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2017-07-17万建军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6期
关键词:反思目标内容

摘 要:语文实践活动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基于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制订明确的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常作活动反思,完善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活动目标。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 目标 内容 评价 反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语文课程是高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特点,高职语文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

《高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阅读与鉴赏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 经调查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研究分析,目前高职语文课堂存在诸多弊病,亟需改进: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缺失,课堂教学设计多为“知识传授”,教师乐于沿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现有的知识技能;语文能力的培养以课堂为主阵地,多为“纸上谈兵”,缺乏实践运用;学生的学习重心在于专业课,漠视文化基础课;缺乏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致使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期望一种由实践活动引领的自主型课堂。

一、开展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标

(一)培养學生的学习主体性

高职语文教学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原则,注重基础,强化能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彰显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安排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实践过程中学生积累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享受到活动成功的喜悦,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增强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素养

语文实践活动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发挥语文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作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能运用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与鉴赏能力和表达与交流能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将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注重在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培养人文素养,增强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语文实践活动要联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要深入钻研并恰当地处理教材,注重熏染渗透,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恰如其分地进行人文教育。

(三)改进学习方法,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中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围绕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适当地运用,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融汇整合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培养并长久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社会交往、职业活动与提升人生境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强化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开展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

(一)把握梯度、循序渐进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目标,体现为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高职语文实践活动计划安排两个学期,贯穿高职语文学习阶段,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第一学期重在开展课内语文实践活动,立足课堂,结合单元主题拟定实践活动项目,每单元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主题如:青春诗会、故园情深、亲近自然、作品推介、模拟应聘、我们未来的事业、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等;第二学期重在开展校内语文实践活动,结合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等实践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寒暑假重在开展校外语文实践活动,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开展拓展训练,锻炼提升语文实战能力。课内语文实践活动为语文能力培养夯实基础,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为语文能力提升阶段,校外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语文能力培养的检测。

(二)活动丰富多样、课堂活动与专题活动相结合

明确语文实践活动的训练目标,保证训练效果。搭建训练平台,采取课堂实践活动与校内实践、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热情。语文课内安排诸如介绍家乡、诗歌朗诵、亲情故事会、低碳宣传、热点报道、主题演讲、对抗辩论赛等课内实践活动,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利用选修课与活动课进行口语训练、应用文写作指导,将所学的语文知识通过课内实践活动加以巩固,将理论知识升华成知识技能。校内实践活动开展文学专题讲座、诗文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书画创作比赛等活动,成立文学社、辩论协会等语文社团,编印文学报刊,实践活动兼顾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加强语文知识的应用,将课内训练成果扩大化。与团委、各院系合作,指导学生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走进企业、走进博物馆、到社区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培养语文素养。学生通过各类语文实践活动积累了语文知识,增强了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三、科学评价、建构高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标准

高职语文教学设计安排课内、校内和校外语文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在教学评价体系中,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量考核活动结果的同时,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进程中的表现,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进行度量。尤其注重形成性评价,以学生的起点为参照,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不断提升学习目标,促进提高和发展。师生共同谋划,精心设计每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认真组织细化每一项实践环节,分析实践活动效果,反思实践活动中的得失,编写实践活动方案,形成实践活动初步的体系,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充实优化。语文实践活动评价、反思表如下:

语文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由单纯的知识评价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自身、同学、教师共同参与;评价方式兼顾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兴趣、方法、能力和态度;评价功能注意诊断性与激励性相结合,评价有益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目标,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積极性。

四、开展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的反思

1.高职语文实践活动内容方面体现了“大语文观念”。语文实践活动不拘泥于语文课程,而要关注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历史、人生以及现实、未来等多个方面;语文实践活动要利用家庭、校园和社会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创设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要求借助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阅实践活动资料,要求与社区、校外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联系,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利于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开拓了语文教学的空间,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广阔生活天地里学语用文,教学的方法也不是通过单项的听说读写或情景模拟来实现能力的提高,而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融探究、实践、体验、应用于活动的全过程,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留有更大的空间。

2.高职语文实践活动体现职业性特征,融“教、学、做”为一体。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与评价者,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渗透,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在平等对话中加强点拨与指导,给予全体学生普遍的关怀和鼓励,积极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充满自信地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围绕语文实践活动主题,拟定活动方案,展示交流活动成果,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率明显增强,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力、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万建军 江苏南通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 226011)

猜你喜欢

反思目标内容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