿美元。不少基础设施也因其冲击而停运,诸如日本部分企业的交易、法国的汽车生产、英国的医院工作以及德国的铁路系统等。在大数据、物流网时代之称的今天,网络安全、云计算、稳定而高效的运行系统等,成为政府、企业、医院、学校等各种机构运行的重要课题,于是,专业型IT服务商或称系统集成商(SystemIntegration)便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日本素以制造强国而著称,丰田、日立、索尼、松下等那些令人耳熟能详的世界品牌几乎清一色出自生产制造领域,然而,在“2016年度IDC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排行榜”上,一家来自日本的专业IT服务商竟闯入前五名,这就是本文的主角——NTT数据公司。

脱胎于国企、借力于集团优势

NTT数据公司的前身是1967年日本电信电话公社(NTT)内部的数据通信本部,1985年NTT转制为民营企业,企业名称也变更为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1988年NTT数据独立出来,1995年在东京证券所市场二部上市,1996年升格为市场一部。

国企体制虽然有市场垄断、效率不佳等不利方面的因素,但对建设投资庞大、公共性突出的通信业而言,国企体制的制度安排对于一国通信体制初建显然具有极大优势,这是发达国家曾普遍采纳国有体制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市场发展和技术进步,国有垄断格局又会逐步成为阻碍,于是自由化改革便成为时代主题,20世纪80年代,美英日普遍实施了通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美国通信业虽然不是国有体制,但直到1984年AT&T公司解体之前都是其垄断市场;英国也是直到1984年撒切尔改革才实现了民营化。

NTT顺利进军数据业务,正是凭借其大国企的地位及影響力。1966年,为适应日本经济迅速迈向国际化的步伐,日本国内地方银行急需创建一个迅速而便捷的银行间汇率处理系统,这项“重任”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垄断着国内电话电信业务的NTT肩上。当然,NTT也曾面临技术瓶颈问题,作为以电信电话为主体业务的传统国企,它当时还未曾跨入刚刚崛起的、由电子计算机主导的数据处理业务;而且,还存在两大信息载体对立的问题——传统电信电话为载体的通信业务,与新兴的计算机为载体的数据通信业务之间的对立问题,这两大载体的主管政府部门也各不相同,分别隶属于日本邮政省和通商产业省。

凭借大国企的地位,隶属于邮政省(现总务省)的NTT得以把另一只脚跨入了归属通产省管辖的数据通信领域。于是,NTT的业务模块就在电信、电话之外又增加了第三项业务——数据通信业务。正因为其“脚踏两只船”,NTT的数据通信开发极大推动了日本两大信息技术及其制度环境的大融合。20世纪80年代,日本信息产业出现“交换机与电子计算机技术融合”趋势,呈现领先世界的技术发展趋势,其重要里程碑就是NTT数据所开发的INS信息通信系统。该技术既吸收了50年代NTT自主研发PCM方式的经验,又结合了其1973年引进CCITT方式的特点,将交换机与电子计算机所能提供的各种服务全部涵盖在内。

技术进步反过来又推进了制度变革。1971年、1982年和1985年,日本的《公众电气通信法》历经三次大幅修订,其关键就是传统电信线路逐步开放,使更多民营企业进入了信息通信领域。基于国企时期的技术、经验以及各种资源的积累,1988年独立的NTT数据在“第二种电气通信事业”——指网络服务(1SP)和移动虚拟服务(MVNO)等领域中独占鳌头,其线路网络规模位居日本第一。

借力于集团优势也是NTT数据迅速成长的重要原因。截至2016年3月,NTT集团对NTT数据公司的持股仍高达54.2%,是其控股子公司。N-R-堪称是世界级的通信集团,2015年度其总资产高达21万亿日元(约合1912亿美元),营业收入与利润分别为11.5万亿和1.3万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也高达11.7%。该企业集团在全球员工总人数逼近25万人,它在全球196个国家或地区提供网络服务,其中88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其海外基地。NTT全球子公司多达907家,若以四大核心业务模块来划分,又可以分成六大企业集团——国内通信企业NTT东日本和NTT西日本、国际通信业务的NTT通信和南非IT巨头达科(Dimension Data)、移动通信业务的NTTDOCOMO、数字通信的NTT数据。

