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大力促进国际业务转型升级
2017-07-17于腾群
于腾群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的人民开拓出链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丝绸之路”,从此开启了便利区域贸易往来,推进沿线经济繁荣的历史时代。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成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翅膀的血脉经络,基础设施联通就是疏通经络、畅通血脉,打通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瓶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國际合作高峰论坛演讲中提到“这是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的4年。‘道路通,百业兴。我们和相关国家一道共同加速推进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等项目,建设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规划实施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先导性作用,不仅设施联通本身对所在国有着重要的经济贡献,而且为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提供着强有力的基础性支撑。
在全球市场久负盛名,中国中铁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之一和我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自上世纪70年代建设长达1861公里的坦赞铁路开始,至今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工程项目超过1000个。“一带—路”倡议增强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需求,打开了中国企业深度参与的大门。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中铁积极响应,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在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上的世界领先优势,积极参与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突飞猛进,近三年海外新签订单以30%的增长率增长,特别是2016年海外新签订单102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比2013年增长142%;今年第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长132%;目前海外在建项目共407个、合同总额340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有在建项目100余个、合同金额100多亿美元。如习主席所说,“一带—路”倡导的是共商、共建、共享,而不是单向的对外输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多国进行的是基于经济互补性的跨国产能合作,不是把过时的和污染的产能转移出去,而是与当地国家共同协商、设计、建造新产业。这些产能合作项目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结出的是互利共赢之果。中国中铁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亚吉铁路,被誉为“新时期坦赞铁路”,由中国中铁负责设计、设备采购、施工、监理和融资,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而成。长达750公里的铁路线开辟了埃塞俄比亚乃至东非腹地物资出口的出海通道,90%的进口物资由此进入,被埃塞国内称之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避免亚吉铁路因管理不力而无法发挥效用,我们除了建设之外,还负责未来六年的运营管理。为此派出了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国内技术专家和司乘人员,在负责运营的同时,进行“传帮带”,培训当地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实现了从单纯的施工方到投资商、运营服务商的转变。除了建设和运营,我们在规划设计阶段,就结合当地发展实际,综合规划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这些工业园区今后将发展商贸、生产加工、教育培训,并纳入生活居住,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新城,不仅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还可以促成更多的中非优势产能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安帕铁路卡姆奇克隧道项目是中国优势产能输出的代表。该隧道长达近20公里,穿越天山山脉,施工难度巨大,乌兹别克斯坦白1991年独立之初就一直梦想能够打通,从而出行不必绕道他国,使东南三州与首都塔什干实现直接联通。但是,多年来众多欧美企业或是畏其艰难,望而却步,或是提出了高昂费用和漫长工期的要求。中国中铁迎难而上,采用国际先进的施工工艺,使用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实现了全机械化施工,破解了岩爆这一世界级难题,仅用900天就实现了全部47公里长主辅隧道的贯通,打破了欧美企业5年工期的判定,创造了隧道建设史上的奇迹。去年的开通仪式上,习近平主席与乌兹别克斯坦时任总统卡里莫夫一起出席,共同按下启动按钮,卡里莫夫总统在致辞中数度赞扬中国建设者是英雄的团队,帮助乌兹别克斯坦人民圆了二十多年的梦。
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为有关国家创造18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共商建设合作大计,再次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牵动力,扩大中国“朋友圈”的吸引力,不同国家求同存异的凝聚力。未来,伴随“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得到沿线国家认可,中国中铁将进一步加大“一带一路”早期收获项目、重大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交流,有效促进公司国际业务转型升级:得益于“一带—路”倡议的大力推进,我们在海外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我们将继续用实际行动、精品工程,不断续写中外人民“民相亲、心相通”、互利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