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研究
2017-07-17郭鹏飞
郭鹏飞
摘要: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体育有助于增强人们体质,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消除社会隔阂,促进社会和谐,而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群体体育生活方式,本文透析了体育在失地农民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探寻了消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之间隔阂和孤陌感,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新途径和方向。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 体育生活方式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被迫沦为失地农民,而户籍问题被统一定为居民户口,就不存在户籍层面上的城市和农村。在城市扩建的过程中,失地农民由于拆迁补偿,突然一夜之间暴富,众多被征地农民成为“拆一代”或“拆二代”,这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被拆迁成为城市人,失地农民在暴富之后,心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富、奢侈、炫富现象比比皆是。
城市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的城市化,通过城市化使失地农民真正成为稳定的城市市民。只有在思想、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和改变,这些失地农民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才算健康有序。但是,城市化改变了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流动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问题上,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和执行者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重点考虑失地农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上的城市化。据资料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自2011年起,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农村人口,正逐步脱离农业大国的“帽子”,开始步入城市型国家。中国社会科学网公布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6)》指出:“预计到205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80%左右。”因此,我们需要解决的失地农民问题将更多、更复杂,而寻求一个合理有效的城市化机制,成为当前各级相关行政机构和广大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体育是人类激发情感、启迪智慧,不直接产生任何物质成果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在人类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体育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更多人的努力,尤其是领导者的推崇和舆论媒体的大力宣传。
我国著名的奥林匹克体育专家易剑东教授在《体育文化学》中指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古都存在并发展着,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奔跑、攀爬、投掷、跳跃的身影里都孕育着体育的基因,从野蛮到文明的演进过程中,祭祀、民俗、庆典、宴乐的历代传承中不时涌动着体育的血液,产业革命、殖民扩张和资产阶级新人的成长历程中时时有体育活跃的身影,工业化和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文明病召唤体育,社会安全需要体育,甚至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也离不开体育。”
作为生命个体的人,不是一出生就能按照事物的特征进行正确的选择和行动。为了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生存发展,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每一个时期都需要学习各种知识和行为方式。所谓社会化,就是通过个人和他人的相互作用,学习知识,接受社会文化价值和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
社会学家郑杭生这样描述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体育社会化使个体的人通过体育活动更加适应社会、环境和他人,在体育活动中树立对体育和自身的正确认识,进而完善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认知、态度、价值观,从物质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使生物个体的人发展成为群体社会的人。
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迅速,被征地的新市民由于拆迁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孤独和落寞感,而体育活动可以使互不相识的被征地新市民共同参与其中,融入群体,使其个体进一步社会化。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失地农民体育的研究
我国学者辛利、周毅、刘从梅对我国城市老年人群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刘学伶、董伦红、陈爱民针对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湛育明、杜熙茹、赵亮以各省市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珠三角职业女性、长三角城市健美操受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研究者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了各类人群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近些年,针对某一特定人群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教师、大学生、老年人以及职业白领等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方面。但是,对于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的体育生活方式特点、类型、转型期出现问题的研究至今乏人问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失地农民群体在不断扩大,彰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失地农民的体育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探讨和意见。
学者党丽萍等人的研究认为,失地农民属于社会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的体育意识尚未普遍形成,所以我们要防止失地农民心理失衡,与城市其他群体形成对立。学者兰孝国通过对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融入过程中体育参与困境进行分析,认为经济问题造成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边缘化,失地农民的原社会背景对体育参与有重要影响,失地农民的文化、心理认同对体育参与产生了阻碍作用等结论。浦义俊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失地农民体育公共服务严重缺失,并提出失地农民被排斥于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之外,游离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边缘的尴尬境地。曾小玲等人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情况和社会融入问题,指出失地失地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对城市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已经有不少学者在关注和研究失地农民的体育问题,但是关注度不够,研究也不够深入。作为我国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地农民体育既有农民体育特征,又具有城市社区的特征,失地农民的双重身份使其从事的体育活动也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
2.关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
体育生活方式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于人的生活方式中。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上,有学者首次将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个单一研究方向和问题。国外学者玛丽·安明智曾对65岁以上老年妇女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解释,并指出体育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内,以体育运动、身体练习、娱乐舞蹈或户外体闲活动等为基本手段,进行有规律、连续性、积极的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
针对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苗大培、周晓荣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建立了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结构,形成了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理论。以王建军、曹卫、刘凯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与“文明病”增多之间的关系,体育生活方式倡导与培养、文化与体育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以苗治文、韩军生、齐书春为代表的学者从社會极化理论、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针对社会阶层分化、城市空间分异、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这些评价指标体系使得体育生活方式更加规范。
三、结论
推进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失地农民群体的出现,为城市的发展、经济的飞跃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由于观念、文化、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他们的许多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只有国家和社会都关心这个群体,扶助和支持他们,才能引导失地农民通过在城镇的就业、在城市现代化文明的熏陶中,逐步融入当地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