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2017-07-15何茹

求知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语文教学策略

何茹

摘 要:当前高校语文教学在大学教学中存在边缘化的危险,教育目标不清晰,并且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满足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针对当前高校语文教学存在的这些现状,文章着重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探究,通过实际的课堂教育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1.高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高校语文课程日益边缘化。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才进入大学,本来想有机会放松一下,但是却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这样,作为理论性极强的语文教学就被老师和学生越来越边缘化,其原因在于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就业起不到直接的作用,这样就使得学生对语文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只是满足于考试的合格与分数的优异,以至于许多高校学生认为语文课就是自由课。除此之外,当今的文字媒体也由过去的纸质媒体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样便减少了学生接触文字的时间,再加上很快的生活节奏,浅阅读成了当下人们的主要阅读方式,这就使得高校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明显下降,语文在生活中地位也逐渐边缘化。

其次,高校语文教学目标模糊。小学以教会学生阅读为主,初中语文以教会学生写作为主,高中语文以教会学生理解文化为主,大学或高职语文的教育目的则模糊不清,一是语文的文学性,二是语文的理论性,三是语文的工具性,如果以语言文学为大学专业,那么这三者都是必不可少的且要精研的,但语文作为高校普遍性的学科时,那么把这三者都作为教学目标时,其实际效果必然是三者都会弱化。还有重要的一点,高校教育以市场导向型为主,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目标只是为了市场需求,或者说是为了高校毕业后有对口的语文专业岗位,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校生在语文专业技能方面优势很大,但缺少了相应的人文情怀。

最后,语文教学观念落后,形式单一。在进入高校后,语文教学不再以教会学生读和写为主,而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人文情怀以及文章中的想要传递的价值观为主,高校语文越来越思想化,需要学生用情感去品读、用逻辑思维去思考、用现实生活去辨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育者更注重的是语言文字的含义、规范化表达,文章巧妙的构思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忽视了让学生去体验、去交流、去分享的乐趣,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便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字、词、句的挖掘上,久而久之,學生便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高校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方式

首先,明确高校语文教学目标。高校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高校的语文教学的作用不只是给市场提供语文专业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可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汉字魅力的接班人。作为高校语文的教育者,应该坚定这一目标,拥有宏大、广阔的教学视野,深入发掘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作为语文教学的价值依托。

其次,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挖掘。当下我国大力提倡人文素质教育,于此相对应的,就应该有适合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高校语文教材在广度和深度上比起中小学都提高了一个层次,这对于教师而言,不但需要渊博的语文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心理上重新认识到语文对于思考的重要性,从而防止语文地位的边缘化。语文教材的选择应该以“文质兼美”为主,既能让学生阅读到朗朗上口的优美文字,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非凡意境,比如那些能体现高尚理想、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精神;具有学术性、趣味性和时代性;篇幅适中、立意独特的文学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及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最后,积极创新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高校语文教学方式。进入高校语文教学,教师承担的责任更多的在于引导性,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心理,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怀探索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韩 琪.让语文教学闪耀人文之光[J].中国科技博览,2010(3):5.

[2]张 弛.语文教育人文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语文教学策略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Passage Four