NTT庞大的全球网络形成了集团优势。它不仅在日本国内形成竞争优势,其固话客户曾高达4500万个(1985年),手机签约率创下7294万件规模;其海外业务也令人咂舌,如全球500强(FortuneGlobal 500)的前100家企业中,有80多家是NTT签约客户。在云计算时代的今天,最令其引以为豪的恐怕是数据中心规模,据TeleGeography调查显示,NTT集团的数据中心机房面积将近100万平方米,位列世界第一。

毋庸置疑,国企体制和集团优势为NTT数据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真正让其从帝国集团的背后走到前台的力量,恐怕还是出自其自身的经营实践——技术创新的企业事业战略、科学高效的公司治理、适应全球化潮流的经营战略。

技术创新为依托的事业发展战略

“以信息技术创造新的组织和价值”,这是NTT数据集团长期坚持的企业理念,而技术创新则成为实现这种精神理念的依托。NTT数据本身就是为技术而生,在从NTT独立之前,它研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具有代表性产品包括:1968年投入运行的日本地方银行协会系统(ACS)、1973年启动的日本全国银行数据通信系统、1974年投入使用的气象厅地方气象观测数据通信系统(AMeDAS)、1978年实际运行的邮政储蓄系统(号称世界最大规模的通信系统)、1980年启用的日本社会保险系统、1984年实用化的共同利用型信用卡在线系统(CAFIS)、以及同年运行启用的日本商业银行现金服务系统(BANCS)等。

NTT数据公司独立之后,先是借力NTT集团优势,以行政、医疗、通信、电力等社会公共设施为核心业务,从各级政府手中承接了一系列系统开发大项目,凭借自身技术优势,以优质服务构筑起稳定、牢固的客户群。利用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关联领域——NTT数据并没有因得到大量政府订单而止步技术开发,它一方面继续深耕金融领域,同时把面向企业法人的IT解决方案作为公司的核心事业战略。1991年,由NTT数据所开发的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系统与东京金融期货交易所系统同时启动,其技术领先优势逐步显现。1993年,NTT数据公司还荣获日本质量管理最高奖——戴明奖。2002年NTT数据联手日本烟草产业公司(JT)合资组建“NTT数据网页”公司,专门以商业、物流与生产等三大环节连动为目标,着手开发SCM供应链系统。同年,它还与三洋电机合资成立“NTT数据三洋系统”公司,负责开发家电产业相关的产品信息管理系统(PDM)与控制系统。

2005年NTT数据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它通过收购美国系统集成商(SI)REVERE公司,开始实施全球化事业战略。接下来,NTT数据不断以并购手段扩大海外市场,如2007年NTT数据瞄准新兴IT大国的印度市场,购入VertexSoftware公司部分股票;2008年收购了德国宝马集团旗下信息系统企业Cirquent;2010年又并购美国信息服务企业Keane,这是一家创建于1965年的专业系统开发企业,其客户包括摩根士丹利、霍尼韦尔以及辉瑞等跨国企业。这一年,NTT数据明确提出要进入世界IT企业前五(TOP5)的宏伟目标,海外销售额实现“五年五倍”增长,即从2008年609亿日元增至2013年的3000亿日元。之后,在进军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它也把新兴市场作为主攻方向。2011年NTT数据公司收购了一家意大利系统集成商value Team,其原因就在于该公司虽总部设在意大利,但实际占据着大量南美市场份额,它在巴西圣保罗、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均设有据点。2012年,它又收购了土耳其SAP(企业解决方案)企业Elsys公司。

截至2016年3月,NTT数据已在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5个城市建立服务体制,员工总数超过了8万人。其中,欧洲据点最多,设在86个城市、员工超过1.8万;美国也有60个城市,员工超过1.4万;进入相对较晚的中国,也有13个城市、3000多名员工。

迄今为止,NTT数据自成立以来已创造了连续28年增长的奇迹,其销售额从1988年2000亿日元一路上扬至2016年的1.7万亿日元,增长超过7倍;营业利润也从最初174亿增加至1171亿日元,增长也将近7倍。

