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音乐分析的角度来谈谈演唱前的案头工作

2017-07-17敖淳

戏剧之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曲式结构

敖淳

【摘 要】本文从作品简述、剧情分析、歌词译文、曲式结构、细部分析等方面对咏叹调《青春啊,青春!》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步骤、较全面的音乐分析,为演唱处理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与支持,便于歌者进行良好的二度创作。

【关键词】剧情分析;歌词译文;曲式结构;细部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77-02

一、作品简述与剧情分析

柴科夫斯基(1840—1893)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作曲家之一。《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柴科夫斯基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创作的,是他11部歌剧中最优秀的两部之一(另一部是《黑桃皇后》)。该作品写于1877—1878年,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奥尔迦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所经历的悲剧故事,反映了社会、历史趋向。

连斯基是一個重要角色。作曲家用较为简单的音乐手法,鲜明塑造了该人物形象。咏叹调《青春啊,青春!》也是连斯基人物形象发展的高潮,在这里,他不再是无忧无虑的诗人,也不是一个轻妄的青年,而是一个热爱生命、向美丽姑娘乞求爱情、向往幸福生活的普通人,但是,又不得不成为残酷现实的牺牲者。

连斯基的咏叹调是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第二幕第二场。冬日的清晨,大地白雪皑皑,小河岸边一片空旷,连斯基和他的证人查列茨基正等待着决斗的对手奥涅金。连斯基在决斗前思潮起伏,无限感叹:黄金般的青春时代已远远消遁,未来是什么在等待着他呢?年轻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热望,衬托出他将死于这种毫无意义的行为的悲剧性!奥涅金到了,这时,一对昔日的好友,今日的仇敌,交织着痛苦和矛盾“在鲜血没有染手之前,难道就不能再和好?难道就不能和善地离开?不!不!……”俄国社会对于荣誉、自尊的偏见已毒害了他们的心灵,蚕食了他们的理智。枪声响了,连斯基饮弹而倒,年轻的生命结束了。奥涅金怀着悔恨踉跄离开了这里到处漂荡。

二、歌词译文

虽然咏叹调使用俄语来演唱,但是歌词译文的注释能够使演唱者更好理解作品,所以在演唱之初,除了在歌词发音上需要学习之外,对于歌词的含义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以下的歌词译文是句对句的翻译而不是整首歌曲的大意,便于在每一句演唱时获得脚本给予歌剧的力量。另外,从更高的要求来说,在歌词环节甚至要进行字对字的翻译,这样才会更加全面与严谨,在演唱非母语作品时能够做到零障碍。

青春,青春,我美好的青春,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明天的日子怎样安排?我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它隐藏在黑暗里!别管它,听天由命吧!我明天也许会被箭射死,或者箭从我身旁飞过,都一样:我的死亡,我的生存,都由命运决定!我祝福我的生存,我也祝福死亡来临!黎明的曙光开始发白,明朗的一天正到来,在这个时候,或者我已睡在黑暗的坟墓里! 这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人们也就会忘掉我这年轻的诗人, 而你!你!奥尔迦!请告诉我,我美丽的姑娘,你来不来我坟上哭泣?并想到:他是多么爱我!他为我一个人献出悲惨的青春和生命。哦,奥尔迦,我是多么爱你, 我为你一人贡献出了悲惨的生命和青春。哦,奥尔迦,我多么爱你!亲爱的人,想望的人,来吧,来吧! 想望的人,我永远属于你,我永远属于你。你来吧,你来吧。我将一直等待着你!来吧,来吧,我多爱你!青春,青春,我美好的青春,你在哪里?你为什么远离开我!

三、曲式结构

这是一首使用大型戏剧化前奏与尾声,并且使用了对比、展开性混合中段的复杂三段式,充分表现了连斯基的热情与忧伤、失望和激动、希望与彷徨的复杂心理。图示如下。

在这个部分的分析中,应该配以谱面的和声分析,由于谱例的篇幅过于庞大,在此略去。以下的细部分析应对照此部分的曲式结构图,会更加清晰。

四、细部分析

前奏三个部分都力求表现连斯基矛盾交织的复杂心理。但处理的手法却截然不同。前奏Ⅰ的前半部表现的是希望的感觉,而后半部降Ⅵ的运用,短小动机音型的不断下行及低音弦乐的加入,则表现为失望的心情。前奏Ⅱ是人声的进入,这部分矛盾处理更多体现在旋律上,即前三小节短小的动机形态,充满疑问的旋法。第11小节,与歌词“黄金的岁月”相结合的是六度跳进为主的旋律,代表了一种热情和希望。前奏Ⅲ(器乐)强拍无音、合唱式的音型织体后,音乐变为单声线条,呼应前奏Ⅰ的下行趋势,这是一种孤单的内心独白。虽发音点比较疏松,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

呈示段是一个以八小节的方整乐段为基础的变化重复一次(略有扩展)的复乐段。第一个乐段收拢性结束在e小调的属和弦上。第二个乐段则收拢性结束在主和弦上。第一段是连斯基多愁善感、顾影自怜的描写。从音乐方面来看,人声部分的前6小节有旋律下行的趋势,这是一种心灵叹息的表现。而后两小节旋律上行的旋法表现,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肯定情绪;与之相对应的乐队伴奏部分,缓慢的切分节奏音型,象征犹豫不决的步伐。在伴奏的旋律方面,先上后下的线条,与人声旋律相反,表现的是既怀有希望又有前途未卜的心理。

乐段重复一遍对乐曲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第29—30小节有到G大调的离调。二是由于歌词多的原因,乐段扩充了几小节。三是上下行呼应声部的出现次数减少,象征着希望离连斯基越来越远,并且即将消失。

中段是先对比再展开的混合型中段。Ⅰ为对比部分,旋律是明朗的G大调,朴素的五声化旋律及向心式的旋法,表现希望再次出现。尤其是三对二的节奏,形成了交错感,使织体更活泼、音乐更为激动。接下来的两小节转入柔和的e小调,为后面旋律情绪上的变化做准备,或者说是一个过渡。Ⅱ为展开部分,歌唱性的旋律凄凉、动人,在B大调上进行,结束在属音上。音乐语言上的欲言又止让人思绪万千。此时,单簧管的一声长音落在g?上,随后的旋律级进下行,主人公的情绪跌到谷底。

再现段的结构是变化再现并加上一个11小节的扩充。变化再现的前段是在原旋律上的加花装饰,用反问的语言乞求爱情。歌声从PP开始,之后的四小节一般都用虚声演唱,表现出连斯基在命运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可是就算如此,他还是在用虚弱的声音向奥尔迦乞求爱情。后段是在强调前段,出现了FF,与前面的PP形成对比,并有一小节的离调。出现了全曲的小高潮。扩充部分由四、五度跳进的小动机连续上行进行,形成高潮,全曲的最高音也出现在此处。然后是小动机的下行,声音渐弱,有一种叹息的美感。扩充部分是全曲最有名的高潮唱段,出现了全曲人声的最高音。

尾声与前奏遥遥相望,歌词完全相同,曲调却不同于开始。伴奏声部连续四小节的音型由弱渐强,犹如丧钟已经敲响,死神在步步临近,年轻的诗人正在逝去。随后歌声渐渐弱去,直至消失,全然没有一丝希望,成功塑造了连斯基的悲剧形象。全曲结束在e小调的属音上,伴奏部分最终把全曲引入主和弦,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青春啊,青春!》这一首男高音咏叹调,久唱不衰,是最受欢迎的男高音咏叹调。凄美、忧郁的旋律,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使这首咏叹调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伟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猜你喜欢

曲式结构
浅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