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脱此在的自由:解读《完美感觉》

2017-07-17李鹏程

戏剧之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存在

【摘 要】电影《完美感觉》讲述了末日背景下一对小人物的爱情故事。电影中人们生活在末日之中,隨时感受着自己感知的丢失,人们恐惧、迷茫不知所措,但生活还在继续,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人们不断改变自己适应生活,努力超脱自我追寻自由。

【关键词】存在;文本符号;逼真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46-01

一、“黏滞”生活,人物背景的设定

存在主义学者认为,人的存在好比糖浆一样,粘稠让人无法适应,因此人的存在具有黏滞性。人的生活和外界事物因为人的存在也具有黏滞性,使我们本身与外部世界纠缠在一起无法摆脱[1]。在电影中男主角迈克因为女友病逝,自己临阵退缩而深陷愧疚之中。片中男主角与陌生女生激情过后,以身旁有人无法入睡为理由主动驱赶她离去,而在与女主角相遇时,他曾交代“自己的不负责任,对前女友产生极大的愧疚。自己去为前女友扫墓也从一周一次变成一月一次甚至更久”。存在主义学者认为,人存在的最高理想就是追求绝对自由,所谓绝对自由就是超脱肉体的束缚达到精神意识上的解放[2]。导演为了展现男主的人物性格,为他设计了代表迷离宿醉的夜店女郎,然而酒醒之后肉体再次触碰现实世界,让男主角再次陷入内心愧疚中。然而,澄明自我存在的方式除了肉体的感觉之外,就是自我创造自我,这也是男主角坚持自己厨师职业的原由。而女主角的人物性格也是如此,流行病学家常遇渣男对男子的不信任,只有通过丢石子来排解心中的苦闷,通过工作来见证自己的存在。

二,完美“末日”,情感深处的绽放

自末日论的出现,灾难片也相继出现了许多有关世界末日的类型电影如《2012》、《后天》、《地球停转之日》等,其中无不采取夺人眼球的视听效果。而在电影《完美感觉》中,导演大卫·马肯兹并没有追随时代主流,而是将人体最直接的感知的丢失作为末日来临的序章。人的意识世界的解放永远是哲学家们理想追寻的顶端,导演正是在困境中将情感感悟释放到最大,力求观众在观影的同时情感意识可以与影片同步延伸。片中以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这四个感知的丢失的病症作为故事情节推动的诱因,而这些感知的丢失也伴随着四种情绪的涌现。导演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剥开人性情感的外衣,让人们以一种“裸体”的状态矗立在这即将黑暗的世界;然而导演是可爱的,他将人的触觉作为情感释放的导火线,不断让人们在现实世界澄明自我的存在,最后发现爱则是人类推动自我寻求真实存在的动力。

三,故事“神经”的缔造者

神经是人情感串联的重要因素;而在电影中连接情感的神经元则是符号,而符号被定义为:携带着意义而接受的感知。符号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因为孤立的符号不带有意义,因此符号中必然会有某些其他符号,甚至和周边符号产生组合表达意义[3]。

(一)情感符号的刻画。在《完美感觉》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情感细腻刻画。影片中疾病不断进化,从嗅觉开始一直到视觉丢失,通过感官作用的严重顺序进行排列。导演为每种感知都催生出一组符号来进行辅助,按照五感丢失的顺序,相应出现了:悲伤、饥饿、狂躁以及温暖;对于悲伤的解释,导演将人的不同时期的状态集结在一起,进行代表性的诠释:幼小的孩子站在糖果面前哭泣、严肃认真的女交警跪在地上痛哭、西装革履的男士坐在空旷的球场上嚎啕大哭、最后年迈的老者看着挚爱离去伤心流泪,几组镜头将悲伤的情绪表达得“精准无比”。

随后饥饿来临,导演为了更完美展现“嗜饿”情绪,他把男主角设定为餐厅主厨。当人们无所顾忌单纯地满足肉体所传递的饥饿感时,男主角代表了人主观意识上的食物,女主角则代表了非主观意识上的食物如:鲜花、面霜、口红等。悲伤和饥饿的降临将人们的嗅觉和味觉剥夺,人们活在缺失的生活中,直到情绪无意识爆发,狂躁出现听觉丢失。当一系列的情感情绪达到极致的时候,本部电影的最终核心出现,在绝望时拥抱爱你和你爱的人。就算世界毁灭,就算感官尽失,只要与你珍爱的人相拥在一起,你就会达到绝对的自由。

(二)逼真的“末日”环境。本片故事以末日为背景,然而在没有震撼的视听效果的前提下,导演只有将背景故事描绘得更为细致,将疾病的名称定为SOS,并将这个具有特殊含义的符号,在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约会的那一瞬间再一次闪过镜头,简单的闪动却给观众带来了心理暗示,平静的状态下暗涛汹涌;为了刻画电影世界的真实性,导演在片中加入了真实影像片段以及相片来提升电影世界的逼真性;甚至,我们可以看到片中多处“颤抖”现象,这些所谓的颤动都是在男主骑行过程中以一种客观记录的方式展现的[4]。

参考文献:

[1]高宣扬.存在主义[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0):22-26.

[2]马睿,吴迎君.电影符号学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01):37-42.

[3]王淑丽.浅谈心理暗示对电影情节的推动[J].电影文学,2010(8)22-25.

[4]贺亚玲.诗意电影的心理呈现及精神追求[J].电影文学,2016(8)56-58.

作者简介:

李鹏程(1991- ),男,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2016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

猜你喜欢

存在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