如今,NTT数据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四大事业结构:国内的社会公共基础、金融领域和企业解决方案,海外的全球化领域。从销售占比来看,国内三大事业总占比仍接近七成,以2015年为例,金融事业5236亿、社会公共基础4208亿、企业法人3918亿,海外事业已达5196亿。从盈利能力来看,社会公共基础仍然是领头羊,2015年占比超过三成,而海外事业仅为一成。不过,在NTT数据新提出的《新中期经营战略》(2016-2018)中,海外事业被给予重任,到2018年销售额将突破2万亿日元,海外占比50%。

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与“新航线”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NTT数据创造了企业永续增长的奇迹呢?我们可以从其公司治理模式中寻找一下答案。

就基本模式而言,NTT数据公司具有诸多日式企业的典型特征——重视员工利益、强调客户与交易商的稳定性、维护股东及投资者权益、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在上述原则之中,NTT数据突出强调了三点:一是强调了企业经营要保持透明性和健全性;二是企业决策与事业实施要准确、迅速;三是彻底坚持遵纪守法。其核心组织机制由董事会、监查会和经营会议构成,其中董事会共11人,包括2名独立董事,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监查会4名社外董事(1名女性),也是每月一次会议;经营会议由社长、副社长及相关部门领导组成,作为企业核心领导机构,每周一次会议,以确保企业决策及事业运营的迅速、及时。

其实,这种治理模式与其他日企并无本质区别,其真正具有独特经营特征的是事业风险控制机制。长期以来,NTT数据高度重视企业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风险管控机制。首先,为准确掌握各种风险、降低风险发生频度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公司内设立了经营会议直属的专门负责风险管理控制的董事,同时设立与其并列的内部治理推进委员会,这是公司风险控制的常设组织机制,重点把控企业集团面临的各种风险。其次,风险管控董事直接领导的风险管理部门是常设风险控制机构,它负责监督各部门所面对的风险。第三,监查部和公司内各种风险委员会也负责实时监控企业所面对的各种风险,它们可以直接向社长所在的经营会议汇报。最后,还有重大风险应对机制,由公司成立特别应对小组处置。

表面上看,这种相对复杂的风险组织机构似乎有叠床架屋之虞,但由于公司对各组织机构的权责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非常顺畅。不仅如此,NTT数据还根据可能对企业造成影响划定了风险类别。一是特别重要风险,包括四种:涉及个人及企业机密的信息安全风险、涉及企业伦理的遵纪守法风险、自身开发系统及服务的系统障碍风险以及关系能否及时完成合同的系统构筑风险等。二是重要风险,包括八大类:技术创新风险、人才确保风险、价格下跌风险、竞争激化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社会制度变化风险、灾害传染疾病风险、母公司影响力风险等。

这种相对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是NTT数据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2017年NTF数据两度上榜美国IT专业调查公司IDC(国际数据公司)企业排行榜,一是被评价为“2016年度全球云端专业服务商”;二是位列“2016年度IDC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排行榜”第五位。经过28年的独立经营,NTT数据已经成功走出NTT集团的树影,成为IT服务商的新领军者。

2015年NTT数据为自己勾勒出新的航线——《新中期经营计划》。它以“管控非盈性购并案”和“改善海外事业收益性”为两大切入点,确立了三大战略目标:“扩大新领域、强化商品力”“充实和强化全球业务”“追求整体性最佳”。

面对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大趋势,NTT数据再次确立了两大战略轴心:“深化再营销(retargeting)”和“以技术创新创造价值”。具体而言,一是要“做全球IT领军者”,实施措施包括:强化公司治理,建立健全透明的事业运营机制;大力推进企业多样性,以员工自我实现为企业创新之源,包括活跃女性、重视LGBT等;强调企业集团愿景,让“Global IT Innovator”方针成为整个集团的共有价值观。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的“共创”,构建丰富社会,重点是共同利用型开发平台、开放式创新等;除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之外,NTT数据还提出要“集团统一开发模式”、创建“统合型开发云”等目標。

在风云变化的新时代,NTT数据的“新航线”中或会隐藏各种暗礁甚至遭遇冰山,其“常胜将军”的经营历史也将受到新的挑战。

猜你喜欢

系统日本企业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探寻日本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日本神社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